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市历年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专业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93304249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洛阳市历年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专业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洛阳市历年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专业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洛阳市历年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专业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洛阳市历年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专业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洛阳市历年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专业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洛阳市历年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专业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洛阳市历年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专业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洛阳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这说明先秦儒学家A. 认为“人性本善” B. 重视教化作用C. 主张“为政以德” D. 推崇仁义观念【答案】B【解析】孟子的主张是“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与孟子的性善论一致;荀子的主张是“普通人可以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强调后天教育的作用,故答案选B。A是孟子人性思想;C是孔子的思想;D是荀子思想。【点睛】孟子提出“仁政”学说

2、,要求统治者尽可能地给人民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利于缓和矛盾和促进社会发展,荀子主张治国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有利于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2. 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反对在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认为在法律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除君主外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这一学派是A. 道家 B. 墨家 C. 法家 D. 儒家【答案】C【解析】材料中强调君主和法律的作用,显然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故C项之前;A主张无为思想;B是兼爱非攻思想;D倡导仁义和德治。3.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汉代董仲舒则完成了儒学意识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是指A. 用法家思想来取代仁政

3、学说 B. 宣扬君权至上维护专制统治C. 吸收不同派别思想神化君权 D. 汲取佛道理论确立天理体系【答案】C【解析】西汉时期,董仲舒吸收法家、阴阳合道家思想对于传统儒学思想进行改造,形成新儒学,故C正确;新儒学是吸收法家思想,不是取代儒家思想,故A错误;董仲舒是神话君权思想,故B错误;D是理学思想体系。4. 唐代皇帝将老子李耳追认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t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C. 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 配合政治统治的需要【答案】D

4、5. 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强调A. 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B. 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C. 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D. 佛道兴盛冲击儒家伦理道德【答案】A【解析】“君不君,臣不臣”显然是违背了传统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标准,从而导致政权的不稳定,故A正确;材料中是伦理道德破坏,不是宗法制破坏,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故C错误;D与材料信息不符。6.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 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

5、的是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致良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可知符合南宋朱熹学说的“格物致知”观点,认为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故A项正确。B项是陆九渊的主张;CD项是王守仁的主张。故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格物致知7. 宋明理学思想包含了“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这说明宋明理学A. 以提高个人修养为根本目的 B. 注重培养经世致用人才C. 使儒学逐渐完整并

6、走向成熟 D. 受到当时统治者的推崇【答案】C【解析】宋明理学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等伦理道德,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统治秩序,这一思想促使儒学系统的完善,故选C。理学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A错误;经世致用思想与理学思想相反,故B错误;D与材料意思不符。8.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A. 反对尊崇孔子 B. 提倡独立思考 C. 反对专制皇权 D. 批判程朱理学【答案】B【解析】“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说明作者反对孔子的权威,主张个

7、性解放,独立思考,故B正确;A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C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没有批判程朱理学,故D错9. 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社会现实,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下列学术著作中属于“实学”范畴的是A. 论语集注 B. 本草纲目 C. 朱子语类 D. 四书章句集注【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实学是指为现实社会服务,本草纲目属于医药学,服务于现实民众需要,故B正确;A、C和D均属于儒家著作和言论,不属于服务现实需要,排除。10. 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甘肃悬泉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

8、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从以上现象我们可以得知A. 造纸术应是由西向东传播 B. 纸是西汉主要书写用品C. 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 D. 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答案】C【解析】西汉初期众多地方出现纸,说明造纸术发明不晚于西汉时期,故C正确;材料没有说明造纸术的外传,故A错误;纸在魏晋时期是主要写品,故B错误;后汉书记载具有可信性,故D错误。11. 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史地、方术、诗文、戏曲、医学、方剂造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文化教育的兴盛C. 重文轻武的政策 D. 印刷技术的进步【答案】D【解析】宋代时期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

