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专题练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69966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辞手法专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修辞手法专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修辞手法专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修辞手法专题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修辞手法专题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辞手法专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手法专题练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物描写方法专项训练(一)、分析下面语句属于哪个方面的描写,并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12分)1、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捕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儿,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此句属于 描写,表达了2、就在这死去的母亲身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鬈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此句属于 描写,表达了 3、“带我去兜风?当然愿意!”小男孩儿惊喜万分。此句属于 描写,表达了4、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跪着,爸爸拿着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此句属于 描写,表达了鲁迅和周建人 5、猴子忽然跳到

2、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桅杆。此句属于 描写,表达了找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作用:阅读过关(二)21分渔夫皱起眉,他的脸色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3、语段中通过一个“ ”字,充分体现了渔夫一家生活( ),同时也说明渔夫( )的高尚品德。4、选择正确的意思填空。A思考 B解释、安慰 C认同 第一个“嗯”( ) 第二个“嗯”( ) “哦”(

3、)5、在语段中找出不同语气的句子。商量的语气画“ ”;指挥的语气画“”;解释、安慰的语气画“ ”。4.5分(4、5题其实本质上考得是一回事)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一)既然就、宁可也不、虽然但是不是就是、既又、不是而是1( )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 )应该准时去找他。2刘胡兰( )牺牲自己的生命,( )说出党的机密。3放学后,我们( )在街上乱跑,( )回家读一读课外书。4我( )知道这件事情,( )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5( )你去,( )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6他( )牺牲自己,( )暴露党的组织。(二)不管都、如果就、即使也不是就是、虽然却、却1每天上学,( )王洁来找我,(

4、 )我去找他,我俩总是结伴去学校。2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 )紧紧地抱着一个纸箱子。3( )我做了充分准备,这次试验( )没有成功。4( )困难再大,我们( )要按时完成任务。5( )明天下雨,我们( )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6( )石块有多重,小草( )要从下面钻出来。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1.以下没有用比喻的句子是: A.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B.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D.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2.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

5、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B.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C.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D.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3.运用借代的句子是 A.我就知道,我们班获得的成绩是麦场上一堆尖尖的谷物。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这海滨的小小侨村呵,简直是喧腾的海洋。D.洱海,这面光洁的梳妆镜,南北长百余里,东西宽十余里。4.从采用修辞方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A.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B.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C.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D.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5.与“主

6、人下马客在船”一句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B.秦时明月汉时关C.主人忘归客不发D.烟笼寒水月笼沙6.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B.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C.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7.下列对偶句中,上下句关系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同的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D.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8.对下面一段话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7、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A.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B.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顽强的生命力。C.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D.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9.下面各句均有“像”字,“像”是比喻词的一项是 A.像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

8、在人民的心中。B.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C.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D.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摆,枝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10.选出对下列句中加黑文字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林冲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3)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4)艾奇逊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国的民意。(5)我必须把我放在火炉里,看看我是不是块钢铁。(6)不单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

9、。A.(1)(2)(3)/(4)(5)(6) B.(1)(2)(5)/(3)(4)(6)C.(1)(2)(5)(6)/(3)(4) D.(1)(2)(4)(6)/(3)(5)修辞手法专题练习单一修辞手法作用母亲一辈子都没戴过首饰。六十大寿那天,我给她买了一枚金戒指。当我把戒指给母亲戴上的时候才发现,在母亲的手指上,依然还戴着那枚磨得发亮的顶针。在岁月的打磨下,母亲的手越来越粗糙,唯有手指上那枚顶针依旧锃亮。 选自母亲的“戒指”这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例1:怎样理解下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两千多

10、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例2: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第一段加以赏析。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他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模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到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等待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

11、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但是树有过忧伤么?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爸爸的白发不是老李娟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

12、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

13、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