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课堂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3293057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课堂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课堂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课堂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课堂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课堂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课堂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课堂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山东省兖矿二中 李丽一、学习目标1熟读文本,体味马克思的伟大贡献。2品味语言,感受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的悲痛与惋惜及两个人的友情。3通过有层次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二、教学重点通过文本的整体感知和语言的揣摩,理解马克思的伟大人格与高尚情操,感受二人的深刻友情。三、教学难点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文本解读,掌握阅读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战中牺牲的一位战士的妻子在他的墓碑上写下:对于世界,你只是一个人;对于我,你却是全世界。一个人的离去,也许只是一个生命个体的消逝,也许是一个感情世界的倒塌。可有的人的离去却是一片人类历史的空白,他就

2、是马克思。今天我们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师:1844年8月恩格斯与马克思见面后,这两位历史的巨人结成挚友,共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了近四十年。对于马克思的了解,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最哀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的洞察,最深刻的也莫过于恩格斯。(二)研习课文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以这这个问题为纲,根据学生的思维流动进行反复阅读,可以在阅读中完成以下重点,攻破。这些问题的介入,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顺序研讨,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1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有哪些?划出这些语段和句子,反复阅读,体味其内在逻辑性。“

3、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主要写了他的贡献。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是说他是的革命实践,对于历史科学是说他的理论贡献。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这三种称谓都出现了。思想家,是就他的理论贡献而言。补充一点,马克思主义意义的伟大不在于它发现一种理论,而在于它把这一切付诸实践。在马克思以前,有的哲学家的理论未必就不深刻,但他们的理论始终停留在宇宙本位,停留在书斋里。所以马克思说:“哲学家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关键是改造世界。”他不是流于清谈,不是经院式的哲学,而是把自己的理论作为推翻旧制度的武器。所以在恩格斯看来,他把“实践”、“革命”放在第一位。那

4、么,马克思从“思想家”到“革命家”,是怎么过渡的呢?这就是靠马克思对理论作用的认识,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所以“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新发现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这就可以理解马克思为什么很注重实践。恩格斯要先说马克思是理论家,后说他是革命家,这前后几部分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递进的。这篇文章的一个特点:结构严谨,层层递进。 2马克思伟大的人格的表现,划出这样的句子,有感情朗读,并品味语言。如:“拂去”(文章倒数二、三段反复揣摩)通过对重点语句的

5、揣摩感受文本。“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比较揣摩感受文本。“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通过对相同知识与情景的联想与想象揣摩感受文本。3恩格斯与马克思的深厚友谊。1844年8月恩格斯与马克思会见后,这两位历史的巨人结成挚友,共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了近四

6、十年。对于马克思的了解,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最哀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的洞察,最深刻的也莫过于恩格斯。恩格斯没有宣泄自己的哀痛,而是将哀痛隐于字里行间。“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睡着了但已经永远的睡着了。”睡着了说明他一生都在奉献。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还只是少数,就连当时参加马克思葬礼的人也只有十来个人,而共产主义运动还刚刚兴起。在恩格斯看来,“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恩格斯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而我认为他的英名就活在他的“事业”之中,我也认为这个“将”是表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不朽生命力的

7、信心。1999年11月15日登载报道英国BBC广播电台在公众推选千年世界伟人名单中,马克思位居榜首,就是对恩格斯的预言的一个最有力的佐证!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你从哪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可进行与其他人友谊的略微比较)4悼词特点及主要写作内容(可根据学生特点,略作拓展)。(一)标题标题的组成方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由文种名称承担标题。如悼词。另一种由死者姓名和文种名共同构成。如在宋庆龄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二)正文悼词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中段、结尾三部分构成。(1)开头以沉痛的心情说明召开或参加此次追悼会的目的,尽可能全面而准确地说明死者

8、的职务、职称和称呼,以示尊崇,要注意这些称呼之间的先后排列顺序。接着简要地概述死者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何原因与世长辞,以及所享年龄等。(2)中段承接开头、缅怀死者。这是悼词的主体部分。该部分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即对死者的籍贯、学历以及生平业绩进行集中介绍,应突出死者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二是对死者的思想、精神、作风、品质、修养等作出综合的评价,介绍其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如鼓舞、激励了青年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等。该部分的介绍可先概括地说,再具体介绍;也可先具体地介绍,再概括地总结。 (3)结尾主要写明生者对死者的悼念及如何向死者学习、继承其未竟的事业、化悲痛为力量,为国

