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管委会年度工作总结_1.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254085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发区管委会年度工作总结_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开发区管委会年度工作总结_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开发区管委会年度工作总结_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开发区管委会年度工作总结_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开发区管委会年度工作总结_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发区管委会年度工作总结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区管委会年度工作总结_1.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发区管委会年度工作总结一、XX年工作回顾XX年,是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转型任务特别艰巨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大举措”,积极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千方百计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可比价增速%;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财政总收入亿元,增长%,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9%;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8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717元,分别增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一)着力抓改革谋发展,整合提升取得实效。根据省、市部署要求,结合我区现实基础、发展趋势,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妥善处理各方关系,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我区扩容整合提升范围,构建“一区七园”发展格局。市政府上报省政府的我区整合提升方案顺利通过省政府批复。整合提升与建设温州大都市区东部滨海新城战略目标、“产城一体”战略方针、培育“四大主导产业”战略重点,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战略体系,为我区在全国、全省国家级开发区中争先进位打下扎实的基础。(二)着力调结构促转型,实体经济企稳向好。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

3、,我们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全力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呈现许多亮点:一是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出台了扶持和鼓励主导新兴产业、总部经济、品牌建设、企业上市、技改投入、整合重组等振兴实体经济特色政策“28条”,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坚持控旧化新,不良贷款余额下降率位居全市前茅;深入开展驻企服务,帮助企业化解实际难题1151件,促进实体经济逐月向好,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等经济指标增速走在全市前列。二是发展质量与效益不断提升。大力推进“三转一市”,完成“个转企”629户、“小转规”43家、“规转股”8家

4、,完成数创历年之最。鼓励引导企业“机器换人”,企业技改投入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加大闲置土地管理,完成转而未供清理2280亩,供而未用清理3757亩,收储闲置土地亩,盘活闲置厂房13万平方米。实施企业发展“22151”计划,历史性突破产值超20亿元企业1家。电商与物流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新增市长质量奖1家,温州名牌7家,著名商标2枚,知名商标4枚。滨海园区列全省年度综合评价前十强园区,天河民用电器获“中国建筑电器产业基地”国家级名片。三是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新增浙大与开发区技术转移中心,4个街道“一街一业”获批市级特色产业科技园,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园、科技孵化器等创新

5、载体建设。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累计达47家,国家创新基金、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项目立项数创历史新高,新产品产值增长达%,比全市平均高15个百分点。强化人才保障,推出已建成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服务,新增省“”人才2名,市“580计划”人才1名。(三)着力抓项目强支撑,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千方百计扩大投资,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增长%,其中限上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增长%,工业性投资亿元,增长%,占限上投资比重达49%,走在全省开发区前列,比全市平均约高26个百分点,体现了产业新区、工业龙头带动的区域特色。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有效,积极配合推进

6、沈海高速复线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飞云江三桥接线开发区段建成通车,大罗山隧道列入省重点项目,天成南片吹填造地采取“五边”工作法,完成造地4900亩,成为全市围垦造地典范。温商回归成效明显,完成温商到位资金亿元,增长%,推出工业供地1843亩,占全市工业供地%。“百日攻坚”强势推进,突出抓好52个、总投资126亿元工业项目建设提速,增强了发展后劲和活力。(四)着力拉框架强功能,滨海新城初具规模。高度重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深化开发区战略规划研究,进一步完善滨海新城规划编制体系。坚持基础先行,拉开新城建设框架,金海园区丁山片11800亩市政基础设施、滨海二期市政配套、罗东南街、金海河道工程、东片

7、防洪一期工程等项目扎实推进,全区新建城市道路17条、共34公里,新建河道4条、共公里。突出金海园区整体开发建设,加快环金海湖核心区、金海湖公园、金海景观大道建设,推进金海大厦、人才公寓、公共交通、学校等功能配套项目建设,碧桂园商住地块开发进展顺利,带动滨海提升和街区改造,辐射带动区域开发建设,受到众多参观者好评,也提振了我们加快发展信心。(五)着力抓统筹优环境,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始终把环境整治作为推动城乡统筹重要载体,深入实施“四边三化”行动,启动智慧水乡建设,推进18条河道疏浚清淤打卡,完成3条重点垃圾河清理整治,17条市、区级黑臭河基本消除黑臭现象,完成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截污纳管进度走在

