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最新人教版八上生物简答看图题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271690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最新人教版八上生物简答看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9A文】最新人教版八上生物简答看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9A文】最新人教版八上生物简答看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9A文】最新人教版八上生物简答看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9A文】最新人教版八上生物简答看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最新人教版八上生物简答看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最新人教版八上生物简答看图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八上 生 物 简 答 题R【环节动物-蚯蚓】一.下面是蚯蚓外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A图一中结构是环带,图中端为蚯蚓前端,为尾端我们是以蚯蚓的环带位置来判断蚯蚓的前后端靠近环带的是前端,所以为前端,为后端。B用手指轻摸蚯蚓背面和腹面,感觉到腹面比较粗糙,是因为该面刚毛较多()C雷雨过后,常有蚯蚓钻出地面,这现象与蚯蚓的呼吸生理过程受到妨碍有关()D蝗虫的体表包着一层坚硬的外骨骼,能够更好地适应陆地中的生活。()二.右上图是蚯蚓的外形图,请据图作答 (1)结构B是蚯蚓的环带,由此可断定A是蚯蚓的前端(2)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又因为体内无脊柱,因此蚯蚓又属于无脊椎动物

2、(3)观察蚯蚓的相关实验时,我们应保持其体表的湿润,因为蚯蚓要靠体壁来完成呼吸(4)实验后,蚯蚓应该_放归自然环境中。用手触摸蚯蚓的背部,有黏滑的感觉,触摸腹部时,感觉凹凸不平,比较粗糙,这些小突起是刚毛_,它与蚯蚓的运动有关,是蚯蚓的运动器官。蚯蚓通过刚毛和肌肉的配合使身体蠕动三.下面是蚯蚓一端的外形图,据图回答(1)注明各部分名称:1口、2体节3环带、4刚毛。由此可以断定此图是蚯蚓的前端理由是此端有口和环带。(2)蚯蚓在粗糙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的速度快。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在粗糙纸面上的运动速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要快 (3)蚯蚓背面颜色较深,腹面的颜

3、色较浅。前端对触摸刺激的反应不灵敏,对光线刺激的反应灵敏四. 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1)你选择的适于蚯蚓生活的土壤是潮湿,且富含有机物(2)观察蚯蚓的外形,会发现它的身体有许多环状的结构,可称作体节。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且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做环带,它靠近蚯蚓身体的前端(3)把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看到它身体前后两部分的收缩是交替进行的;(4)蚯蚓的运动方式是蠕动,是靠身体的刚毛和肌肉的配合进行的五.在做“蚯蚓走T形迷宫”实验中,用粗糙纸壳剪成“T”形迷宫,迷宫一臂安上电极,另一臂是有食物的潮湿暗室,在实验过程中,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尝试,遭受许多次轻微的点击才学会爬向

4、潮湿的暗室(1)为什么使用粗糙纸壳,不用光滑的玻璃板?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刚毛无法钉入,不能运动(2)蚯蚓大约200次尝试,遭受了许多电击最后爬向暗室,说明蚯蚓具有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比公鸡弱.六.蚯蚓身体分节,它体节的作用是:使躯体运动灵活,转向方便观察蚯蚓的运动,蚯蚓是通过刚毛向前移动,刚毛能支撑和固定身体,刚毛会和接触面摩擦同时配合身体肌肉的蠕动而前进.适宜在粗糙的表面上移动.蚯蚓在粗糙的纸面上运动较快,在光滑的玻璃上运动较慢,原因是:蚯蚓运动是需要刚毛起协助作用 七、现在蚯蚓越来越少了小明想会不会是施了农药的原因呢?(1)你觉得要探究清楚这个问题,应该设计有农药和无农药的土壤为单一变量的对照

5、实验(2)蚯蚓之所以要保持湿润的体壁,主要是因为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常年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土壤深层原因是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3)蚯蚓在局部一侧装有电极的T型迷宫内,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能够直接爬向无电极一侧的潮湿暗室这是蚯蚓的学习行为(4)蚯蚓以植物的枯叶、朽根等为食,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细菌、真菌一样属于分解者R【节肢动物-蝗虫】一、右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1)它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体色通常是绿色,属于保护色。 (2)体表包着一层坚硬的外骨骼,作用是防止水分散发和支持体内的柔软器官,能够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3) 蝗虫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蝗虫的胸部

