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名著阅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86838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5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名著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古代文学名著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古代文学名著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古代文学名著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古代文学名著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名著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名著阅读(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文学名著阅读,诗经简介,类别:诗歌集 作者:传说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历史地位: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内容分类:风、雅、颂 成书时间:春秋初期 相关课文:蒹葭关雎,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首。,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 按当初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诸候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占了诗经的一半以上。

2、与雅、颂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气息更浓,如开篇关雎写初涉爱河的青年。氓写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哀怨。静女写恋爱时的微妙心理。,“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105篇。“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40篇。,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

3、全书。,诗经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广泛流传。是中国几千年来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孔子在论语里也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 此后,它与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人物,都把诗当作教本,传授不绝。虽经秦始皇焚书,但诗由于学者的口头传诵,得以流传下来。,诗经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诗经的表现手法: 一、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二、诗经的表现手法之二:四言为主,章节复沓,反复咏叹。,赋:即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以彼物比此物“,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

4、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做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又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作用。,地位及影响: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它与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诗经的历年中考试题,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1分),1、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表达了一种追求“伊

5、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1分)。,2、苍、霜、方、长、央。,(2012四川安顺)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1012 题。(6 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0、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分) 11、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 分) 1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

6、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10、(2 分)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11、(2 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 12、(共2 分)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1 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 分)。,关雎 一、默写 ,二、练习 1.关雎选自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按音乐分类,编为“ ”、“ ”、“ ”三类。诗经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 ”。 诗经开创了我国 主义文学传统。 2.本诗围绕一

7、个“ ”字,写一个小伙子对女子的 和 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 和求而得之的 。它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 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3.全诗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个青年男子对女子的思念,感情发展由 ,到 ,再到 。 4.诗歌中描写禽鸟和鸣的句子是“ , 。”,1、诗经 风 雅 颂 赋、比、兴 2、求 思念 追求 美好婚姻 幸福生活 3、一见钟情 日夜思念 幻想结合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5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 , ”。 6诗中的“ ”一句直接赞扬女子的文静、善良,也交代了小伙子追求她的原因;描写思念心上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 ” ,现今已成成语。 7“ ”、“ ”这一幻想和淑女结合

8、的热闹场面,表达了青年男子对美好婚姻的希求和良好愿望。 8这首诗是用了“兴”的手法。“兴”的手法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首诗中的“他物”是 ,“所咏之词”指 。 9关雎巧妙地运用重章叠句,例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几句中只换用了“流”“采”“芼”三个字。请说说这种表达方法的作用。,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窈窕淑女 辗转反侧 7、钟鼓乐之 琴瑟友之 8、雎鸠和荇菜 男子对女子的相思。 9、使诗的内容递增,逐步深入地展现“君子”炽热的情怀,起到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10“左右流之”中的“流”字用得妙,使全篇生辉,试作分析。 1

9、1.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析说明。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 作为题目。 B 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 C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 D “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像之词。,10、描写少女采荇菜的忙碌和姿态优美,使作品充满动感和生机;突现女子的勤劳;更增加青年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和爱恋。 11、比兴。如开头由关雎说起,引出君子追求淑女,这种委婉含蓄又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在诗中多次运用,使全诗产生了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12.B,战国策简介,类别:国别体

10、,文学体裁:散文,作者:西汉刘向等,创作年代:西汉,历史地位: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界定: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相关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

11、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我国一部优秀散文集,他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入传神,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 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

12、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战国策历年中考试题,2007年湖北省黄冈市 【甲】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9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朝服衣冠( )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10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1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12邹忌成功说服齐威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2分) 13

1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内外异法也 B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闻寡人之耳者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4根据文章内容按要求填空。(4分) 文章标题中的“讽”,是讽喻的意思,特指 ;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齐王接受劝谏采纳群言,修明政治,获得了 的巨大成效。,15翻译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200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课改实验区)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14、 修: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 6、翻译。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7、“门庭若市”的字面意思是 现在用来形容 。 8、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9、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3分,2008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片段,回答912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下面对选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C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听到 D时时而间进 间:间接 10.下面句子中的“于”字解释为“在”的一项是( ) A. 皆以美于徐公 B.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 能谤讥于市朝 D. 皆朝于齐 11.下面这个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12.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节文字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