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制容器制造通用版工艺标准规程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93277633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制容器制造通用版工艺标准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钢制容器制造通用版工艺标准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钢制容器制造通用版工艺标准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钢制容器制造通用版工艺标准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钢制容器制造通用版工艺标准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制容器制造通用版工艺标准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制容器制造通用版工艺标准规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制容器制造通用工艺规程1下料11核对坯料材质、规格,应与图纸、工艺相符;进行外观检查,发现钢板有明显的划痕、夹杂、气泡等缺陷,在未经检验部门处理前不得下料用于生产 12划线121筒体 坯料划线尺寸:筒体展开长度筒节高度(展开长度按中径计算,中径内径壁厚)对角线误差:对角线1500,误差3mm。对角线1500,误差2mm。122大小头 按展开尺寸(扇形)划线 ,扇形弧长按筒体中径计算,如下图示。13标记移植131坯料上必须有材料标记钢印,材料标记应与材质书相符(对不锈钢,应用无氯无硫记号笔书写,严禁打钢印和用油漆等有污染的物料书写)。132筒体板材标记移植位置133封头板板材标记移植位置在距中

2、心线1/4Di处134筒体产品试板标记移植位置14坡口加工141筒体纵、环缝坡口内坡口(一般当Di600时打内坡口)时,坡口制在标记反面,如下左图;外坡口时,坡口制在标记面,如下右图。坡口尺寸按图纸要求,图样无规定时按附录一。142坡口清理除锈焊缝二侧用砂轮打磨除锈,范围应20mm;打磨除锈后,应在当天施焊,否则须重新清理。2筒体(大小头)成形21预弯211材料标记钢印应卷在外面。212钢板放入卷板机口,应使钢板边缘与卷辊轴线平行,避免偏斜。213利用弯模在卷板机上踏头,踏头长度200mm,用内径R卡板测量踏头R,边缘直边部分应12:时b3,对复合钢板,错边量应不大于钢板复层厚度的50%。且不

3、大于2。3纵缝施焊 31筒节上接产品试板和引熄弧板(对非标设备无产品试板,筒体接引熄弧板),不得在筒节其他部位随意引弧。32产品试板坡口应与筒节纵缝坡口相同,并与筒节保持一致,焊接材料牌号也相同。33施焊完毕,清除焊渣飞溅。焊工应在规定部位打焊工钢印,钢印深度不得大于0.5mm(试板上同样打焊工钢印,对不锈钢设备用无氯无硫记号笔做焊工标记),并填写施焊记录及过程控制卡签名。34焊接完毕割下引熄弧板;试板随筒体一起无损检测,合格后割下;切割处打磨平滑。35焊缝外观检查:焊缝表面应无气孔、夹渣、焊瘤、飞溅、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焊缝咬边深度0.5咬边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焊缝两侧咬边总长不

4、得超过该焊缝长度10(不锈钢及=1的压力容器不允许咬边);焊缝宽度为坡口宽度两侧各增加12,余高按下表:单面坡口双面坡口e1e2e1e2015%s且41.5015%s且4015%s且4 单面坡口 双面坡口4筒节复圆41用卷板机对筒节复圆,对接纵缝处环向棱角度E0.1S+2mm ,且E5mm,用弦长等于1/6Di且300mm的内外卡板检查。42圆度要求:同一断面的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e1%Di且25mm,非标设备30mm(对换热器筒体,e0.5%Di,且当DN1200时,其值不大于5;当DN1200时,其值不大于7)。43不得用铁榔头锤击焊缝。5纵缝无损检测51无损检测必须在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

5、进行。52.超声波或X射线检测,检测比例及合格级别按图纸及工艺要求,并应符合固容规和JB4730标准。53检测后出具无损检测报告。6注意事项61试板无损检测报告合格后,立即进行试样加工和力学及弯曲性能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62筒节在试板评定合格之前不得流入下道组装工序。7筒体对接71若设备为单节筒体,则容器直接流入组装开孔工序。72多节筒体容器对接721筒节长度应不小于300722对接处除锈去污。723相邻筒节纵缝应错开,错开距离大于筒体厚度的3倍,且大于100724不带衬环对接时,调整间隙(间隙b按图纸和焊接工艺要求,图样无规定时按附录一)后,点焊固定725带衬环对接时,衬环应紧贴筒节,点焊

6、在筒体内壁,对接间隙应均匀,间隙b按图纸,图样无规定时按附录一。726环缝对口错边量及形成的轴向棱角度应符合规定:对口错边量: b1/4S且b5轴向棱角度:E0.1S+2mm且E5mm,用长度不少于300mm的检查尺检查。727 B类焊接接头以及圆筒与球形封头连接的A类接头,当两侧钢板厚度不等时,若薄板厚度不大于10,两板厚度差超过3;若薄板厚度超过10,两板厚度差大于薄板厚度的30%,或超过5时,均应按下图要求单面或双面削薄厚板边缘,或按同样要求采用堆焊方法将薄板边缘焊成斜面。 L1,L23(s1-s2)728对接后筒体直线度e/1000(L30000),(对换热器,当L6000时,其值不大

7、于4.5,当L6000时,其值不大于8。)729避免强行组装,钢板表面不得有外向锤痕,避免机械损伤,对较严重的尖锐伤痕进行修磨或补焊磨光,使其圆滑过度。8筒节环缝施焊81施焊按焊接工艺规程及焊接工艺卡,相关要求按33。82焊缝外观检查,按33要求。9筒节环缝无损检测检查按51、52、53要求。10筒体接管孔开孔 101按图样尺寸位置划接管中心十字线。 102经检验正确后方能切割。 103按图样规定制孔周边坡口,先切割,再修磨至要求坡口尺寸。 104清除筒体内氧化皮、铁屑等污物。11筒体封头组装111对接处除锈去污。112点固1121不带衬环对接时,调整间隙后,按焊接工艺点固,如下左图。1122

8、带衬环对接时,应用按筒节配作的衬环,衬环应紧贴筒节,点焊在筒体内壁,对接间隙应均匀,如下右图。11123环缝对口错边量及形成的棱角度应符合如下规定:对口错边量:b15000时,总偏差0.5L/1000+8142壳体内经 偏差1% Di143外观总检管口方位及尺寸正确,主要内件位置及尺寸正确,容器内外表面质量合格,名牌安装位置及托印图正确。15压力试验15.1试压守则1511压力容器的压力试验必须在确认产品组装完工及试压前各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1512耐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检查应符合固容规、GB150、JB/T4734和产品图样上的有关规定。1513试压操作者,必须注意安全,除应熟悉本工艺

9、外,还应看清试压容器图纸上的技术要求和有关工艺规程,避免事故的发生。1514试压时所有法兰、闷盖的固定螺栓,螺母必须齐全,并应全部紧定牢固。1514试压压力表必须装二个,并且量程相同,其中一个应该装在被试压的容器顶部便于观察的位置。以便相互校对、防止因压力表失灵而造成超压事故。1515试压用的压力表,必须在校验合格,检定周期内使用;量程应为试验压力的二倍左右,不得低于1.5倍或高于3倍;压力表盘的直径不得小于100毫米;压力表刻盘上应划有红线指出容器最高工作压力。1516试压过程中,禁止工作人员站在塞头、闷头、法兰等对面,以防发生意外,同时要注意试压容器增压情况,工作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1517试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