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小组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88104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手术期护理小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围手术期护理小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围手术期护理小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围手术期护理小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围手术期护理小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围手术期护理小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手术期护理小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围手术期护理小组计划一人员结构框架ICU供应室练捷震(组长)五官外四外一产科妇科外三外二黎彩云(四组)王苗苗(三组)李红英(二组)刁丽珍(一组)外五2 围手术期分期根据时间不同可将围手术期分为三个阶段:手术前期,即从从病人入院到进入手术室接受手术这段时间;手术中期,即送病人到手术室实施麻醉,到病人接受预定手术程序;手术后期,始于术毕病人进入病区(或ICU),至病人痊愈回家。而围手术期病人最终治疗是手术,所有术科病人都将经过手术室手术治疗后方可实施下一步治疗,因此把手术中期作为整个围手术期的重点和关键点,手术室护士也作为围手术期的主要对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3 目的与意义围手术期护理目的是加强

2、术前至术后整个诊疗期间患者的身心护理,通过全面评估,充分作好术前准备,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机体功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设立组长及分组并没有从属关系,旨在相互联系,尤其是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的直接沟通,手术室护士作为关键点和联系点。四小组职责与质量指标1、手术病人安全,首台手术时间管理,接台病人的有效衔接,术前准备完整性与准确性,外科手消毒执行情况,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沟通与协调等问题。具体实施如下:(1)手术室每日将首台手术病人送达时间及手术病人术前准备的情况反馈个手术护理分组,讨论分析并持续改进。(2)推行手术部位标识制度,确保送达手术室的病人其手术部位正确、文书

3、描述正确。(3)手术室执行统一标准的外科手消毒液规范,并定期督查执行情况。(4)各手术推行手术病人安全核查制度并有记录汇报分组,再由分组发送组长汇总。(5)手术器械使用后一律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及灭菌。(6)各手术室护理单元协助手术室做好病人信息查对工作。2、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要求达标率:(1)手术安全核查实际执行率100%(2)手术病人正确率(正确的手术病人、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方式)100%(3)手术病人体位摆放正确率100%,压疮发生率为0(4)无菌物品合格率100%(5)急救物品合格率100%(6)感染控制与措施执行率100%(7)参观制度目标值95%(8)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

4、5%(9)不良事件上报率100%(10)病人、家属、医生对手术室的护理服务满意度95%。五工作职责与要求一、术前护理1、 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等。2、落实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2)呼吸道准备: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锻炼,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吸烟者嘱其戒烟。术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3)胃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

5、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4)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5)体位训练:根据手术要求,训练患者特殊体位,以适应术中和术后特殊体位的要求。二、手术当日护理1、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好。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 片、MRI 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4、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三、术后护理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包括麻醉恢复情况;身体重要脏器的

6、功能;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伤口情况;各种引流管道通畅情况及引流量;疼痛及症状管理;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皮肤受压情况;安全管理等。2、护理措施(1)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病人的情况。(2)术后病人的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3)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病人麻醉恢复,血压平稳,腹部手术后一般可取半卧位,头颈部及胸部手术后取半卧位或坐位。(4)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术后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

7、瞳孔、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等。(5)管道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阻塞,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6)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及感染等情况。若伤口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如出血量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对烦躁、昏迷、小儿需使用约束带;大小便污染敷料后应立即更换,肢体手术应抬高患肢。(7)术后营养: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根据手术的大小及性质决定。(8)心理护理:祝贺病人手术成功,做好告知与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紧张的心理。(9)疼痛的护理: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剂等。(10)早期活动

8、:手术后如无禁忌,应鼓励病人床上自主活动,协助翻身、叩背、活动肢体、鼓励深呼吸,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逐渐下床活动。(11)做好基础护理。(12)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术后康复指导。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一、通过对患者评估,了解手术患者基本的现状和护理服务的需求, 为制定适宜于患者的手术计划提供依据。二、围手术期患者评估的内容:1、手术前期病人的评估,包括一般资料、既往史及健康状况、亲属对手术的看法、亲属对手术的关心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重要脏器功能等。2、手术中病人评估,包括手术体位的要求、手术野皮肤消毒、手术过程中的观察等。3、手术后期病人的评估,包括麻醉恢复情况;身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伤口情况;各种引流管道通畅情况及引流量;疼痛及症状管理;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皮肤受压情况;安全管理等。三、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评估由责任护士在手术前24小时内完成, 急诊手术患者术前评估在手术前1小时内完成, 特殊情况除外。手术室护士负责手术中病人评估。四、在评估中出现可能影响手术安全的情况时,护士应及时向主管医生报告并协同进行相应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