9、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等内容。最后要写上“永垂不朽”、“精神长存”或“安息吧”之类的话。悼词的结尾要积极向上,不应该是消极的。所以最后的结尾尽量不用“安息吧”这句话。因为“安息吧”是西方天主教为死者举行仪式时用的一句话,这里面含有人生在世是痛苦的,只有死后才能幸福的消极思想。落款悼词一般在开头就已介绍了参加追悼会的人员情况,所以悼词的最后落款一般只署上成文的日期即可。要想写好一悼词,关键是要记格式。标题正文结束语,都要写进去。正文一定要写清,死者生平和事迹。另外还需要谨记,形式也可各不一。5学生由文本产生的自我情感共鸣和自我经验,习得如何为文,如何为人。马克思的精神是伟大的,值得我们学习。学

10、这样的文章,不能就文论文,要想到自己,想到生活,想到社会,想到时代,这才算真正把课文读活了,而不是读死书,不是为考试而读书。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离我们很遥远,他与我们中国的历史有怎样的联系? 6对文章未懂问题的捕捉(阅读不仅是释疑更是产生更多疑问与思考的开始)。用马克思的精神来学习有关马克思的这篇文章。(大屏:“您的座右铭?思考一切。”)最后可对阅读方法略做指导和总结:对于阅读来说,首先是读出自己。“读出自己”,这是创造的起点。其次是读出问题。“读出问题”。这是求知的开始。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呈现ppt,以马克思的格言作为激励,帮助学生形成对马克思的全面了解。(三)

11、拓展延伸再次阅读文本,走进的马克思心灵就是对马克思最好的悼念!他的伟大是跨越时空的美丽!在我们的心中,马克思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请大家四人一个小组思考交流一下,你心目中的是马克思怎样一个人,另外,如果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他,你会把他比喻成什么?完成自我视角对马克思一生的定位。(学生分组讨论,屏幕显示烛光,遥远的思念的乐曲轻轻想起)(四)结课。我们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用在马克思的身上,以表达我们的敬意和缅怀。现在,我感觉和大家一起学习这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而是一种幸福:同学们可能有了一些新的收获,打开了思维;我们走近了马克思,也让马克思走近了我们,而我们也从中感到心灵的震撼。用马克思

12、青年时期职业的选择的一段话结课。作为对学生的勉励,也为对我所从事的职业的从新审视:“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够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教师:读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学生开始思

13、考。)学生:读完本文我认为恩格斯没有表达自己的哀痛,甚至从表面根本读不出他的哀痛,他重点写了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和贡献。恩格斯表达的是自己深深的悼念和赞美之情。师:你认为恩格斯没有宣泄自己的哀痛,而是将哀痛隐于字里行间,对么?生:是的。师:那大家能找到表达恩格斯对马克思赞美的句子么?生:“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说明马克思的精神是伟大的,流传千古。师:很好。哪位同学对这句话还有自己的理解?生:说明恩格斯对马克思贡献的肯定。师:江总书记在邓小平同志的追悼会上说的是“邓小平同志永垂不朽”,他没有说“将永垂不朽”。同学们想想,这里恩格斯为什么要说“将”永垂不朽?生:我认为,马克思当时处在资本主义社

14、会,并不被大多数人理解,因此,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事业“将”永垂不朽,就是说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可能是将来的事。师:好,又有一个同学举手,请讲。生:我认为这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充满信心。师:我也认为这个“将”是表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不朽生命力的信心。师:除了此处,哪里还表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赞美与悼念?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睡着了”说明他一生都在奉献。师:“睡着了”说明恩格斯此时的情感是生(齐答):不忍。师:对,他一生都在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恩格斯怀着沉痛的心情,不忍再说又不能不说,内心伤感又不失自持,因而“睡着了”要读的生(齐答):低而慢。师:

15、“睡着了”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这种修辞叫讳饰。下面我把这句读一下,大家比较一下,我读的和大家读的有什么不同。生:你读得比较慢,也更有感情,安静地睡着了确实让我们感到恩格斯的痛惜之情。师:那大家发现我读后半句时停顿了一下,为什么呢?生:那儿有一个破折号。师:那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生(小声说):解释,停顿。师:对,解释,停顿。师:除了恩格斯的悼念与赞美之情,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生:“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主要写了他的贡献。师:这句话是对马克思贡献的分述还是整体评价!生:整体评价。师:除此之外,课文中还有叙述马克思贡献的句子么?生:“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这说明他一生所做的主要事情是从事人类的解放事业。师:大家看“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这几个词应该怎么读?生:加重并缓慢。师:对,大家齐读,要表现出大家对其精神的赞美。(学生齐读。)师:这一段主要说他是生:革命家。师:除此之外,还有叙述马克思贡献的句子么?生:他还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师:这说明他是生:思想家。师:除此之外,他所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