xx区商务局加快核心商圈发展情况汇报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08280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区商务局加快核心商圈发展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xx区商务局加快核心商圈发展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xx区商务局加快核心商圈发展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xx区商务局加快核心商圈发展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xx区商务局加快核心商圈发展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区商务局加快核心商圈发展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商务局加快核心商圈发展情况汇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区商务局加快核心商圈发展情况汇报区商务局加快核心商业圈发展的调研报告为摸清我区核心商业圈的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准加快我区核心商业圈发展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根据区委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最近,我们组织力量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打造发展#核心商业圈的重要意义及现实基础所谓核心商业圈,是由一个或几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主力百货、超市、步行街以及若干专卖店构成的地理区域,其中最核心的地方又叫商业同心,是商业最繁华、人流最密集之处。例如长沙的解放西路与黄兴路交叉口就形成了商业同心,周边有万达购场广场、王府井百货等,核心商圈就是以此为中心,半径约2公里范围的商业区。另外,上海的南

2、京路、武汉的汉正街等,也是闻名中外的核心商业圈,是强力拉动地方经济的重要一极。因此,打造一个核心商业圈,不仅可以增加一个地区的人流、物流,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还能有效地提升一个地区的形象和品味,成为一个城市的商业名片。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认为,当前我区已经具备了加快打造发展#核心商业圈的基础。一是#曾经辉煌的商业历史留下了深远影响。#曾在#商业发展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页,铸就了#商业的辉煌,以桥北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商业圈,曾商贾云集,产品辐射中南六省,是中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曾经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充满重塑辉煌的期待。二是具备了较好的现实基础。近年来,#经济社会发

3、展不断取得新成绩,商贸有了长足发展。据统计,截止XX年底,桥北核心商圈的摊位数量达2100个,营业面积81600平方米,从业人数 万人,大型超市4个,连锁店5家,专业市场6个,大型批发市场3个,XX年客流量达108万人次,成交金额 亿元,上交税收1952万元,商业占GDP的比重接近40。三是有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XX年,我区提出了“项目立区、工业强区、城镇兴区、民营活区”发展战略,制定了#区商业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在着力将#城区西起大码头、东至北大门、南临风光带、北抵五一路,以银河大厦、#大厦为龙头,以商业样板街为中轴线,以几大连锁超市,批发集贸市场、小吃一条街(规划建设中)、鹅羊池提质升级

4、改造为依托,打造形成集商贸、金融、文化娱乐、购物及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核心商业圈,使之成为全区商业最繁华地段和居民消费主要场所。四是拥有较大的消费群体。目前,#拥有人口43万,中心城区人口12万,是一支潜力较大的消费群体。合理引导利用这支群体,将有效促进我区的商贸流通,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二、打造发展#核心商业圈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核心商业圈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认识不足,商贸的先导地位没有确立。90年代中期改市设区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南工北商”的战略构想,但由于当时有关部门单位认识不足,措施不力,没

5、有出台过专门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像支持农业、工业那样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全区商贸流通业发展一直缺乏整体规划,处于盲目自发发展状态,导致#区丧失了加快商贸发展的黄金期,商业不仅没有振兴,反而日渐衰落。(二)商业结构单一分散,市场布局欠合理。一是核心商圈内经营规模普遍较小。虽然其中已经拥有大型超市4个,连锁店5家,专业市场6个,大型批发市场3个,但真正意义上的龙头集散市场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不强,服务功能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不高,缺少大商场、大酒店、大商贸企业的支撑,对周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强。二是分散经营,缺乏统一规划。主要表现在同一市场四处有点,同品牌、同行业聚集度不高,品牌效应不

6、强,低档次的商品多,高档次的品牌少。三是经营方式雷同,缺乏特色。如桥北商业步行街呈条状分布,90的门店为服装零售店,其余为电器、餐饮、娱乐等,有的门店经营的品牌档次低,难以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三)基础设施薄弱,整体功能发挥受阻。一是核心商圈内各项基础设施薄弱,功能设施配套不全。主要是大型停车场、公共厕所、休闲座椅、24小时自助银行、电信等基本配套设施不能与商业区发展相适应,此类问题桥北批发市场、商业样板街等客流量较大的商业区尤为突出。二是公共休闲空间不足。目前最长的商业步行街全长也不过780米,门店只有302间,直线步行时间不超过30分钟,由于规模较小,直接影响消费者在商业区的滞留时间,降

