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扣三 文化生活 习题

上传人:aig****42 文档编号:932560 上传时间:2017-05-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扣三 文化生活 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扣三 文化生活 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扣三 文化生活 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扣三 文化生活 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扣三 文化生活 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扣三 文化生活 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扣三 文化生活 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回扣三 文化生活一、选择题(12 个小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1.(2015贵州贵阳模拟 )2015 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播出“家风是什么”,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它可以是祖上传下来的一本书、一幅字,也可以是长辈们的一句话。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材料体现了家风()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离不开物质载体作为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对个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营造文化氛围增强家人的精神力量A. B. C. D.解析 说法错误,应该是优秀良好的家风才会

2、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说法错误,优秀良好的家风才能增强精神力量;故选 B。答案B2.(2015江西临川模拟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依靠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实际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会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A. B. C. D.解析 此次会议精神,重视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关系,注重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认识到了文化生产

3、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说法正确; 与题意不符。 该题选 B。答案B3.(2015山东莱芜模拟 )为 2014 年 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设计制作的特色中式服装 11 月 10日亮相水立方。该特色中式服装将民族传统、中国风范、领袖气质、东方元素等要素融入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传统文化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化创新的基础政治是一种最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A. B. C. D.解析 材料未体现文化多样性,与

4、题意无关; 表述明显错误,排除;依据材料信息,表述正确且符合 题意,答案 A 正确。答案A4.(2015山东东营模拟 ) 2015 年 2 月 28 日,烟台市连续第四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极大提升了烟台的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烟台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尤其是胶东红色文化的价值,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承接;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群众自发参与到文明创建活动中,以广大市民作为文明创建活动的主角。这表明()文化发展的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文化建设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精神文明创建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文明创建是广大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A. B. C. D.解

5、析 烟台市在文明城市创建 过程中,深入挖掘 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承接,体现了观点;文化建 设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观点错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据此可判断出观点错误;烟台市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以广大市民作 为文明创建活 动的主角,体 现了观点;故选D。答案D5.(2015湖南长沙模拟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中“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人们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原因是()乡村承载传统文化,乡村衰落是传

6、统走向现代的必然现象乡村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生活选择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A. B. C. D.解析 人们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是因为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 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 认同感和归属感,据此可 选出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传统走向 现代,完全可以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城镇现代化的关系,因此错误;与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7、不符。故答案 选 C。答案C6.(2015广东惠州模拟 )“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多少的笑,多少的哭。 ”春晚创作的主题曲回家的路以归乡思乡的情愫打动着无数国内外的游子,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说明()A.文化创新应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B.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发展大众文化是文化强国惠民的必由之路D.发展先进文化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解析 春晚创作的主题曲回家的路 以归乡思乡的情愫打动着无数国内外的游子,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说明文化 创新应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A 项正确;B、D 材料未体现;C 项说法错误,走中国特色文

8、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答案A7.(2015江淮十校联考 )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 、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也必将带来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有利于()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打牢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中华文化占领世界文化市场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占主导地位A. B. C. D.解析 我国推进“一带一路” 将带来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有利于促进本民族文化的 发展,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人类

9、文明的发展,正确;本身说法错误;中的“主导地位”说法错误。答案B8.(2015福建泉州五校联考 )赶圩归来阿哩哩 、 掀起你的盖头来或明快喜悦,或热情奔放,或开阔辽远,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A. B. C. D.解析 地域文化受各地千差万 别的自然条件的影响,但地域不起决定作用,错误;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共同进步,不可能走向最终的统一,故错误。答案C9.(2015广东广州调研 )“国之祭,史之

10、痛,民之愿。 ”2014 年 12 月 13 日,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公祭开始,全场高唱国歌,随后,防空警报拉响,车辆轮船汽笛长鸣,人们低头默哀。举行这一纪念日活动的意义在于()慎终追远,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铭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未来,引领文化发展方向A. B. C. D.解析 纪念活动并不涉及时代精神,故排除;夸大了纪念日活动的意义,与“引领”文化发展方向无关。答案D10.(2015安徽黄山第一次质检)面对文化“娱乐化” 漫画中的现象,我们应该( ) A.大胆创新,不断推进娱乐文化的发

11、展B.不断挖掘文化资源,创新内容和表现形式C.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倾向,奏响文化主旋律D.把传统文化娱乐化作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解析 漫画体现文化被“娱乐 化”了,面 对文化娱乐化现象,我们应坚守品味内涵,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倾向,奏响文化主旋律,A 、B 与题意不符,C 项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 项错误;故选 C。答案C11.(2015湖北襄阳模拟 )在法国,人们视遗产为生命,每年 9 月的第三个周末,公立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法国人举家出动,与文化珍品亲密接触。而在意大利,人们坚持与遗产的消失抗争,该国对文化毁损方面的修复技术在世界都属一流这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高考

12、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该()A.树立文化自信意识,相信自身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B.树立文化自强意识,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C.树立文化自尊意识,对文化强国的目标充满信心 D.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解析 A 项说法错误,自身文化并不都是最 优秀的文化;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 务体系是政府的责任,不是公民的,故 B 项不符合题意;对文化强国的目标充满信心,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说文化自尊意识不准确,且 C 选项也不符合题意;发展文化需要每个公民都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历史责任、保护文化遗产,故 D 项符合题意。答案D12.(2015湖北襄阳调研 )2014 年 12 月 7 日,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的 18 名大学生和 3 名市民,在雪后零下 10 摄氏度的低温天气下,手拉手站在海里组成一条挽救生命的“链条” ,成功将一名年轻女子救上岸。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为这些可爱可敬的“95 后”大学生点赞。他们的善行义举()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彰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A. B. C. D.解析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 质体现指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不是 “义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