9、推广,导致印刷成本降低。故答案为D项。从宋代所印刷文献来看,其他三项不能反映,排除ABC项。点睛:本题抓住时间信息“宋代”。宋代以前的雕版印刷术每印一种书就要雕刻一回板,耗费的人力物力相当可观。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字模可以多次使用,减少了印刷成本。据此作出正确选择。12. 图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学科贡献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我国古代A. 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B. 实用科技居于主导地位C. 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 从事科技研究人员众多【答案】B【解析】我国古代的科技以天文、数学、农学为主,并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A错误;根据图表可以看出我国的天文、数学、农学等占据主导地位,而物理、化学等占的比

10、例较小,说明我国古代的科技以传统的科技为主,B正确;材料中未说明我国科技发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C错误;材料中未涉及从事科技研究人员的多少,D错误。13. 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A. 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 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C. 南宋的词巾低迷感伤的情绪增多 D. 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答案】D【解析】市民阶层兴起导致世俗文学的兴盛,元曲正是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文学形式,故D正确;A和B均属于贵族文学;C不是城市发展导致文学体裁。14. 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A. 形象化的发展方向 B. 逐渐

11、走向繁复化C. 将写意发挥到极致 D. 实用性不断增强【答案】D【解析】材料显示古代书法字体由繁到简演变,故B错误;实际上体现出古代字体逐渐有欣赏到实用性,故D正确;C是草书特点。A是甲骨文的特点。15.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反映的我国古代绘画风格是A. 表达主观情趣的写意画 B. 反映市井生活的风俗画C. 表现社会百态的人物画 D. 描绘贵族生活的宫廷画【答案】B【解析】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时期东京汴河沿岸商业发展的场景,属于市井生活的风俗画,故B正确;A是文人画特点;C是人物画特点;D是宫廷画特点。16. 钱乘旦评价某一事件时说:“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

12、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这一事件A. 体现了“体用统一思想” B. 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C.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 以建立共和国为根本目标【答案】C【解析】材料中评价的是洋务运动,该运动接受现代化,主要是西方的形式,借以维护封建统治,该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故C正确;洋务运动是中体西用思想,故A错误;B是鸦片战争影响;C是辛亥革命。17. 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载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而当代学者茅海建称在清朝的历史档案中未发现上书的文件,山此认为上书的行动町能不存在。这说明A. 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没有参考价值 B. 历史档案完全反映了历史的真实C. 寻求历史

13、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 D. 历史档案的史料价值高于回忆录【答案】C【解析】康有为提及的公车上书,遭到现代史学家的质疑,说明历史的真实需要多方考证,方能还原历史,故C正确;回忆录属于二手史料,有一定参考价值,故A错误;档案使用要和二手史料相互印证,故B错误;档案价值不一定高于回忆录,故D错误。【点睛】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历史的史料根据形式可分为实物资料(如遗迹、遗物和出土文物等);文献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和报刊杂志等);口述资料(如神话传说、史诗故事和话本等);图片音像资料(新闻图片、记录片和影视资料)。根据使用价值又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间接资料)。在历史资料研究中

14、,不管是文字还是实物的资料,凡是有当事人或亲历者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叙述的资料都可成为第一手资料。高考中常出现的诗歌、传说、竹枝词和话本等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使用时须用其他史料印证。18. 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这一观点A. 主张发动工农群众进行斗争 B. 说明园人思想解放的必要性C. 与民主革命的思想基本一致 D. 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答案】B【解析】材料中“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意思是说要有民权的意识,说明当时思想解放的必要性,故B正确;材料中强

15、调的是思想解放,不是革命斗争,故A错误;C中基本一致错误;D中推翻儒家思想不符合事实。19.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A. 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 B. 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C. 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 D. 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答案】B【解析】普罗泰格拉强调感觉的作用,实质上是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故B正确;A属于苏格拉底思想;普罗泰格拉不反对雅典民主制度,故C错误;普罗泰格拉是反对神学为中心,故D错误。【点睛】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智者学派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20.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统治阶层应过公社生活;国王应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