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质量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1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3295921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质量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1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浅谈质量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1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浅谈质量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1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浅谈质量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1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浅谈质量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1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质量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1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质量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1资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 京 化 工 大 学 毕 业 设 计 (论文)北京化工大学毕业论文姓 名: 杨 卫 论文题目: 浅谈质量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 班 级: 北化大黔商本121 学 号: 黔商本121011 指导老师: 方 维 诚信声明本人声明:我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本人签名: 日期

2、: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浅谈质量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 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 工商管理 班级: 黔商本121 学生: 杨卫 指导教师: 方维 工作任务及要求总体要求1.我国企业中的质量管理的现状。 2.我国企业实行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3.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理念。 4. 案例分析。进度安排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起 止 日 期1毕业实习2016年7月15日8月1日2文献查阅2016年8月2日8月20日3毕业设计(论文撰写)2016年8月21日9月1日4毕业设计(论文)修改润色2016年9月2日9月23日5中期检查2016年9月24日6毕业答辩2016

3、年10月22日浅谈质量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区域集团化形成和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企业逐渐走出国门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并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加剧。我国企业原来的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将会逐渐减弱,竞争的加剧将使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要想与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竞争,必须加强对本国企业生产的产品的质量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以增强自身的优势。如何看待质量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如何确定质量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如何将质量管理落实到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并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如何运用六西格玛原理进行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在优胜劣汰的,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并逐渐发展壮大必

4、须认真深思的问题。关键词: 质量管理 ; 经济一体化 ;六西格玛管理目 录前 言. .1第1章 我国企业中的质量管理的现状.2 第1.1节 质量及质量管理的概念.2第1.2节 现代质量管理发展过程的四个历史阶段. .3第1.3节 我国企业中质量管理的现状.4第2章 我国企业实行质量管理的必要性.8第2.1节 我国企业中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8第2.2节 质量管理对我国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性.10第3章 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理念.14第3.1节 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方法根据和工作思路PDCA.14第3.2节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14第3.3节 六西格玛管理理念.14第4章 案例分析.17结 论.19参考文献

5、.20致 谢.2121前 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也不断面临一些问题,特别是产品的质量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效益的前提,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企业的产品要想在市场中获得利润,必须是其使用价值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质量管理是一个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表现,俗话说的好“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如果没有过硬的质量保证,那么这个企业是难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同样我国企业也面临诸多的质量管理问题,例如质量监管不到位,各个企业没有树立产品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服务意识。而在国外,发达国家运用质量管理使产品或服务质量获得迅

6、速提高并建立了全面详细的质量管理模式,而在我国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对产品进行质量管理则起步较晚,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品牌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上。世界著名企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们始终围绕产品质量管理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一主题,改善经营管理,发展新技术,不断创新,不断对质量管理进行创新,对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监管,从而生产出质量更高的产品。所以说,我国则应结合本国实际运用质量管理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第1章 我国企业中的质量管理的现状第1.1节 质量及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1.1.1 质量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

7、步,人们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质量的概念也不断深化发展,最具代表性的质量概念有符合性质量概念,实用性质量概念和广义的质量概念,而现在被全球公认的质量概念是广义的质量概念。国际标准化组织一九九四年七月正式发布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标准一书,比较科学、严格的把质量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两千年国际标准组织又对质量的定义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在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的定义为: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从概念中可以理解到质量的内涵是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并且这些固有特性具备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所要求的能力。1.1.2 质量管理的概念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自己的质

8、量指标,从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质量方针的基本要求包括组织目标和顾客的期望和需求,也是组织质量行为的准则。质量目标是企业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是企业质量方针的具体体现,目标既要明确又要可行。质量策划是企业为了实现质量目标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和相关资源。质量控制是企业根据质量要求,通过测量,判断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并对质量问题进行补救并防止在发生的过程,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要求。质量保证是指对达到预期质

9、量要求的能力提供足够的信任。保证产品的质量,质量保证是在订货之前发生的。质量保证分为两种,一种是内部保证即组织想自己的管理者提供的保证,另一种是组织向顾客提供的保证。质量改进是指对不合格的产品,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等等进行该进,目的在于增强组织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第1.2节 现代质量管理发展过程的四个历史阶段1.2.1 质量检验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工厂时代逐步取代了分散经营的家庭手工业作坊,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劳动者集中到一个工厂内共同进行批量生产劳动,在这期间,人们对进行质量管理只是用严格把关的方式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管理,二十世纪初美国兴起科学管理运动,科

10、学管理提出分工要求,将计划和执行分开,增添检验环节,并由工长负责,再后来,设立质量检验部门,由专职的检验员进行检验,这一阶段是在成品中挑出废品,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不能提前进行预防控制,如果产品大批量生产,其弊端就会暴露出来。1.2.2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20世纪205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家们将数理统计运用到质量管理中,并发明控制图,科学家们认为质量管理不仅要事后检验,而且有必要在发现有废品的先兆时就分析改进 ,从而防止废品的产生,有效的实现预防与事后检验的产生。美国在二战中得到广泛使用,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统计质量也存在弊端,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们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

11、,是统计专家的事情。在计算机不发达的情况下,很多人感到统计质量管理难度很大。 1.2.3 全面质理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起20世纪末)我国在工业产品质量检验管理中,一直沿用了原苏联4060年代使用的百分比抽样方法,直到80年代初,我国计数抽样检查标准制订贯彻后,才逐步跨入了全面质理管理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质量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国际竞争加剧,产品责任和质量保证受到各国重视,仅仅依靠质量检验和统计方法是不能满足社会进步的。科学家们提出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全面质量为中心,全体人员参与控制,通过对组织的活动全程管理,使顾客,员工,社会,合作

12、伙伴等各方面持续满意。全面质量管理不在局限产品质量而是以质量为中心,形成一套全面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1.2.4 社会质量管理阶段(21世纪初至今)21 世纪,科学家们提出社会质量管理阶段, 该阶段 不仅质量管理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而且更重要的是质量将作为社会诸要素一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劳动力、自然环境、质量等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来发展。这意味着质量将受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自然环境、劳动力的制约而同步发展 , 并且诸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质量系统将作为一个子系统而在社会这个大的系统中发展。也说明了质量管理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因此,21 世纪将使质量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十一世纪

13、将是质量管理的社会, 即社会质量管理阶段。也叫做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质量管理基本处于质量检验阶段,采用的是前苏联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百分比抽样法。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我国计数抽样检查标准制定并实施后,我国才进入统计质量管理阶段。一九七九年,全面性的质量管理团体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成立。一九八五年,随着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布工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办法文件,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逐渐推广。从工业推广到商业、交通运输业和部分金融行业。一九九二年颁布了GB19000ISO9000系列标准。同时也采用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等国际标准的一部分。两千年颁布了2000新标准。一九九三年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我国质量领域的第一部法律产品质量法,两千年人大会议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标志我国产品质量管理法律的完善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