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70024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 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 百家争鸣,1.“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出自战国时期哪国的哪次改革? 2.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是谁?他属于哪一学派?,一、老子 自读课本,结合右图,说出老子的所属学派、思想主张和经典著作。 1.地位:春秋时期 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主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主张“ ”。 3.相关著作:其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道家,无为而治,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自读课本,结合右图,说出孔子的地位、核心思想、治国主张和对教育的贡献。 1.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学派创始人。 2.

2、核心思想:“ ”。 3.治国主张:主张 。 4.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 ”,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 5.相关著作: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 一书。,儒家,仁,以德治国,有教无类,论语,三、百家争鸣 自读课本,找出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和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 1.背景: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 ”。 2.诸子百家 (1)儒家 主要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代表人物:

3、荀子,主张实行“礼治”。 (2)道家:代表人物是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百家争鸣,仁政,庄子,(3)墨家:创始人是墨子,主张“ ”“ ”,提倡节俭。 (4)法家:代表人物是 ,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兼爱,非攻,韩非,感悟“百家争鸣”,阅读下列材料: 战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步骤一:在历史留言板上,贴上下列四位人物图片,并写出他们代表的派别。,课

4、堂展示:(1)墨子: ;孟子: ; 庄子: ;韩非: 。 步骤二:在历史活动课中,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栏目主持人。 合作交流:(2)根据提供的栏目名称,请你给四位人物安排最合适的主持栏目。(填序号即可) A.人与自然 B.法制在线 C.和平使者 D.关爱民生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 。,步骤三: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班级出现的乱扔纸屑的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的意见不一: 卫生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款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了几张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情,根本不用管。” 师生

5、互动:(3)上述材料中,三人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的三家学派的观点,请你分别指出他们运用的是哪一家学说并指出他们各自的主张。 (4)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借鉴?,第(1)问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第(2)问要结合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来分配主持栏目。第(3)问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第(4)问考查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选取正向的思想来作答。 尝试解答:(1)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2)C;D;A;B。 (3)卫生委员运用的是“法家”学说,强调用刑罚加强管理;班长运用的是“儒家”学说,主张教化学生,以德治班;生活委员运用的是“道家”学说,提倡无为而治。 (4)孟子的“仁政”,庄子的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的法治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