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新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256928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最新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秦皇岛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刘宝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因: 1.严重创伤 多发伤 大面积烧伤 挤压综合征等 2.严重感染 脓毒血症 创伤后感染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腹腔胸腔感染 3.外科大手术 心血管手术 胸外手术 颅脑手术 胰腺十二指肠手术 4.各种类型休克 5.各种原因的低氧血症 吸入性肺炎 急性肺损伤 6.心跳骤停 复苏不完全或复苏延迟 7.妊娠中毒症 8.其他 药物中毒 输血输液反应 9.患者自身存在自发因素 高龄、免疫低下、营养不良、合并慢性病机体储 备功能差,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机制: 1.机制复杂,目前仍未完全阐明

2、 2.目前认为机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创伤、感染后全身的过度炎症反应,是MODS的共同途径。 由生理防御的炎性反应转变为超长的 过度的 病理性反应。激活炎症细胞 炎性介质,大量释放炎性因子 :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TNF-a 等,激活补体系统,激肽及凝血系统-引起SIRS发生。 1)微循环障碍 低血压、低灌注-缺血、缺氧-自由基-代谢障碍、再灌注损伤一系列炎性反应SIRS-MODS 2)严重感染 细菌毒素-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休克-低灌注、缺血缺氧,损伤心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水肿、细胞破裂、溶酶、水解酶释放、多脏器细胞受损发生 瀑布式 反应 -MODS-死亡 3)肠道细菌及

3、内毒素移位 肠道机体最大的 细菌 毒素 “贮存库”,创伤 休克后,肠道受累-细菌大量繁殖感染肠壁炎症、水肿-进入门静脉、体循环-炎性介质释放SIRS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理生理: 机体对致病因素的 强烈 反应过程 (一)MODS的病理生理基础 1.应激反应 创伤后应激-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抗利尿激素、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兴奋分泌增多组织器官功能代谢障碍 2.氧代谢障碍 创伤、应激- 低血压、低灌注-缺血、缺氧-细胞受损、氧利用障碍 代谢紊乱 包括:蛋白质分解异常增高 ,糖原分解异常增高,糖有氧代谢障碍,无氧代谢高乳酸血症 ,脂肪利用抑制,营养代谢障碍,不易

4、为外源营养治疗治疗缓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理生理: (二)各器官病理生理特点 1.肺功能障碍 1) 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 肺水肿 2)肺泡II型细胞代谢障碍 表面张力增加 肺泡萎缩-肺不张 3)肺血管调节功能障碍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顽固低氧血症-ARDS 4)肺微循环障碍 微血管血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理生理: (二)各器官病理生理特点 2.肾功能障碍 1)肾灌注不足-血管收缩-少尿、无尿-肾小管坏死-酸中毒-肾衰 3.胃肠道功能障碍 1) 粘膜缺血、水肿-细菌繁殖移位、毒素入血-诱发SIRS-MODS 4.肝功能障碍 1)代谢:糖、蛋白质异常,高血糖、

5、乳酸、转氨酶升高 2)免疫系统:炎性介质清除下降、 解毒功能下降 3)凝血功能受损 出血倾向,肝肾综合征,肝脑综合征 5.心功能障碍 供血不足、心肌抑制因子、微循环张障碍-坏死-心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临床表现: 认真观察、及早发现、尽早治疗,提高治愈率 1.呼吸系统 早期: 呼吸快 PO2 氧分压下降70mmHg; 中期 :PCO2、 PO2均下降; 晚期:呼吸窘迫 2.心脏 心率增快 心动过速 、心室纤颤、停止 3.肾 正常轻度障碍- 少尿- 无尿 肾衰 4.肝脏 转氨酶升高 肝性脑病 5.胃肠道 腹胀、肠麻痹、应激性溃疡 6.凝血 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溶亢进、

6、全身出血 7.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嗜睡,意识障碍 8.代谢 血糖增高、降低 血钠增高、降低 酸中毒、碱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标准: 具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者: 1. 体温38度或35度 2.心率90次/分 3.呼吸20次/分或PCO232mmHg 4.白细胞计数12.0*109/L 或4.0*109/L 或有幼稚杆状核细胞0.1% 早期诊断依据: 1.存在诱发因素:创伤、休克、感染、延迟复苏 2.存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临床表现 3.存在两个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 早期准确判断SIRS和器官功能障碍是 MODS 诊断的关键 临床分期和特征 详见表5-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