6、是其运动中心,共有三对足,两对翅。蝗虫跳跃、飞行的动力来自胸肌。蝗虫翅的运动由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它附着在外骨骼上。(4)蝗虫的呼吸器官在头部,是气管。蝗虫的足和触角分节;蜘蛛不是昆虫,它和蝗虫都是节肢动物。二、实验:蝗虫是危害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害虫尝试探究蝗虫的取食行为探究方案: 1、作出假设:蝗虫取食玉米、小麦等禾本科农作物2、培养蝗虫:从卵开始进行在饲养箱中隔离饲养,才能说明或检验蝗虫的取食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3、实验目的:是探究“蝗虫取食玉米、小麦等禾本科农作物”,要以玉米、小麦等禾本科农作物和其他植物作为变量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是放禾本植物的一组,另一组放其他农作物

7、为对照组4、结论:蝗虫取食玉米、小麦等禾本科农作物三、根据蝗虫的口器和外部形态示意图,分析回答(1)蝗灾发生时,农作物的茎、叶很快被取食,这主要是由于蝗虫的A上颚很坚硬,适于咀嚼(2)图中仅具有感光作用的结构是单眼(3)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蜕皮的原因是它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4)结合外部形态示意图,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及其所在部位实验方案:取两只活蝗虫和两支盛满水的试管,然后把一只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里,把另一只蝗虫的和(胸部和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只露出(头部)观察实验现象结论:位于胸部和腹部的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四、蝗虫的形态示意图(1)蝗

8、虫的前部有咀嚼式口器;(2)【7适于跳跃;翅适于飞行(3)蝗虫的足和触角都有分节,体外有坚韧的外骨骼,这是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4)蝗虫的身体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是无脊椎动物(5)如果把A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而把B蝗虫的胸腹部浸入水中,哪一只先死?为什么?B先死,因为气体交换的门户是气门在胸腹部。五、填出图中蝗虫各部分的结构名称1是翅;5是触角;7是前足;8是中足;9是后足R【鱼类】一、 鱼有许多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1)鱼的体型呈流线型(梭形),有利于在游泳时减少阻力(2)体表覆盖鳞片,有保护作用;皮肤能分泌粘液,有利于减少磨擦,减小运动时的阻力;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3

9、)鱼用口吞水,再从鳃孔排水,说明金鱼用鳃呼吸,鱼生活在水中,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这对它的生活有什么意义?这样能使水通过口流经鳃,吸收水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完成呼吸(4)鱼的鳍(运动器官)有协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5)每天给鱼喂食鱼虫但是鱼竟死去了你能给他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吗?(至少两条)不能喂食过多3-5天换一次水二、 观察鲫鱼形态图(1)填写图中结构名称:背鳍,鳃盖,尾鳍,侧线,臀鳍,胸鳍,腹鳍(2)若在鲫鱼口的前部滴红墨水,你会看到鳃盖后缘流出的是红色墨水的现象说明鲫鱼的呼吸路径是:从口流向鳃如图是鲫鱼外形图,请回答后面的问题:尾鳍;臀鳍;腹鳍;胸

10、鳍;背鳍三、设计实验探究:鱼的呼吸是利用什么状态的氧(溶氧或气态氧)实验材料与用具:小鲤鱼数条,鱼缸(两个),凉开水(溶解在水中的氧以去除),池塘水等(1)提出问题:鱼的呼吸是利用什么状态的氧?(2)作出假设:鱼是利用水中溶解的氧气进行呼吸的(3)设计探究方案取两个相同的鱼缸,编号为甲、乙,分别向其中加入等量的凉开水和池塘水分别取5条种类和大小相同的小鲤鱼放入甲、乙两鱼缸中,观察并记录小鲤鱼的不同表现。(4)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甲中的小鲤鱼开始死亡,而乙中的小鲤鱼生长良好(5)实验结论:鱼是利用水中溶解的氧气进行呼吸的四、设计实验探究:鱼在水中自由游动,靠什么来控制方向的?实验方案:取两条生

