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1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课件 岳麓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53442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1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课件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1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课件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1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课件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1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课件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1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课件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1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课件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1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课件 岳麓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近代史时空观,第 11 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PART THREE,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时空坐标】,考点一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协商建国 (1)会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 (2)会议内容: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为副主席。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会议还决定在天安门前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特别

2、提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但它不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2.开国大典 (1)政府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开国大典: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集会,举行开国大典。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3)发布公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公告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特别提示】 191

3、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新中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4)成立意义: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奴役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开始当家做主。世界意义: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易混易错】 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而不是整个祖国的统一。,3.西藏和平解放 (1)协商谈判: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藏族)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

4、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并达成协议。 (2)和平解放:1951年秋,人民解放军根据协议进驻拉萨,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至此,除台湾等沿海岛屿及香港、澳门等地外,祖国大陆全部获得了解放。,考点二 抗美援朝,【特别提示】 美国的侵略活动干涉中国内政、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是中国出兵朝鲜的重要原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中国出兵朝鲜的主要目的。,1.朝鲜战争爆发 (1)背景: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到了东北亚的朝鲜半岛。美国乘机进行武装干涉,发动侵朝战争。 (2)出兵原因:10月初,美军悍然越过“三八线”,大举入侵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占领平壤,美军向中朝边境迅速推进,一直把战火

5、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军飞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美国的侵略活动不仅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于危急之中,也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特别提示】 抗美援朝战争不是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它是中朝人民同美帝国主义进行的反侵略、反霸权主义正义斗争。,2.跨过鸭绿江 (1)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特别提示】 抗美援朝精神的核心就是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2)出兵: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军。 (3)概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五战五捷,收复了朝鲜北部领土,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5)典型

6、英雄人物: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涌现出了黄继光、罗盛教等英雄人物。,3.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结果:1953年7月,朝鲜和中国的代表同美方代表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2)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也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考点三 土地改革与国民经济的恢复,1.彻底改革土地制度 (1)依法土改: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 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

7、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土改时空:从1950年冬至1953年春。范围:新解放区。 (3)土改总政策: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 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4)结果:到1953年春,包括老解放区在内,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牲畜及房屋等,不必每年再向地主缴纳地租。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易混易错】 土地改革前是地主土地所有制(私有制),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也是私有制),即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没有变。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实现了土地公有制。,(5

8、)历史意义: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中国2 000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2.国民经济的恢复 (1)背景:全国解放之前,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刮和长期战乱,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等。 (3)结果: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取得根本好转,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为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基础条件

9、。,【易混易错】 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国营经济,国家掌握了经济控制权。合理调整工商业,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所有制性质。,考点四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1.“一五”计划的实施 (1)背景: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中国工业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国家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了可能。 (2)总路线的提出: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主体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特别提示】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条总路线的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生产资料的社会

10、主义公有制。,【特别提示】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中苏优先发展重工业;西方工业化从轻工业开始,轻、重工业均衡发展。,(3)实施“一五”计划:1953年,国家借鉴苏联经验,开始实施“一五”计划,一场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全面展开。 (4)主要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1)概况:到1957年,除个别产品外,“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2)工业成就:1953年1957年,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等一些现代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独立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建成,工业布

11、局也有所改善。,【特别提示】 洋务运动是近代工业化的开端。“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3)交通运输业成就:国家不但加强了原有的交通线路,而且开始了大量新线路的建设,大大促进了全国的物资交流和经济发展。 (4)历史意义:通过“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的国家经济建设积累了经验。,考点五 三大改造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1)背景:1953年,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主要任务:三大改造的主要任务,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

12、改造为社会主义公 有制。 (3)时间起止:19531956年。 (4)主要形式: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引导个体农 民和手工业者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提示】 1953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土地仍属于私有,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包括土地在内的生产资料形式才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别提示】 在三大改造过程中,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创举是赎买政策,不是公私合营。,2.公私合营 (1)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主要形式:公私合营。 (3)改造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

13、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结果:1956年,基本上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这被称为“我国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易错易错】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而不是新中国成立。,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到1956年底,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历史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国家的主体经济成分,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考点六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

14、,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易错易错】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一届人大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经毛泽东主席提名,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影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形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特别提示】 政协二届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

15、。从此政协发挥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背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人民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能。 (2)政协二届一次会议:1954年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二届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但其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仍然存在,并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3)合作方针的提出: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欢迎。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提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

16、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决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在共同纲领和宪法中予以体现。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影响:它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权益,维护了各民族的平等地位,还巩固了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同时,它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3)三大政治制度的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中国国情,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和各民族平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考点七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1.独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等手段,企图把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2)外交政策: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意与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3)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短短一年时间里,就与苏联、印度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