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3课时)课件 (新版)苏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78701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3课时)课件 (新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3课时)课件 (新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3课时)课件 (新版)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3课时)课件 (新版)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3课时)课件 (新版)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3课时)课件 (新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3课时)课件 (新版)苏科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2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在故事中体悟,这是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他发现,装在敞口瓶里煮沸的肉汤,没过多久就变质了!,这些细菌从哪里来的呢?,巴斯德经过观察后发现,肉汤里出现了细菌!,我认为:细菌是从空气中跑到肉汤里去的!,不对!肉汤会自动生出细菌!,我该怎样证实我的想法呢?,都加入肉汤,将烧瓶的瓶颈拉制成鹅颈状弯曲,很快就变质了!,四年后都没 变质哦!,所以,是细菌从空气中进入肉汤,使它变质的!,细菌无法通过鹅颈进入瓶内,所以肉汤没有变质!,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结论,巴斯德在四年后,打破了鹅颈瓶。几天后,肉汤就开始变质了!,讨 论 1.为什么要将放进烧瓶的肉汤煮沸?和细菌有关吗? 2.

2、为什么要用两个烧瓶同时做这个实验呢?,1.把放进烧瓶的肉汤煮沸,是为了杀灭瓶中可能有的细菌,避免干扰。 2.设置对照组,鹅颈瓶中的肉汤起到了对照作用。,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金鱼的 生命活动,空气,温度,食物,水环境,夏天气温会升高,深秋气温会降低,鱼的生活会不会受到影响呢?,实验材料,23条金鱼 渔网 温度计 两个小鱼缸(可用大小烧杯代替) 冰块或热水,请你像一位科学家一样,来进行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实验 得出结论,温馨小提示,实验要细心,要尽量不惊扰金鱼。分析实验结果,尝试找出温度变化和呼吸次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可以求出全班同学的实验数据的平均数,是

3、实验结果更有代表性。实验结束后把金鱼饲养起来。,我的分析是: 温度降低后,金鱼生活能力下降,呼吸次数减少;但如果金鱼受到惊吓、运动增加等情况后,会使呼吸次数增加。,你的观察和思考是什么呢?,有没有 计算错误 呢?,讨论: 1、你们在探究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新的发现和启示?如果实验结果不符合预先的假设,想一想,什么原因? 2、为什么要重复几次实验?,欢迎大家遨游生物世界! 未来的世界等待你来观察、思索与探索!,提出问题,水温发生变化,金鱼呼吸的次数是否会受影响?,做出假设,金鱼生活在水中,它们呼吸的次数可能会随水 温的变化而变化。,制定计划,1、分组,推选出组长; 2、领取材料,分工;

4、3、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观察金鱼在常温下的呼吸,记录金鱼鳃盖每分钟开闭的次数。 4、改变水温,降低或升高10左右(用温度计测量),带金鱼安静后在记录鱼鳃没分钟开闭的次数。,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施实验,根据上述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重复几次。 自己尝试设计一张表格(老师设计的表格(可进行删改), 将实验的数据记录在表格里。,得出结论,你得到的实验数据是怎样的? 你得出什么结论? 你的实验结论与作出的假设一致吗?,科学探究并不遥远,它就在你我的周围。 科学探究的价值在于它服务于生活。 眼前与未来的世界期待你的慧眼,你的才智!科学家总是从少年中走出!,2.(2015连云港)1.关于“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影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B科学探究中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C金鱼鳃开闭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2次 D升高或降低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5至10以内,答案:C,随堂测试,随堂测试,1.(2015广东) 下表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的步骤是,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