11、理状态基本相同的鱼,把其中一条鱼尾鳍用纱布和薄木板捆绑好,另一条不做任何处理,同时放在水中进行观察结论:绑尾鳍的鱼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游动缓慢,另一条则正常游动。说明鱼是用鳍来控制方向的。R【两栖动物-青蛙】一、青蛙适于陆地生活的特征有:具四肢,后肢发达;具肺;具眼睑;具鼻孔。二、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雌雄异体、体外受精(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青蛙(3)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4)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因此,保护青蛙首先要保护青蛙的生活环境下图是青蛙发育过程中某些阶段的示意图1)

12、青蛙发育过程的顺序是CBDA _。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C受精卵 (2)图中的B用_外鳃呼吸。A用肺呼吸(3)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进行,青蛙进行体外受精。(4)青蛙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蝌蚪的形态和结构与成蛙的区别很大,青蛙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5)除了青蛙以外,请再列举一例与其属于同类的生物:蟾蜍三、(1)青蛙的幼体-蝌蚪与鱼类在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极其相似,从进化的角度看,说明两者的关系是:两栖类是由鱼类进化来的(2)青蛙发育的全过程中,运动器官形成的先后顺序为:尾后肢前肢(3)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必须在水中进行R【鸟类】-家鸽一、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1)家鸽的身

13、体呈流线_型,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利于飞行。 (2)飞行器官发达:前肢变成了翼,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胸部有很突出的龙骨突,有发达的胸肌,其作用是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3)从骨骼看:有的骨很薄,有的骨中空_、有的骨愈合_,可以减轻身体体重。 (4)从消化看: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粪便及时排出体外,可以减轻体重_,利于飞行。 (5)鸟的呼吸器官是肺_,但是鸟的呼吸方式很特别,属于双重呼吸_,还有许多与肺相连的气囊,气囊_可以辅助呼吸。 观察鸟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写出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1)外部形态:流线型、前肢变成翼(2)骨骼和肌肉:胸骨发达,长骨中空,内有空气;

14、胸肌发达(3)呼吸:双重呼吸二、左图1:颈椎,2上腕骨;3胸椎;胸骨;5趾骨 三、右图所示的家鸽结构示意图,回答:3的作用是储存和软化食物,4的作用是磨碎食物;消化和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是7小肠结构名称为: 2食管;3嗉囊;4肌胃;5肝;6腺胃;7小肠;8直肠;9泄殖腔四、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冰雪天气冰灾过后,候鸟并无大面积死亡。(1)鸟类的哪些结构特征能让它在寒冷的环境中仍能保持高而恒定的体温?被覆羽毛可保温体内有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呼吸能力强,供氧足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分开,心脏与体重的百分比大,输送氧气的能力强,产能多(2)假如你是鸟类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采取哪些措施,保证候

15、鸟不挨冻、不挨饿、不遭捕杀? 定时、定点人工投食(如玉米、稻谷等)建立临时避寒站加强人工巡湖,防止捕猎R【哺乳动物】一、哺乳动物牙齿(1)A图表示的是哺乳类肉食性动物的头骨,其牙齿的特点是犬齿发达(2)B图表示的是哺乳类草食性动物的头骨,其牙齿的特点是没有犬齿,臼齿发达。该动物消化管的特点是消化管很长,盲肠发达。(3)哺乳类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符合狼的牙齿结构特点的是(A)有犬齿ABCD牙齿对动物的生存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生活在南极的海豹要用牙齿咬破坚冰人的牙齿多了哪一种?犬齿,其作用是:撕裂食物患龋齿时,若病菌侵入牙髓腔会引起疼痛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狼和家兔的牙齿(1) 左图是家兔的牙齿,牙齿的不同表明两种动物食性的不同(2)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家兔消化道上有盲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