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五部分 世界近现代史 第23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54033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五部分 世界近现代史 第23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五部分 世界近现代史 第23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五部分 世界近现代史 第23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五部分 世界近现代史 第23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五部分 世界近现代史 第23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五部分 世界近现代史 第23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五部分 世界近现代史 第23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3 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PART FIVE,第五部分 世界近现代史,【时空坐标】,【课时主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的和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了被称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国际新秩序;战争还激化了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推动了拉丁美洲的民主改革。此外,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了由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

2、各国政府纷纷应对。美国依靠罗斯福新政走出困局,而德国和日本却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先后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结束。这次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的发展。,【课标内容】,考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背景: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 。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 ,欧洲列强展开

3、了激烈争夺。,【特别提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美、德两国经济发展迅速,英、法两国的发展相对缓慢。,瓜分世界,投资场所,(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原因:19世纪后半期, 与德国之间、俄国与 之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形成: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 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 。 (3)影响: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识图学史】 德国向英国提出 挑战(漫画),法国,奥匈帝国,三国同盟,三国协约,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背景:1908年,奥匈帝国企图吞

4、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遭到 的强烈反对。 (2)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3)开始:一个月后,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4)发展: 支持奥匈帝国,俄、英、法等国也很快参战。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特别提示】 第一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塞尔维亚,萨拉热窝事件,德国,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规模扩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在欧洲战场形

5、成了东线、 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 等地。 (2)凡尔登战役 概况: 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 评价: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 “地狱”“屠场”之称。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特别提示】 战争中的三条战线以东线和西线为主,西线是关键。,西,亚洲,1916,“绞肉机”,【知识拓展】 发生在西线的战役除了凡尔登战役外还有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3)加速战争结束因素: 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力量。俄国爆发 ,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4)结束标志:191

6、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 的失败而结束。 (5)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 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美国,十月革命,同盟国,争夺世界霸权,【特别提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交战双方来说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它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虽然对于塞尔维亚而言是正义的战争,但它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6)结果: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牵涉人口约15亿,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半。战争中使用了很多新式武器,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据统计,参战各国死伤人数高达3 000多万。 (7)影响:第一次世界

7、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 ,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殖民力量,【课标内容】,考点二 列宁与十月革命,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 的呼声越来越高。 (2)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宣布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8、,【特别提示】 从二月革命的成果来看,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变革,沙皇专制统治,【知识拓展】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共和国,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2.十月革命 (1)背景:1917年7月,临时政府下令前线的俄军大举进攻,结果惨败。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临时政府还迫害布尔什维克党人,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状态。 (2)列宁分析了革命形势,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 夺取政权。 (3)概况: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 ,亲自领导起义。第二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革命”。,【识

9、图学史】 列宁在演讲,武装起义,斯莫尔尼宫,3.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正式开幕。 内容 A.大会宣告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 。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B.大会通过了 ,建议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交战国立即和谈,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C.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 组建,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苏维埃,和平法令,布尔什维克党,(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巩固措施: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 ;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

10、 ;废除 ,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过3年的艰苦斗争,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 (3)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_ _,建立了第一个 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误区警示】 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政权为苏维埃政权,此时俄国成为苏俄,并不是苏联。,红军,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革命,【课标内容】,考点三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

11、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1.凡尔赛条约 (1)巴黎和会概况:1919年1月,协约国在巴黎 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安排。参加和会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 和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 和美国总统 操纵了和会。,【识图学史】 巴黎和会三巨头,凡尔赛宫,苏维埃俄国,英国,克里孟梭,威尔逊,(2)结果: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 。 (3)凡尔赛条约内容 领土:重划 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军事: 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 ,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陆

12、军人数。 政治:德国承认 、波兰等国独立。 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德国的全部 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特别提示】 凡尔赛条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是凡尔赛条约中关于德国殖民地问题的规定。,凡尔赛条约,德国,莱茵河,义务兵役制,奥地利,海外殖民地,(4)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 。 (5)凡尔赛体系的作用:确立了战胜国在 、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6)国际联盟:巴

13、黎和会还决定建立 ,但战败国和苏维埃俄国被排斥在外。 因为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入国际联盟。,【特别提示】 巴黎和会中对中国主权的践踏充分说明弱国无外交。,凡尔赛体系,欧洲,国际联盟,美国,2.九国公约 (1)华盛顿会议 背景: 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英、美对此极度不安,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三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海军 。 目的: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 地区的矛盾。 概况:由美国倡议,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在 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美国。 结果: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知识拓展】 华盛顿会

14、议签订的美、英、日、法的四国条约,承认了彼此在太平洋的权益。会议还签订了美、英、法、日、意五国海军条约,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日本,军备竞赛,太平洋,华盛顿,(2)九国公约 性质:针对 而签署的条约。 内容: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 ,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 原则。但是,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 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 影响: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 的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中国问题,领土完整,机会均等,关税自主,“门户开放”,(3)华盛顿会议是

15、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4)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特别提示】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能长期地维持下去。,巴黎和会,【课标内容】,考点四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1.新经济政策 (1)背景 经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内战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 ,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概况: 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3)内容:以征收 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 ;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实行 的工资制。 (4)作用: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 ,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21,粮食税,自由贸易,按劳取酬,工农联盟,【特别提示】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新经济政策的“新”是指: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2.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