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扣四 生活与哲学 课件

上传人:aig****42 文档编号:932565 上传时间:2017-05-2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扣四 生活与哲学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扣四 生活与哲学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扣四 生活与哲学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扣四 生活与哲学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扣四 生活与哲学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扣四 生活与哲学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扣四 生活与哲学 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扣四生活与哲学,一、辩证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与把握思维奥妙1.如何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知识导引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应对策略要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发挥意识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坚持以正确的意识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2.比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知识导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对策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依据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侧重强调物质第一性,要求主观符合客观;实事求是的依据是规律的客观性原理,侧重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要求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必须按规律办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依据是矛盾特殊性原理,侧重于在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反对“一刀切”。三者都突出强调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表现。,3.唯物论小结 知识导引物质决定意识

3、;意识的能动作用;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应对策略全面把握唯物论的三个原理及其方法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发展。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

4、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押题1】意识的能动作用 (2015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调研)经过十年的飞行,2014年11月12日,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所搭载的登陆器“菲莱”在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彗核上成功登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又迈出了关键一步。这说明() 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人类能够根据需要改造世界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自然界终究会被人类所征服 A. B. C. D.,解析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所搭载的登陆器“菲莱”在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彗核上成功登陆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符合题意;人类在彗

5、星上成功登陆,说明人的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在彗核成功着陆,说明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符合题意;观点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体现改造世界;观点错误,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故排除。答案A,【押题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015安徽黄山第一次质检)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人口极速膨胀,国家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时隔30年后,人口老龄化态势十分严峻,国家决定将实施30多年的“一胎化”调整为“单独二胎”政策。此政策调整的唯物论依据是() A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C.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A、D属于辩证法观点,与题

6、干要求的“唯物主义依据”不符;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严峻的实际,国家调整了生育政策,C项符合题意;材料未强调规律的客观性和重要性,舍去B项;故选C。答案C,【押题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015山东济宁模拟)关于经济增长,李总理重申经济仍处于合理区间。他认为78月份疲软的发电量、信贷等数据是高基数,外部经济低迷以及内部深层次矛盾造成的正常调整,符合政府预期。只要就业不出问题(18月就业几乎完成全年任务),经济就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定向调控出现“新常态”。“新常态”下,政策重心向“促改革”转移,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将存量和增量货币引导至三农、

7、小微和新兴产业,切实增强三农、小微和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阅读材料,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进行分析理解。,解析该题首先要明确设问要求:(1)阅读材料;(2)知识范围: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3)设问角度:谈对材料的理解。其次,应调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再次,本题答案应采取“知识材料”的模式,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角度组织答案。,答案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李克强总理关于经济增长的论述,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立足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在“新常态”下,我们的政策必须做出一定调整。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

8、要求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新常态”下我们必须做出政策的调整,重心转移,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三农、小微和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二、认识论追求真理,永无止境1.实践与认识 知识引导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应对策略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基础:a.

9、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来源(唯一来源)是实践。认识的途径是亲身实践(直接经验)和书本学习(间接经验);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唯有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人们把认识和实践的结果对照,相符合,认识就正确;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指导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2.区分真理的三个特征 知识导引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应对策略真理的客观性,体现在内容客观、检验

10、标准(实践)客观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表明的是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的条件性,指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突出横向上的变化;真理的具体性,指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突出纵向上的变化。,3.认识过程 知识导引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应对策略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

11、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押题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015湖南长郡模拟) 2014年8月18日,首都大学生记者团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通过为期一周的集体采访,广大青年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中发现和挖掘基层群众的最美中国梦,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磨炼品质、锻炼毅力,不断积累新闻采访的经验,提高新闻职业素养,提升爱国情感。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青年学生参加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解析要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四个方面的表现为线索,并结合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践

12、活动的相关作用,分析组织问题答案。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青年学生参加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可从中发现和挖掘基层群众的最美中国梦。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青年学生参加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能够磨炼品质、锻炼毅力,不断积累新闻采访的经验,提高新闻职业素养,提升爱国情感。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青年学生参加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检验并丰富自己对中国梦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青年学生参加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不断积累新闻采访的经验,提高新闻职业素养,提升爱国情感,更好地为实现中国梦服务。,【押题5】真理 (2015山东莱芜模拟)长期以来光学显微

13、镜的分辨率都被认为是有极限的,而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三名科学家打破了这一极限,使光学显微镜步入了纳米时代。这表明() A.认识只有超越历史条件才会成为真理 B.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C.真理性认识总是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否定 D.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实现发展,解析认识不能超越历史条件,A项表述明显错误,因此排除;B项“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的表述错误,排除;C项“被否定”的表述错误;依据材料信息,故D项正确。答案D,【押题6】认识 (2015东北师大附中模拟)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了一副令人费解的对联:“好(ho)读书不好(ho)读书;好(ho)读书不好(ho)读

14、书。”意思是: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而不喜欢读书;年老以后,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书了,可惜已经力不从心了。这一对联告诉我们() 要珍惜少年时代大好时光,认真读书对读书认识的深 化根源于人的生活阅历实践和读书是人们获得认识的重要来源对读书的价值判断具有差异性和时代性 A. B. C. D.,解析表述错误,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有多个,但来源只有一个;材料并没有体现对读书价值判断的差异性,不选。答案A,三、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 知识导引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的方法。 应对策略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坚持用联系的

15、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2.发展 知识导引实质、途径和状态。 应对策略发展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