7、低了消费吸引力。三是商住交错,限制了发展空间。居住区和商业区交错,消费环境整体形象受影响,也限制了商业区域的扩展。(四)服务意识不强,发展软环境欠佳。主要表现在个别职能部门存在乱收费、乱作为现象,收费多、服务少、检查多、帮助少。管理部门执法检查的比较多,而上门宣传政策、法规的少.少数部门、少数机关干部为群众服务、为商家发展服务的意识还不强,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五)桥南商业崛起,发展外部压力大。#核心商业圈与发达地区比较有较大差距,与周边区(县、市)比较也有较大差距。如赫山区,随着世界500强的沃尔玛的成功进驻,福中福商业城、世纪大厦等大型商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营运,已形成了桃花

8、仑、赫山庙两大商业圈,独领#商业之风骚.XX年,其商业占全区GDP的比重高出#15个百分点;三产业占全区GDP的总量达42,高出#5;实现税收4500万元,高出#2548万元。#商业呈现南移的态势,与市委、市政府的“南工北商”的既定方针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商业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三、加快打造发展#核心商业圈的对策建议(一)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力度。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要把加快打造核心商业圈的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建议由区政府成立“#区加快发展核心商业圈工作领导小组”,区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二是放宽政策。要牢

9、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运用市场经济法则指导商贸流通工作,加大示范引导力度,制定一套包括网点建设,发展新业态,行业管理,个体商户发展,招商引资等政策。要结合旧城改造、新城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商贸服务设施,规划确定的商业网点用房、用地,不得挪作它用。三是建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重要商贸流通网点基础设施建设,商贸龙头企业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引进,推进新型经营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四是加强考核。要把加快核心商业圈的发展纳入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的目标管理,严格考核,落实责任。同时建立政府激励机制,每年开展一次“商贸流通业十强”表彰活动。五是加强宣传。要积极推广好的经验典型,形成

10、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的良好氛围。(二)统筹规划,打造“专业市场”、“主题市场”。全面实施#区商业主体功能区规划,整合分散业态,形成品牌效应、聚集效应,打造“专业市场”、“主题市场”。一是界定基本范畴。即把南起沿江风光带,北至五一路,东接北门广场,西抵向仓路之间的区域规划建设为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住宿于一体的商业核心区。以沿江风光带、商业步行街、五一路为三纵,文艺路、人民路、广场路为三横,搭建商业区主骨架。二是突出亮点。主要是抓住#大厦、鹅羊池风光带、小吃一条街等核心商业点,将他们打造成一个个商业亮点。三是形成规模特色。沿江风光带以酒吧、茶座、KTV等休闲娱乐为主

11、,商业步行街以购物为主,五一路、文艺路、人民路为精品商业街,广场路以小吃、特色餐饮为主,鹅洋池以市民健身休闲为主。同时,结合#大厦的开发、银河大厦和大码头酒店的建设、海市蜃楼的盘活,建设一批高中低相结合的商务接待场所。(三)提质扩容,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规范门面建设。各沿街店铺招牌全部统一材质、统一式样。对灯箱、路牌提出统一标准和样式,提出创建文明街道、无假货一条街、价格信用一条街的标准。二是对商业片区进行改造。五一路及文艺路、人民路、广场路、建设街、复兴路等小街小巷道路全部改造成沥青路面,人行道适当降低并加设停车位,使小型车辆能直接驶入人行道停靠。三是加强道路交通及城市管理。取缔一桥桥下的

12、马路蔬菜批发市场,五一路禁止货车、三轮车及板车等通行,商业步行街禁止机动车驶入。四是完善配套功能。加强大型停车场、公共厕所、休闲座椅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把一桥桥下空地改建为停车场,缓解停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以步行街内大型门店为依托,建设一批公共厕所。在步行街增设一批造型独特、舒适实用的市民休闲座椅。要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步伐,实行美化和亮化工程,改变随处设点和脏、乱、差的现象,力求把城市建设得更亮更美。(四)优化软环境,增强服务意识。要强化服务意识。政府相关部门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深入核心商业圈开展调研和排忧解难活动,主动帮助业主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要落实相关政策法规。要优化环境,对于该减免的税费要坚决减免。对于各种检查评比,要参照工业企业有关规定执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商贸流通环境。(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快速推进商贸发展。要瞄准世界500强,着力引进竞争力大、辐射功能强的商贸企业和超市,带动我区贸易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提升经营品位,促进全区商贸行业的跨越发展。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