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5.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71357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5.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5.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5.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5.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5.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5.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5.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外交政策。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一年里,同_等十 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独立自主的和平,苏联,(3)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 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 禁运。,外交孤立,2.提出:1953年底,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 次提出,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_,互不侵犯,互不 干涉内政,_,和平共处。 4.发展:在中国、印度和_的积极倡导下,被世界 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5.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 的基本准则。,

2、周恩来,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缅甸,二、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关 系,促进_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亚非,2.万隆会议: (1)召开: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中国派周恩来 率团参加。 (2)特点:第一次没有_参加的亚非会议。 3.转折: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 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的方针,促进了 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_的团结与 合作。,殖民主义国家,求同存异,亚非各国,【经典史料历史解释】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

3、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解读】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易混点拨】 易混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印两国谈判时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 易错点:“求同存异”方针:“同”指亚非各国面临着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异”指亚非各国的处境不同,发展的道路、 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不同。,【归纳总结知识构建】,【历史纵横时空观念】 周

4、恩来的重大活动,一项政策,世界点赞,开启中国外交的时代征程; 一次会议,穿越岁月,绵延亚非同舟的深厚情谊。,【外交政策】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上卷,材料二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 提示: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怎样的外交环境?面对这种形势,我国采取了怎

5、样的外交政策?,提示:外交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整个国际形势非常复杂,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 政策:我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风云】 材料三 60年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兴起的非 殖民化运动中,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蓬勃发展, 新生的国家渴望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中国、印度、 缅甸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 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

6、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各项内容的关系及其历史意义。 提示: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核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政治保证,平等互利是实施的条件,和平共处是目标。 意义: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材料四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我们的会

7、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4)周恩来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周恩来所说的“同”和“异”分别是什么? 提示:背景: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各国存在矛盾和分歧。 同:遭遇相同: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建设道路不同。,材料五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弘扬万隆精神 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60年前,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出席万隆会议,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加速了全球殖民体系瓦解的历史进程” (5)从材料五看,万隆会议形成了怎样的万隆精神? 提示:团结、友谊、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