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刑法学测试题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277063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刑法学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9A文】刑法学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9A文】刑法学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9A文】刑法学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9A文】刑法学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刑法学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刑法学测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刑法学第1章至第12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1我国刑法规定,在()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A制定刑法B解释刑法C执行刑罚D适用刑法2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A犯罪地B外国人的本国C外国人的居住地D外国人的经常住所3在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上,采取的原则是(

2、)A从旧兼从轻B从新兼从重C从旧兼从重D从新兼从轻4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是()A社会关系B犯罪客体C危害结果D犯罪对象5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A发病B住院治疗C精神正常D视具体情节而定6醉酒的人犯罪,依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A可以B应当C不一定D视具体情节而定7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是()A刑事违法性B应受刑罚惩罚性C社会危害性D阶级性8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A12周岁B14周岁C16周岁D18周岁9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共同犯罪中的从犯()A可以从重处罚B应当从重处罚C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0下列可

3、行使特殊防卫权的情形是()A正在实施赌博罪B正在实施抢夺罪C正在盗窃巨额财产D正在进行暴力绑架11我国刑法的目的是()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A惩罚犯罪,保护人民B保护人民C预防犯罪D惩罚犯罪12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A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C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原则D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13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其解决的途径是()A通过外交途径B通过国际法院C通过国际条约D通过刑事诉讼14在犯罪的理论分类中,与法定犯相对应的是()A自然犯B行政犯C基本犯D国事犯15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是()A犯罪概念B犯罪构成C犯罪的主观要件D犯

4、罪的客观要件二、多选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1犯罪构成包含的要素为()A犯罪客体B犯罪主体C犯罪的客观方面D犯罪对象2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放火、爆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A强奸罪B抢劫罪C贩卖毒品罪D投毒罪3正当防卫的必备条件之一,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此处“正在进行”是()的行为A客观上确实存在B并非主观想像或者推测C即将来临D正在进行的4在犯罪中止中,自动放弃的犯罪中止应满足的条件为()A行为人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B行为人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C行为人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D行为人必须彻底放弃正在进行的

5、犯罪5在共同犯罪的形式中,按照各个共同犯罪人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我国刑法把共同犯罪人分为()A主犯B牵连犯C从犯D教唆犯三、判断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1在没有造成任何危害结果的情况下,也可能构成犯罪。()2只要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以后,而没有完成犯罪的,均构成犯罪预备。()3对又聋又哑的犯罪人,应当给予从轻或减轻从处罚。()4当保护的利益与牺牲的利益相等时,可以适用紧急避险。()5从犯是根据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所作的分类。四、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1学理解释2犯罪故意3刑法的溯及力4刑事责任能力五、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1

6、试论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2什么是主犯?其种类有哪些?六、案例分析题(1题,每题10分,共10分)1、一日,张女士下班回家,骑车路过一偏僻之处。突然从路片串出以男子。只见此人:身高丈二、头戴龙珠帽、身披紫色大红袍,脚蹬青皂靴,手持两杆大银枪。见到张女士后大喝一声:“拿钱来”。张女士不从,该男子摇枪便刺。导致张女士身重八枪,幸亏无碍性命。该男子抢得一千元后,扔枪便从东南方向飞奔而去。问:该案中,哪些属于犯罪的客观方面所要考察的事实?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1、D2、A3、A4、D5、C6、B7、C8、B9、C10、D;11、A12、B13、A14、A15、A二、多

7、选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1、ABC2、ABCD3、ABD4、ABD5、ACD三、判断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1、对2、错3、错4、错5、错。四、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1、学理解释:是指对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所作的解释。2、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该种危害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3、追诉时效: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4、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五、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论正当防卫与

8、紧急避险的区别。答: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造成一定损害的行为。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合法利益以保全较大合法利益的行为。区别之处在于:(1)危害来源不同。前者只能来自于人的不法侵害;后者可来自于各方面。(2)行为对象不同。前者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后者必须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3)行为的限制不同。前者不受不得已的限制;后者必须是不得已而为。(4)行为的限度不同。前者造成的损害可小于也可大于不法侵害;后者必须小于危险可

9、能造成的损害。(5)主体的限定不同。前者对主体无限制;后者不适用于职务或者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保护本人利益。2、什么是主犯?其种类有哪些?答: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主犯有两类:(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犯罪分子;(2)在其他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六、案例分析题(1题,每题10分,共10分)1、行为方式:要枪刺杀的方式抢钱2、行为结果:抢得一千元钱,导致被害人受伤3、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刑法学第13章至第23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

10、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1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采取的并罚方法是()A先减后并B先并后减C限制加重D并科2我国刑法规定,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A时效继续B时效延长C时效阻断D时效中断3在刑法条文中指明要参照其他法律、法规中的规定,来确定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的是()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引用刑法的其它条款)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A间谍罪B资敌罪C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D投敌叛变罪5放火罪与失火罪区别的关键在于(

11、)A犯罪客体不同B犯罪客观要件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D犯罪主观要件不同6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主要区别是()A主观目的不同B客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犯罪主体不同7管制的特点是()A罪犯享有完全的自由B对罪犯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C剥夺罪犯一定的人身自由D罪犯应当接受人民法院和群众的监督8.某甲在审判时被认定犯两个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和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执行3年以后,发现他还有1罪未经判决,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这时,决定执行的刑期应该是()A49年B715年C610年D915年9以刑法有无明文规定为标准,可以将量刑情节分为()A应当情节与可以情节B法

12、定情节与酌定情节C从宽情节与从严情节D案中情节与案外情节1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以适用假释的是()A被判处管制的B被判处罚金的C被判处拘役的D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11参加恐怖组织后又杀人的,应定()A参加恐怖组织罪B故意杀人罪C参加恐怖组织罪与故意杀人罪中的重罪D参加恐怖组织罪和故意杀人罪12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观方面()A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B只能是直接故意C是过于自信的过失D是疏忽大意的过失13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假药”不包括()A超过有效期的药劣药B变质的药C被污染的药D未取得批准文号的药14关于区分罪数的标准,通常采取()A行为说B犯罪构成说C结果说D犯意说15依照我

13、国刑法,只能适用单处罚金的是()A侵犯财产罪B自然人犯罪C贪污贿赂罪D犯罪的单位二、多选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1刑罚是()A只适用犯罪分子B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C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D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2我国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A剥夺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B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C剥夺担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D剥夺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一般自首构成的主体是()A犯罪以后自动投案的B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C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D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4关于假释,正确的说法有()A适用对象限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C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D因杀人、爆炸、抢劫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有特殊情况,可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进行假释5我国刑法对追诉时效的规定的例外情形有()A在法定的国家机关立案侦查后,逃避侦查的B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逃避审判的C被害人在追诉期限提出控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