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案 (新版)湘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75805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案 (新版)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春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案 (新版)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春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案 (新版)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春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案 (新版)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案 (新版)湘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过程与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促进区域的可持

2、续发展;2.在世界中求发展。教学难点:在世界中求发展2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段时间,我们班分成四个社会调查小组,按协商选择的办法分别对我们家乡的自然、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详细的社会调查,经过对调查材料的整理,写成了较好的社会调查报告。现在请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一下调查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下家乡的区域发展有什么优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板书: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讲授新课1.区域差异很大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中国地图边回忆所学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区域吗?它们有什么差异或特点呢?(请男女同学

3、轮流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教师激励评价后加以点拨补充)教师讲解:从地图上,从同学们的回忆中可知,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区(或区域)差异很大,可以说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此可见,我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差异很大。(教师在适当位置上及时板书)2.区域发展不同过渡:不同地区或区域的特点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投影:东北平原,引导学生读图,了解东北平原粮食生产情况。东北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低,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问:从图上可以看出东北平原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呢?可以想象出东北平原

4、的土壤、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此外,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人口密度较低。这是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平原的一大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问:看过东北平原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经济的例子,我们来看看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轮流请男同学说不利的地理条件,女同学说有利的地理条件,教师简练地为学生板书)过渡:大家在找出我们家乡发展经济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想一想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我们家乡的经济呢?小组讨论:

5、引导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大家刚才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时都提到我们地区的人口问题,不利方面认为人口多,人均资源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劳动力充足。针对这一矛盾,有同学提出在本区发展需要较多劳动力发展简单的加工工业,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可创造更多的产值。可见,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问: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与我们自己家乡的发展情况相同吗?(学生:不相同)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正是由于两个区

6、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条件不同,因此区域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途径和发展的道路也不尽相同。可见,区域发展不同(教师在适当位置及时板书),也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过渡:怎样才能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仅仅依靠本区域的有利条件就能促进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吗?(学生:不能)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与其他区域合作)教师:回答得有道理!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区域合作。(教师及时板书)板书。3.区域合作教师讲解:发挥了我们的优势,是否就可以发展好了?如果东北平原生产的粮食没有地方需要,如果我们加工的产品没有地方销售,优势也就无法实现。因此,我们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区域的交流、合作。正

7、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目前我国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可以说都是区域合作的结果(教师及时板书:区域合作),离开区域间的合作,任何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都是难以实施、难以完成的。播放录像:引导学生收看有关“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专题录像,搞清这些工程的概况,明确区域合作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对国家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投影:“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判断三北防护林地跨我国哪三北和哪些省级行政区?“三北”防护林的分布“三北”防护林全长7000多千米,宽4001700千米,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2%。播放录像:在学生读图的基

8、础上,引导学生边看录像,边收听有关“三北防护林”的情况介绍: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总面积406.9104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508104公顷,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它的作用在于使森林覆盖率平均从1975年的5%提高到14%左右,三北地区实现农田林网化,大部分牧场也有了林网、防护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沙地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将被绿化,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巨大。教师小结: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不仅

9、可以优势互补,使各区域得到共同发展,还有助于解决区域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促进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区域合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过渡:出示“世界地图”(挂图)。刚才,我们从实例中看到我国的不同区域在经济和环境各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我们的祖国也在各区域的发展中不断向前发展。那么,我们的祖国怎样才能在世界这个更大的区域中求得发展,大显身手呢?板书:在世界中发展投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播放录像:将中国入世的历程以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中国历经15轮谈判终于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

10、)。为什么中国经过千辛万苦一定要加入WTO呢?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首先,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融入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祖国的发展;其次,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引导学生读图9.2)第三,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时代赋予我国这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大责任。某型飞机生产网络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例证课堂小结两年来,我们走过世界,走遍中国,明天将带着我们所学到的地理知识、使用地图本领、分析问题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来的生活。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