7、ODS),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发因素 是关键 创伤治疗 抗休克 改善灌注 纠正低血容量 监测呼吸循环功能 2.控制感染 应用有效抗菌素 ,彻底清创,引流,清除坏死组织,防扩散 3.改善全身状况 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营养 ,输血、血浆, 白蛋白、氨基酸 4.及早发现 SIRS 征象 ,及早治疗 5.及早治疗首先发生的继发性的器官功能障碍,阻断连锁反应,避 免形成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 (一)治疗 MODS 的主要措施 1.消除病因、诱因,治疗原发病 2.改善、维持组织充分氧合 做到以下三点: 1)纠正贫血,血红蛋白保持在 90g/L 以上 2)心排量、

8、心脏指数(CI)2.5L/(min/m2) 3)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90% 3.保护肝肾功能 1)保障血流供血 避免用缩血管药物造成损害肾脏 2)避免用损害肝肾脏的药物 3)提供能量、维生素、氨基酸等 4.营养支持与调理 输血、血浆等,营养底物,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 (一)治疗 MODS 的主要措施 5.合理使用抗菌素,迅速控制感染 6.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应用 过氧化物歧化酶、别嘌呤醇 7.特异性治疗 针对炎性介质 的抑制剂应用 阻断SIRS 中间环节 临床试验不乐观 动物实验阶段效果显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 (二) MODS 的治疗方法 1.

9、呼吸系统 1)保持气道通畅 2)吸氧 鼻导管、面罩吸 3)呼吸及支持疗法:尽早使用 鼻腔 口腔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 注意护理 气道湿化 抗菌防感染 激素 利尿剂、解痉药物治疗ARDS 4) 防治肺水肿 肾上腺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40mg/d 或氢化可的松300-500mg/d,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 (二) MODS 的治疗方法 2.循环系统 1)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监测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尿量,输液、输血 2)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血压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血压正常,末梢差:血管扩张药 山莨菪碱(654-2)等 3)洋地黄和中药 人参、黄芪 强心补气 纳洛

10、酮治疗 4) 其他循环支持治疗 人工机械泵血装置、体外循环、人工心脏 暂时支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 (二) MODS 的治疗方法 3.肝脏 1)供给维生素 维生素B1 、 B6 、C 、 K 2)补充热量 葡萄糖 加胰岛素、氯化钾、ATP、辅酶A、细胞色素C 3)补充新鲜血将、白蛋白、氨基酸 利于肝脏合成蛋白 4) 促进氨代谢 应用精氨酸、谷氨酸 5)必要时人工肝脏、血浆置换 6)中医中药治疗 安宫牛黄丸等 开窍醒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 (二) MODS 的治疗方法 4.肾脏 1)维持血容量 心排量 肾血流量、尿量 2)利尿剂 循环稳定后应用 尿量仍

11、小于0.5ml/kg 时应用 如呋塞米(速尿) 3)透析疗法 利尿剂无效者 监测血肌酐、尿素氮 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 4) 避免应用损害肾脏的药物 如庆大霉素 等 5.血液系统 1)原发病治疗 轻型凝血障碍通过治疗原发病可纠正 2)血小板、凝血因子减少出血者:输血小板 凝血因子 3)肝素、低分子肝素 静脉泵治疗高凝;低分子肝素慎用,可鱼精蛋白对抗 4)中医中药 丹参 、三七、红花,急性肾衰竭(ARF),急性肾衰竭(ARF)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多于创伤和大手术有关 最突出表现:尿量减少. 少尿:成人24小时尿量400ml;无尿:24小时尿量100ml。 一、病因 三种:肾前性、肾后性

