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技术规范(新生儿访视+耳及听力)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256970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新生儿访视+耳及听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新生儿访视+耳及听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新生儿访视+耳及听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新生儿访视+耳及听力)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新生儿访视+耳及听力)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新生儿访视+耳及听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保健技术规范(新生儿访视+耳及听力)(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部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 解 析,北京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2013年8月28日,卫生部新生儿访视 技术规范,新规范 VS 散居常规,主旨一致,无原则性差异 新规范明确提出转诊指征,包括立即转诊和建议转诊指征 满月访加测身长及头围,眼外观检查和对光反射,Logo,新规范主要内容,目的 服务对象 访视内容与方法 访视流程 工作要求 考核指标,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新生儿 本段(自访和代访信) 外段 外地,内容与方法,首次访视时间: 出院后7日内 (接到代访信3日内) 满月访视时间: 出生后28-30天 (社区进行),增加访视次数 (三次),高危新生儿,正常足月新生儿,

2、不少于两次访视 (两次),首次访视时间: 出院后3日内 (累计住院天数10日者,两次访视亦视为合格管理),高危新生儿判断标准,访视内容,问 诊,访视内容,测 量,访视内容,测 量,访视内容,测 量,从右侧眉弓(眉弓即眉毛的最高点)上缘,经后脑勺最高点,到左侧眉弓上缘,三点围一圈。测量结果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直接填入测量值,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访视内容,体格检查,访视内容,体格检查,访视内容,指 导,母乳喂养,新生儿卧室应安静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室内温度在2226为宜,湿度适宜,观察和评估母乳喂养的体位、新生儿含接姿势和吸吮情况等,鼓励纯母乳喂养。对吸吮力弱的早产儿,可将母亲的乳汁挤在杯

3、中,用滴管喂养;喂养前母亲可洗手后将手指放入新生儿口中,刺激和促进吸吮反射的建立,以便主动吸吮乳头,访视内容,衣着宽松,质地柔软,保持皮肤清洁。脐带未脱落前,每天用75%的酒精擦拭脐部一次,保持脐部干燥清洁。若有头部血肿、口炎或鹅口疮、皮肤皱褶处潮红或糜烂,给予针对性指导。对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体重下降、“马牙”、“螳螂嘴”、乳房肿胀、假月经等现象无需特殊处理。早产儿应注意保暖,在换尿布时注意先将尿布加温,必要时可放入成人怀中,直接贴紧成人皮肤保暖。,指 导,访视内容,注意并保持家庭卫生,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视,家人患有呼吸道感染时要戴口罩,以避免交叉感染。生后数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

4、每日口服400IU,早产儿每日口服800IU。对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的新生儿,提醒家长尽快补种。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有吸氧治疗史的早产儿,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转诊到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的指定医院开始进行眼底病变筛查。,指 导,访视内容,注意喂养姿势、喂养后的体位,预防乳汁吸入和窒息。保暖时避免烫伤,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指 导,母亲及家人多与新生儿说话、微笑和皮肤接触,促进新生儿感知觉发展。,访视内容,转 诊,Logo,访视内容,转 诊,访视流程图,工作要求,新生儿访视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访视时应携带新生儿访

5、视包,出示相关工作证件。,新生儿访视包应包括:体温计、新生儿杠杆式体重秤/电子体重秤、听诊器、手电筒、消毒压舌板、75%酒精、消毒棉签,新生儿访视卡、笔等。新生儿杠杆式体重秤/电子体重秤最大载重为10kg,最小分度值为50g。,注意医疗安全,预防交叉感染。检查前清洁双手,检查时注意保暖,动作轻柔,使用杠杆秤时注意不要离床或地面过高。,加强宣教和健康指导。告知访视目的和服务内容,反馈访视结果,提供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情况进行随访。,发现新生儿危重征象,应向家长说明情况,立即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治疗。,保证工作质量,按要求询问相关信息,认真完成测量和体检。完整、准

6、确填写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并纳入儿童健康档案。,考核指标,新生儿访视覆盖率 = (该年接受1次及1次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同期活产数)100% 2 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 = (同期纯母乳喂养新生儿数/满月访视有喂养记录的新生儿数)100%,卫生部耳及听力保健 技术规范,Logo,新规范主要内容,目的 服务对象 内容与方法 流程图 工作要求 考核指标,筛查时间 筛查方法 筛查工具 转诊办法 专案管理,卫生部新规范,卫生局转发通知,内容与方法,0-6岁每年一次 6-11月,1岁,2岁,3岁,4岁,5岁,6岁,听力筛查,听力筛查,听觉评估仪筛查阳性指标,耳及听力保健知识指导,1正确的哺乳及喂奶,防止

7、呛奶。婴儿溢奶时应当及时、轻柔清理。 2不要自行清洁外耳道,避免损伤。 3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进水。 4远离强声或持续的噪声环境,避免使用耳机。 5有耳毒性药物致聋家族史者,应当主动告知医生。 6避免头部外伤和外耳道异物。 7患腮腺炎、脑膜炎等疾病,应当注意其听力变化。 8如有以下异常,应当及时就诊:儿童耳部及耳周皮肤的异常;外耳道有分泌物或异常气味;有拍打或抓耳部的动作;有耳痒、耳痛、耳胀等症状;对声音反应迟钝;有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转 诊,专案管理,(1)在册儿童中助产机构听力初筛任一耳未通过者; (2)在册儿童中NICU住院期间听力筛查任一耳未通过者; (3)在册儿童中每年大体检期

8、间听力评估仪筛查任一耳未通过者。,专案管理对象,专案管理,凡符合专案管理对象者均纳入北京市听力筛查未通过儿童专案管理登记册,并逐项填写管理内容。 如复筛或诊断结果正常,可结案; 如诊断结果异常,原则上每三个月诊断一次,追访至1岁时或曾明确临床诊断亦可结案。 追访过程中必须依据管理对象的具体情况提前告知下一步就诊行为:助产机构初筛未通过儿童,必须告知42天回原机构接受复筛;助产机构复筛、NICU筛查及大体检时听力评估仪筛查未通过者须嘱其按时转诊六家儿童听力诊断中心。,登记方法,耳及听力保健流程图,工作要求,(一)为儿童提供定期耳外观检查和听力筛查,同时进行儿童耳及听力保健宣传教育工作。听力筛查未

9、通过者应当及时转诊到听力检测机构。 (二)从事儿童耳及听力保健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当接受儿童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从事听力筛查和检测的技术人员必须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批准,经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三)听力筛查设备应定期经国家认可的计量部门标定。听觉评估仪技术指标:声音种类为纯音、啭音;频率范围为0.5、1.0、2.0、4.0 kHz;声音强度为插入耳机25100 dB HL;声场测听扬声器的强度为2090 dB SPL/HL,每5dB一档。 (四)筛查房屋应当安静,远离电梯、超声等辐射干扰,室内本底噪声 45 dB(A)。 (五)做好辖区内筛查未通过儿童的追访,并记录筛查、诊断和干预结果,考核指标,0-3岁听力筛查覆盖率=(该年辖区内接受听力筛查的0-3岁儿童人数/该年辖区内0-3岁儿童人数)100% 1-6岁听力筛查覆盖率,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