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 第4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58112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 第4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 第4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 第4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 第4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 第4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 第4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学习目标】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2、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3、通过学习列宁在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了解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关头的重大作用。4、通过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思考其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预习自测】一、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二月革命: 年 月8日,俄国人民推翻 ,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代表苏维埃与 。 2、十月革命:(1)时间: ;政党: ; 领导人: 。(2)结果: 武装起

2、义取得胜利,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 成立,世界上第一个 政权诞生。(3)意义:是世界历史上 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 的理论变为现实,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新经济政策1、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1918-1921年苏俄政府实行“ ”政策,捍卫了苏维埃政权。2、 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有:实行 ,退还一部分收归 的企业,让 经营,在一定范围进行 ,允许 生产,恢复 关系。3、新经济政策允许 并存,大力发展 ,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4、新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 年,苏联国

3、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5、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 1924年列宁逝世后,苏联在_的领导下于1925年底的联共(布)十四大上提出了“ ”的经济建设总路线,确立“ ”的方针。 年 年,实施一五计划,1933年1937年,实施二五计划,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 、世界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2、1927年年底,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 ”的方针。1929年,苏联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3、 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 创建的苏联模式形成。【课堂导学】一、展示预习成果:二、探究交流:

4、1、想一想:为什么十月革命被认为是“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2、材料分析:材料一: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敌人打倒。材料二: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读后自主或者合作讨论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怎样的国内外背景?(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从1928年开始苏联通过什么措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什么工业化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3)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在农业方面实行什么方针?(4)说一说你或者你

5、所在的小组收集到的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就的图片或者表格资料。(5)议一议这一时期苏联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原因。2、活动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列宁材料二: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也就必须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列宁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

6、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1)材料一中是哪一种经济政策?依据材料分析,当时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2)材料二是哪一种经济政策?你的依据是什么?请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3)材料三中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哪一政策?为什么说这一“思路”比较好?(4)材料三中僵化的“苏联模式”具体指什么?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弊端?(5)说一说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如何变化的?根据你的认识,请分析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6)议一议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对我们有何启示?【课后练习】1、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第三站选择

7、在有“革命的城市”之称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举行,我们所以称它为“革命的城市”,因为它是( )A十月革命的发生地 B俄罗斯的政治中心 C俄罗斯的经济中心 D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沿阵地2、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C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3、农民伊凡将自己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然后将一部分赚得的钱在商店里买了一双马靴。这件事不可能发生于( )A19171918年 B19181920年 C19211927年 D1917年以前4、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

8、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5、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最重要意义是( )A认识了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性B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C明确了市场和商品货币的作用D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制度的革命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二月革命7、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之处为( )革命性质不同 革命结果不同 革命方式不同 革命对象不同A、 B 、 C 、 D8、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1919年俄国的是( )苏维埃政权已在俄国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农民

9、到集市上卖余粮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在西线继续和德国军队作战A B、 C、 D、9、下表所示,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位次1928年1932年1937年在欧洲所占位次21在世界所占位次532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10、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 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C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D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11、下列事件与列宁无关的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 D苏联的建立12、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后 B新经济政策实施后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 D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13、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下列哪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A农、轻、重发展的比例协调 B应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 C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14、对“斯大林模式”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为形成标志 B.使苏联跻身工业化国家的行列C.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D.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学习感悟】: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