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78784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集体备课备注课题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导学案课型新课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2能力目标 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二、学习重难点: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预习感知1调查的一般方法。(1)调查前要明确_和_,制定合理的_。(2)调查过程中要_记

2、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_和_,有时要用_方法进行统计。(3)有时因为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_。2调查步骤。选择_分组设计_归类整理。3注意事项。(1)要设计好调查表,以便记录你观察到的每一种_。(2)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看到的生物,要如实_,不能仅凭个人的好恶_。(3)不要损伤_和伤害_,不要破坏生物的_。(4)_。四、合作探究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调查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认真的调查和记录,最后整理出结果。如果调查对象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时,要选取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作为样本。调查过程

3、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1下列探究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A调查全市九年级学生的近视率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D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B人口普查就是调查C调查范围再大,也必须对调查对象逐一调查D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3当我们对森林中某种植物的密度进行调查时,若调查的范围很大,我们最好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大体估算B全部逐一数过C分成几块进行调查,然后累加D分成几块随机抽样调查,求平均值4根据你的调查,对下列生物归类正确的一组是()A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B鸡、猪、鸭为家

4、禽C小麦、玉米、水稻为作物D海带、鲫鱼、鸵鸟为水生生物5我们在对校园生物种类进行调查时,首先要确定()A小组和组长B时间和方案C范围和顺序 D目的和对象6在调查活动中,下列行为正确的是()A飞檐走壁,采摘高处的野果B避开不喜欢的动物C采下新鲜的野果,趁鲜品尝D如实记录7小明在校园内进行调查时记录了以下生物名称:松树、榆树、菊花、狗尾草、蜘蛛、蚂蚁、苍耳、蚊子、鼠妇、丁香、小鸟、蜻蜓、桃树、一串红。(1)将上述生物归为植物和动物,你的归类方法是_。(2)上述生物中,属于植物的是_;属于动物的是_。五、检查反馈:1、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 ( )A、对象中的一个 B、对象中的一部分 C、全部对象 D

5、、以上都对2、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是 ( )A、猫头鹰和鼠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狗和水草3、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 (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4、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选取样本抽样抽查 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5、将以下的一些生物分类:银杏树、鲫鱼、木耳、海带、奶牛、蚂蚁、白菜、大肠杆菌(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 (2)按生活环境分类: _ 6、下图是某同学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五幅照片。(1)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是在什么样的地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如海洋、淡水水域、陆地等)?请对调查的具体地点进行简要描述(2)若将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做?写出你的分类依据,列出你的分类结果。教学反思: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