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编辑记者证综合知识考试资料(按大纲整理)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286712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AA】编辑记者证综合知识考试资料(按大纲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AAA】编辑记者证综合知识考试资料(按大纲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AAA】编辑记者证综合知识考试资料(按大纲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AAA】编辑记者证综合知识考试资料(按大纲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AAA】编辑记者证综合知识考试资料(按大纲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AA】编辑记者证综合知识考试资料(按大纲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AA】编辑记者证综合知识考试资料(按大纲整理)(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综合知识一、政治理论知识(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联系和发展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首先是联系,相互联系(表现为)相互作用(结果)运动变化(向上的运动)发展。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一、联系的定义和实质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1、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为转移。(2)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每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构

2、成具体事物的统一整体;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处在纵横交错的联系之中;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事物都是这个整体之网上的一个扭结。(3)普遍联系的观点方法论启示:1、要用联系的观点考察事物。一方面,自觉探究事物固有的联系;另一发面,通过对已知的联系的研究达到对事物的认识。2、建立联系,协调联系,推动改革开放相纵深发展。事实上,改革就是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开放就是建立多方面的联系。2、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1)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2)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任何事物的产生、存在、发展、以至灭亡,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

3、移。有条件但不为条件论。(3)条件的观点的方法论启示:1、可以通过对事物存在条件的分析,研究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2、具体、全面分析不同条件,是我们弄清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3、联系和系统(略)4、区别和联系的辩证法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二、物质世界永恒发展原理1、发展的实质和规律性(1)发展的实质及其客观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生事物的成长和旧事物的灭亡。所谓新生事物是是指新出现的、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而旧事物则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发展揭示了事物运动的前进性和上升性。(2)发展的永恒性新事物必然取

4、代旧事物,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说,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发展是主流,就是因为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它必然取代旧事物。理由有三:、新生事物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方向,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新生事物是在对旧事物扬弃的基础上产生的,有着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社会领域中的新生事物符合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但过程是艰难曲折的。这是因为:第一、旧事物是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总要奋力反抗。第二、开始时新旧事物力量对比悬殊,新生事物的方方面面都有待完善。新生事物的成长要有一个过程。旧事物的灭亡也要有一个过程。总之,只有通过一定的过程,才能

5、体现发展、实现发展。对象世界的永恒发展是在新过程的无限更替中完成的。3、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通过否定之否定来实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大基本属性。它们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共同推动事物发展。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又具有特殊性,因为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其特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

6、性相互联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了普遍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的状态。其辩证关系表现在: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得积累就不可能发生质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引起质变。第二,质变引起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方面。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是辩证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相互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辩证发展的环节,是

7、扬弃既克服又保留。事物发展是不断的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发展呈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唯物辩证法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主张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但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既不懂得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也不嫩吧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其认识论具有消极性和直观性的缺陷。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揭示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认为物质世界只有成为人们实践的对象,才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

8、象;认为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消极性和直观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认识的本质是: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主要内容是: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一元的。实践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历史过程,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

9、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形成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层次。其中生产关系一身而二任,它既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又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使一切矛盾的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矛盾,使生产方式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是精神

10、财富的创造者,第三,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承认个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够影响历史进程。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个人的作用:个人的社会活动都对历史起作用。历史的最终结果是从个人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个人的意志目的只能融合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中,“合力”归根结底反映的是经济的必然性,因此不能认为个人的意志等于零。社会历史是合乎规律地向前发展,有它的必然性。个人的作用相对于这种必然性来说,是一种偶然性,但它又是这种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历史人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他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重大影响与积极作用。列宁说:“历史上

11、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能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好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杰出人物提出的先进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杰出人物起到实现社会变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即领导者的倡导和组织作用)。此外,一些剥削阶级的代表,一方面是人民的统治者、压迫者和剥削者,但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们利用既得权力在某些方面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也起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以往任何杰出人物都无法比拟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要求,需要而且必然造就出自己的领袖集团,没有本阶级的革命政党和领袖,革命是不可能成

12、功的。无产阶级领袖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是领袖集体。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规定了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其他阶级领袖的特点,他们是人民的公仆,善于正确反映和集中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具有最广大的群众基础。当然,无产阶级领袖也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正确理解个人的作用,反对个人崇拜。反对个人崇拜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个人崇拜是唯心史观的一种表现,是旧社会留下来的腐朽遗产,无产阶级的革命胜利后,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除它的影响。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彼此既对立又统一。商品的二因素是

13、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资本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因此,资本并不完全是一个存量的概念。然而今天我们来单独研究宏观经济存量核算时,“资本”泛指一切投入再生产过程的有形资本、无形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从投资活动的角度看,资本与流量核算相联系,而作为投资活动的沉淀或者累计结果,资本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

14、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其价值来进行,遵循等价交换、资源让渡的原则。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其作用是通过商品价格的运动表现出来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生产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其产生有两种方法: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另一个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再生产包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剩余价值又是资本积累的源泉和动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

15、能力需求的过剩。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马克思的第一个发现是唯物史观,第二个发现是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性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社会的主题,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2、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社会发展制约个人发展3、社会主义社会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日益优越的社会条件(社会主义社会以经济建设为重心,是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社会,他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日益优越的社会条件,而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又依赖于个人的全面发展。)首先,以马克思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人的个性发展对社会与个人的发展的一致性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其次,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政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最后,社会主义社会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战略目标,为人的能力的多样化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特殊性、复杂性、艰巨性社代替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1、形成产生的历史条件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阶级新的理论来揭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向前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历史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