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288181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6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二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二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高二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高二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纲点击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了解本地(县、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分析其产生的影响。,考情分析 1地理环境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为考查的重点,也是近两年的常考点,交通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及重要意义的考查也较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考查较少。 2以文字资料为背景考查影响交通布局的区位因素,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交通工程的建设与布局是常见的命题方式。 3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对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区位因素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交通运

2、输与聚落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已经十分先进,_、_、 _、_和_等种类齐全、方便快捷,经济安全,形成了_、_、_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 2聚落的形成与交通运输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开展_活动,通常会形成比较大的_。在河流干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在河流入海处,因拥有发达的_条件和频繁的_活动,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3.在古代,我国北方把_作为交通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往往在_附近形成。南方以_交通为主,聚落则临_分布。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兴建,使聚落多沿_和_发展。,考点1 交通运输与聚落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聚落的形成与交通运输的关系:在交通便

3、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进而发展成为城市。 2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布局,3.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态,针对训练1 阅读材料,完成(1)(2)题。 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1)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 (2)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修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居民条件的差异。 解析:本题主要要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雾的形成,从地形地势上分析聚落的

4、布局条件。根据图示可知,甲乙丙三地区位于山谷、小盆地之中(西高东低、有河流自西向东流),地势低、水汽充足。乙地因地形开阔,接近河谷,水汽较多,冷空气影响大,更容易受浓雾影响。丙地扩建,沿东北方向会受到地形影响,靠近陡崖,存在滑坡,洪水威胁;沿南偏西方向,地形平坦开阔,隐患较少。,答案:(1)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水汽较多(靠近河流),(易产生浓雾)。乙路段。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2)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

5、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地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考点2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1河流与古代城市的形成 世界上大河的两岸常常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市,在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城市相对密集。由于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使农耕业在这些地区大大发展。河流的冲积平原自古以来是农业生产的先进地区,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2河流与城市 世界上大河的两岸,常常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市,从我国城市发展来看,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湖、沿河、沿海发展起来的,沿河设城

6、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3.交通运输条件变化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不同,而交通运输线路的变化总会对城市的分布产生巨大影响。早期我国南方城市多沿江河发展,随着船型的增大,航道的迁移,许多城市的对外口岸都由沿河沿江向沿海发展;北方城市多在大道会合处,随运输方式由驿道到公路到铁路的变化,城市的区位因素有所变化,如铁路运输的发展,许多城市分布在沿线及铁路枢纽地区。,针对训练2 读“株洲城市发展图”,回答下列问题。,(1)1949年以前株洲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_。 (2)株洲市现有街区与l949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 _; _。 (3)影响株洲市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

7、因是什么? 解析:读图可知,株洲在1949年以前主要是沿湘江分布。现在的街区一方面面积和规模有较大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沿河、沿铁路发展的特点。体现了由于交通方式和交通线的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特别是京广铁路的建成开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答案:(1)河流 (2)街区面积明显扩大 现有街区沿铁路干线分布更加明显 (3)交通方式的变化和交通线的变化是造成株洲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随京广线的建成,株洲临河布局变成沿河和沿京广线分布,湘黔线建成后,街区沿铁路干线发展的现象更加明显。,考点3 交通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交通运输一方面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另一方面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

8、的影响,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针对训练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地区_(填字母)可能成为商业街。 (2)在A、B、C、D四地中,_地商业网点密度最大,原因是_。 (3)在A、B、C、D四地中,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由好到坏的正确排序是( ) AABCD BBADC CDCAB DBCAD (4)A、B两地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可能是: A_。 B_。,解析:商业网点的密度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形成的,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共同影响和制约,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其组织效益取决于商品生产地距离,以便降低运输成本而提高经济效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的制约也日趋减弱。B地位于城市,C

9、地靠近公路,A地位于山区。 答案:(1)B (2)B 地形平坦、人口众多、商品生产能力强、接近生产 消费市场、商品流通速度快 (3)D (4)流动形式,如货郎担等 商业街或商业小区,【例1】(2010全国文综)分析图文资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咸阳、长安,借以控制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

10、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早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捕,“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

11、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1)读图,指出从扬州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到长安依次经过_河、黄河、_河。 (2)运粮经过的黄河以孟津为界分东西两段,试分析这两河段的水运条件对粮食运输的影响。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我国的水路交通。第(2)问,主要考查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形特点及对水路交通的影响。,答案:(1)隋(大)运 渭 (2)孟津以东河段属黄河下游,河道开阔,水流平稳,运粮船航行顺畅。但洪水期水流湍急,大旱时河道浅窄,大船难行,甚至停运。 孟津以西至潼关河段属黄河中游,落差大,水流湍急,河道狭窄,多险滩,运粮船航行困难。,【例2】(2008高考海南地理

12、卷)如图所示,拟在A地与B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通过半荒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通过地形破碎、人口较稠密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试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解析:结合文字和图形材料,从建设成本、路线长短、村镇人口多少、营运维护等方面对比优劣,即可完整地回答本题。 答案:方案优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少。 缺点:建设成本高,干扰半荒漠地区的植被(环境)。 方案优点:建设成本低,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 缺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多,建设过程中会加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据此回答12题。 1济宁、扬州等运河

13、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 解析:海运和京沪铁路的发展,使京杭运河的运输地位衰落,引起运河沿线的城市衰落。 答案:C,2在铁路枢纽上兴起的城市有( ) 石家庄 扬州 济宁 株洲 A B C D 解析:石家庄受到京广线和石太、石德线影响而形成发展;株洲位于京广和浙赣、湘黔线的交会处。 答案:C,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回答34题。,3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4对如图路线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内部道路

14、网比较合理 B城市内部道路不宜改造成为“井”字形 C城市内外联系十分恰当 D高速公路、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 答案:D,5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商业网点的形式和布局趋向有较大差异。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商业网点,如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等,不再布局在城市中心商业区,而是配置在城市边缘交通优越的地方,其主要原因有( ) 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城市快速道路网的形成 城市中心区用地紧张,缺乏停车场 城市边缘优美 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A B C D 答案:A,当前,轿车正逐步进入家庭,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读表判断67题。,6.轿车销售商店的区位较宜选择在( ) A城市中心商务区 B接近消费者的居民区 C市区商业街 D交通方便的城乡结合部 解析:轿车销售商店由于占地较大,又需要便利的交通,所以一般建在交通方便的城乡结合部。 答案:D,7不同等级城市每户家庭拥有的汽车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B人口密度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C公共交通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少 D城市空间面积愈少,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解析:从表中数据看,城市越大,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的辆数越少,而一般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小城市要高,人口密度也比小城市大,这只能解释为大城市非常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使居民买车的愿望不强。 答案:C,,三星学科,教师助手,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