12、、肾性 1.肾前性 大出血、 休克、脱水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肾血流急剧减少尿量减少。心脏疾患心排量减少。 早期肾损害不明显,可代偿,处理不及时可发生肾损害,引起急性肾衰 2.肾后性 双侧输尿管梗阻引起。 多见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术中误 扎输尿管。 梗阻早期解除可恢复,否则导致肾衰 3.肾性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实质损害。 肾缺血、肾中毒 如大出血、休克、感染、过敏性休克 毒物:重金属、砷中毒 药物 :氨基糖甙类 庆大霉素 抗癌药 抗真菌药 等,急性肾衰竭(ARF),临床表现: (一)少尿期或无尿期 主要阶段 持续 710天,可达3个月以上; 持续时间越长, 预后越差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13、1) 水中毒: 体内水分大量蓄积- 高血压、心衰、肺水肿、脑水肿 颅高压 头痛、呕吐 呼吸困难 心悸 水肿 意识障碍 2)高钾血症: 此阶段最重要的电解质失调 。90%的钾经肾脏排泄, 极易高血钾 心率失常 骤停 常见死亡原因 临床症状不明显,主要 测血钾、心电图-T波高尖、QRS延长 3)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高血钾使之加重 呼吸深快、潮红、嗜睡、心律失常、昏迷抽搐,呼吸心跳骤停 4)其他 高镁血症、低钠、低氯。高磷低钙血症。,急性肾衰竭(ARF),临床表现: (一)少尿期或无尿期 主要阶段 持续 710天,可达3个月以上; 持续时间越长, 预后越差 2.氮质血症 1) 蛋白质代谢产物不

14、能排出,积聚血中,称为氮质血症。 严重时与其他毒性产物蓄积,形成尿毒症。表现:头痛、恶心呕吐、 无力、昏迷。 3.出血倾向 血小板降低、凝血因子减少、血管脆性增高 临床症状 皮肤粘膜下 胃肠道 出血 贫血 甚至DIC,急性肾衰竭(ARF),临床表现: (二)多尿期 少尿期1-2周后 ,24小时尿量超过400ml 即可进入多尿期,3000ml 以上 ,持续2周左右, 预后越差 可突然增加,或逐渐增加500-700ml后不增者,提示肾损害, 预后差 临床表现:脱水、低钾、低钠 (三)恢复期 肾功能进一步改善,氮质血症缓解,尿量逐渐正常, 肾功能多在36月恢复,完全恢复一般1年左右恢复,少数 不能恢

15、复,则转为慢性肾衰,急性肾衰竭(ARF),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病史 多有引起肾衰的病因,创伤、休克、烧伤、结石、肿瘤等 (三)尿量及尿液检查 1.尿量 记录每小时尿量 少尿持续月常,预后越差,超过一个月则差 2.尿液性状 酱油色提示溶血或严重软组织损害 3.尿液检查 酸性尿, 比重 1.010 1.014,可见上皮、红细胞或管型,棕色管型 提示为肾衰管型 。蛋白质、红细胞管型提示急性肾小球肾炎 。白细 胞管型提示急性肾盂肾炎 4.尿中尿素值 1g/L ,尿钠升高(正常值20mmol/L),急性肾衰竭(ARF),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血液检查 1.血肌酐、尿素氮 每日尿素氮升高 3.6-7

16、.1mmol/L, 血肌酐升高44.2- 88.4mmol/L,提示进行性肾衰。尿素氮/肌酐 比值 20提示高分解代谢,常见于烧伤 ,感染休克,加重酸中毒及高钾血症 2.血清电解质测定 每日测血钾、钠、氯、钙 、镁 3.血气分析 酸碱平衡紊乱的纠正,急性肾衰竭(ARF),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肾前性和肾性的 ARF 鉴别 根据中心静脉压决定补液量。如中心静脉压低,补液后尿量增加,提示肾前性,如补液后尿量不增加,而中心静脉压正常,在20分钟内静滴 20%甘露醇 200-250ml,如果尿量增加 提示肾前性。 如果静滴甘露醇后尿量不增加,而中心静脉压增高,提示血容量已超过正常,静脉注射呋塞米后,尿量不增加则提示肾小管坏死。 (五)肾性与肾后性 ARF 鉴别 1.X线检查 腹平片 和 尿路造影,可了解有无结石和输尿管梗阻 2.B超检查 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