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写作手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90630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现代文阅读写作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写作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写作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写作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写作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现代文阅读写作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现代文阅读写作手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阅读方法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注意使用术语)交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暗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身份地位、推动情节发展;3.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二写作手法及作用?一表达方式写作手法: 二.修辞手法 三表现手法(一)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二)修辞手法:1.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 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 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 夸张手法突出

2、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2.现代文阅读关于修辞手法的答题公式:A本句使用了( )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 )特点,表达了( )情感。三表现手法:(一)学会辨析归纳文段的表现手法及在文中的作用:1对比(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3、,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A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再如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B运用对比手法,描摹景物,抒发感情。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

4、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2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常与对比一起使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A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再如爱莲说。B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3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即蓄势

5、。如故乡开头对故乡荒凉景象的描写,为下面杨二嫂和闰土的出场做了铺垫。打两个比方:运动会上一开始就播放明快、热烈的运动员进行曲,那就是在为下面激动人心的运动节目做了铺垫;每年春晚一开始首先出现的闹春的热烈场面,那就是在为下面的喜庆主题做好一个铺垫。4伏笔、照应。A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不显眼地交待,对后文即将要出现的事件、人物或情节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这是一处伏笔,它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要与闰土见面,使

6、后面闰土的出场十分自然。B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照应的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情节完整、中心突出。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次更加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这篇文章是情与泪的结晶!5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寓理于物”。 例如海燕,描绘它勇敢、英勇无畏的先驱形象,让人想象到革命风暴中迎击战斗的革命先驱者,从而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运用象征手法,使文章显得形象深刻、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7、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芦花荡中“狠狠往上钻的苇子”,表现了苇子的倔强、挺立、不屈不挠,从而象征了华北军民在抗战时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再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赋予高傲飞翔的海燕以革命先驱者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意义更深远。6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

8、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7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 例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9欲扬先抑: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抑扬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想要达到对所描写对象的褒扬,先指出其缺点或不足,从而使所描写对象的长处显得尤为突出。也可以相反来做。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之分。欲扬先抑作是指作者想褒扬某个人

9、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欲抑先扬则正好相反用”抑扬“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欲扬先抑”法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想写冬天时能在百草园捕鸟,突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欲扬,于是就先写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就先抑,从而使所要褒扬的百草园显得更为有趣。10设置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 悬念的主要作用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吸引读者,使文章情节曲折。例如孔乙己结尾,孔乙己的命运到

10、底如何,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悬念可设在开头,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设在中间,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设在结尾,能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以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为悬念。如渡船开篇写:“年轻的妈妈坐在船舷上,愁眉不展,眼睛里还噙着泪水,船一摇晃,泪珠便直滚下来。在她的怀里,孩子沉沉地睡着。孩子全身都裹在被子里,看不出什么样子,尽管这样,妈妈还是把他贴在胸口,生怕被江风吹着,被水花溅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文章自然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以人物某一时刻的言行心理描写为悬念。如三人行开头便写:“一定要走到那棵小树跟前再休息!指导员王吉文望着前面四五百米处一棵小树,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在王吉文看来,它

11、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王吉文为什么“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为什么望着只有四五百米,走起来却“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呢?这些心理描写既紧紧地抓住读者,也自然展开了情节,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以环境描写为悬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落笔就交代:“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的命运、结尾如何?文章一开头,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于是便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细的心理。 以记叙场面或一段情

12、节为悬念。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场面:周瑜施毒计,要诸葛亮10天造好10万枝箭;诸葛亮说只用3天,还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不知对方是在陷害自己吗?只用3天能造好10万枝箭吗?诸葛亮又是怎样造箭的?这自然引起读者浓烈的兴趣。 以贯穿全文的一个事物为悬念。如小木船这篇习作,开头就写:“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这只小木船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要把它藏在抽屉里?为什么看见它就想起陈明来?全文以这只小木船为线索、悬念,层层展开,引人细读。 11动静结合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更加显示出山林的幽静。12.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在写作中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典型的例子就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小思蝉,席慕容贝壳;朱自清的背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