8、全市前列。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完成山地造林1310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平方米,各项绿化指标已超创园标准。强力推进“三改一拆”,完成城中村改造543户;完成旧住宅区改造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150%;完成旧厂区改造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536%;拆除违章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114%,完成无违建小区(村)创建66个,完成年度任务330%。加强城市管理,“智慧城管”连续10个月考核列全市第一,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星海明珠路、沙城中心街、天河永丰西路获评全市最美街区。推进重污染行业整治,海城电镀中心成为全市电镀企业入园的示范点。(六)着力办实事惠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坚持民生优先,投入

9、资金亿元,增长47%,是历年来投入最多、力度最大的年份。全市民办教育十大引资项目之一滨海高级中学一期工程结顶,滨海第一幼儿园竣工,天河第一幼儿园完成主体工程。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列全市前茅。依托职业技术学院,推进与哈工大战略合作。开展区内中小学与市直名校结对。着力打造“20分钟医疗圈”,规范和提升6个社区医疗机构,附一医分院实质性启动。创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成功举办全省开发区排舞大赛并获金奖。首次参加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取得了优异成绩。建成了人力资源市场,帮助企业招聘各类人才8865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4%。强化劳动保障,超额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打造无欠薪开发区,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

10、订率达到95%以上。推行社会保险五险合办“一条龙”服务,超额完成社保扩面工作任务。新增公交线路2条,线路延伸到金海园区。建成6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完成考核任务的300%。着力根治青山白化,完成1260座坟墓生态化改造。计生工作扭转了不利局面。启动市志开发区篇编纂,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积极探索综合执法模式。深化平安开发区建设,大力推进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整治,成为全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示范区。公安打防控等多项工作列全市第一。防御“菲特”台风实现“零伤亡”,重点敏感时期实现“零进京”、“零非访”,慈善、扶贫等各项事业不断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七)着力优服务提效能,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自觉接

11、受各方监督,广泛听取企业家和老干部的意见建议,认真办理落实人大代表建议,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一批热点难点问题。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成立服务企业办公室,健全无偿代办、模拟审批、驻企服务等一系列机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服务走在全市前列。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市委“1+8”系列文件精神和要求,全年接待费同比下降65%。创新国有资金投资项目财务监理工作。加强了统战、食药监管、食品安全、农机、海洋监察、司法等职能建设,强化了机关后勤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奋力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XX

12、区四套班子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力支持与协助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制约因素还很多,局部金融风波影响尚未完全消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然比较困难。主导产业集聚程度还不高,实际利用外资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缺乏战略性大项目带动和支撑,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集群。城市化相对滞后于工业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任务繁重。社会建设和管理任务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形势严峻。民生问题仍然突出,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公共产品供给与群众的新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干部职工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意识不强,“四风”问

13、题在个别干部身上仍不同程度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XX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开发区整合提升、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立足我区实际,做好XX年工作,既要看到各种有利条件,进一步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更要充分认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审时度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牢牢把握加快转型发展的主动权。XX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以改革统领全局,重治水、招大商、兴实体、促转型、惠民生,全面推进产城一体化滨海新城建设,努力成为温州改革开放

14、的先行区,经济转型和产业集聚的示范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工业增加值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限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力争25%,其中限上工业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分别增长%、%,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等各项目标任务,开发区在全国、全省国家级开发区中争先进位。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今年着重抓好以下“二十项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增创开发区体制机制新优势。认真按照中央精神和市委部署要求,着力推动开发区各

15、领域、各环节的改革,切实以改革促发展。1、加快推进开发区整合提升。按照整合提升“一区七园”的发展格局,根据“高标准建设、实体化运作、特色化发展”要求,以改革的精神,积极推进底层创新,高标准推动开发区整合提升,着力整合空间、产业、资源和体制,做强做优核心区块、优化整合周边功能区块,努力形成资源整合、功能叠加、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新格局。2、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项目化改革为抓手,要在民营经济转型发展机制上下功夫,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和支持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制定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的政策措施,制定吸引各种要素向金海园区聚集的政策措施。要在行政审批效能提升机制上求突破,推进无休

16、日服务制度、探索边落地边审批的机制。要在海洋经济发展上作示范,依托海洋科技创新园建设,推进与中关村战略合作,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陆产业互动发展。要在建立综合执法机制上见成效,争取设立开发区综合执法局,整合执法主体,推进综合执法,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3、致力建设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紧紧围绕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梳理和规范“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对没有法律依据的,一律取消,真正为企业减轻负担,减少干扰。放宽社会资本准入门槛,推行投资全程跟踪服务,尽可能多地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坚持政府有为不越位,把政府不该管的事情交给市场、交给社会,集中精力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以深化“四换三名”工程为抓手,在“招大引强”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