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_2.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251199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_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_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_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_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_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_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_2.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一、关于20*年的科技工作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科技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重点,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年全市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高新技术产品69个、省市级民营科技企业58家,累计分别达到79家、460个、450家。XX市高新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二次创业迈出新的步伐,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0亿元,同比增长25%;区内企业江门量子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填补了我市近十年

2、在境内没有上市公司的空白。全市以led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我市被批准为广东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广东省led产业化基地、广东省绿色照明示范城市,同时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了以高新区为核心园区、辐射荷塘灯饰产业园、鹤山共和工业区和台山工业园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市led产业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投资30亿元的中国(江门)国际绿色光源博览交易中心在高新区正式启动。制造业信息化改造步伐加快,全市共建设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26家、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10家、信息化示范专业区6个,带动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企

3、业超过350家,全市信息化指数达到60以上。(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大幅增长。20*年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市本级达到,XX区%、XX区%、XX区%,均远远超过全国科技进步对市县的考核要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全市共建立国家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3个、省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4个、省级民营科技园2个、省级工业研究院2个、省级专业镇20个、各类科技孵化器6个。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和民营科技园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740亿元和245亿元。专业镇整体实力明显增强,20个省级专业镇实现特色产业总产值800亿元,同比增长17%。企业研发机构不断壮大,共建有省市级工程研发中心

4、150家,其中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已组建国家级印刷材料实验室,广东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正筹建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我市4家企业入选广东省百强自主创新企业,6家企业入选省级创新型企业。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60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和省立项支持70多项,共获资金5700多万元。(三)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深化。我市共推动60多所高等院校、100多名专家教授参与产学研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300多项,建立各类产学研基地100多个。一是推动政校合作和区域合作。我市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著名高校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XX市、XX市签署了推进珠中江区域科

5、技合作框架协议。二是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已引进108名高学历、高职务、高水平的省部科技特派员入驻我市企业,其中5名是和新世纪优秀人才、30名博导,直接参与了近300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项目的实施可每年新增产值10亿元。其中五邑大学在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功研究开发了尼龙聚合等7项新技术。三是一批产学研结合项目实现产业化。去年,全市共组织申报省部产学研科技计划项目近100项,获省立项15项,获得资金支持1100多万元。其中广东道氏标准制釉股份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承担的重大产学研专项,投入4000多万元,获得发明专利5项。预计XX年实现销售收入1

6、亿元,新增利税XX万元,四是农业产学研合作取得新进展。共组织30多名省级农业科技特派员入驻农业企业,推动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省农科院等6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与我市农业企业合作。全市培育创建了2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4个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条星火技术产业带,组织实施了农业科技攻关项目30多项。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深入开展,现已成为全省示范性项目,全市共建立各级“信息直通车”示范点1000多个,覆盖了全市所有行政村,其中,省级示范点4个,市级示范点64个,XX区大鳌镇深滘村、会城街茶坑村被省科技厅命名为“重点示范点”。(四)知识产权工作持续快速发展。20*年我市专利申请总量达到5844件,

7、同比增长%;授权量5415件,同比增长%;发明专利申请 531 件,同比增长%;发明专利授权151件,同比增长%;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10年快速增长。组织开展了“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美国知识产权制度巡回研讨会等大型活动,举办讲座20多场、印发宣传手册5000多本。调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8件。组织开展了联合执法行动40多人次,检查商品45000多件。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广泛推进,XX区、XX区、XX区、XX市和XX市先后被确定为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县,66家企业被认定为“XX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专利贴身服务不断强化,加强了对不锈钢、水暖卫浴、摩托车、麦克风等行业协会的指导,落实专利资助措施,鼓励专

8、利申请。组织实施了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硬件水平,不断完善专利信息服务功能。(五)防震减灾工作扎实推进。我市全面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进一步完善了地震应急预案体系,积极落实项目经费,扎实推进防震减灾“十一五”重点项目实施。建立和健全了地震信息报告制度和网络信息系统,推进了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强了地震监测网点建设,设立了XX市科学馆内的地下流体观测点、XX市四九镇gps观测点、XX区礼贤小学和XX市纪元中学强震台站。推进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完成了XX区会城奇榜村、XX市恩城2个示范点建设。配合做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完成了700多所中小学校的

9、校舍安全排查和鉴定。及时处理“”江门与阳江交界级地震和“”深圳级地震等突发事件。(六)科普活动广泛开展。积极组织开展“科技进步活动月”、科普进社区、科技下乡等活动,去年全市共举办学术交流会和报告会370多场次、技术培训146场、科普知识文艺表演晚会和科普影视节目20场次,交流论文856篇,组织“珠中江”学术交流活动10多场,参与的科技人员和科普志愿者共5万多人次;新会和开平被确定为全国科普示XX县创建单位,广东(新会)桥梁博物馆被命名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全市建有省市级科普教育基地9个,组织参加省、国家青少年创新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其它奖项23项,创历年来

10、最好成绩。二、关于20*年的科技工作20*年,我市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综合实力,为“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幸福侨乡”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要着力抓好五项工作:(一)大力推动高新区大发展。要抓住市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的重大机遇,加大科技的扶持和服务力度,推动高新区大发展。要用足用活国家和省扶持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的政策,推动高新区创新环境建设。要按照高新区 “以led产业为战略引擎、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为重要支柱”的产业发展思路

11、,推进现代绿色光源产业基地和国家、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要积极推进高新区粤港江合作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真明丽、奥德伦等一批龙头项目的投产。要加快科技创业孵化器、生物技术孵化器及绿色光源产业基地检测平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要积极培育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要支持区内企业建立工程研发中心,大力推动企业与高校建立创新联盟。(二)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在推进led产业方面,我们要按照市委提出的“超常规发展led产业”的要求,加快省级led产业基地的建设,完善核心基地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中国(江

12、门)国际绿色光源博览交易中心建设, 积极协助筹办中国(江门)绿色光源国际博览会。要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参与我市led企业的研发、共建研发中心。要加强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组织实施一批led领域的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要积极推动led生产企业转型升级,争取全市80%的led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或民营科技企业。要支持led企业申报省市自主创新产品,推动led产品获得政府优先采购。要加快led产品应用和推广,大力推进省绿色照明示范城市建设。在推进新会轨道交通修造基地建设方面,要积极推进轨道交通检测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推进省部产学研合作和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三)大力推动专业镇转型升级。年初

13、,省召开了专业镇转型升级现场会,对专业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要加快专业镇转型升级步伐,一是要形成省、市、镇多级联动与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对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主体特点的专业镇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二是加快完善产业创新服务功能,以专业镇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高水平建立和完善一批特色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推进摩托车、不锈钢、麦克风、五金卫浴、纺织服装等行业服务平台建设。三是按照省科技厅的统一部署,积极培育“双提升专业镇”,组织实施专业镇转型升级建设专项计划,培育新兴业态,推动有条件的专业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做强龙头企业。四是通过加强专业镇与大中型企业、高等

14、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在专业镇的应用和转化力度,带动专业镇集群、规模、优质和高效发展。(四)大力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科技计划专项。要紧紧围绕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重点,结合江门实际,积极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要积极组织实施农业领域的农产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农业产业示范科技园区重点专项;组织实施新能源与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研发;组织实施轨道交通、led上游产业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组织实施发酵工程、生物制药等现代生物技术的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组织实施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组织实施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组织实施专业镇转型升级计划专项;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重大专项。(五)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今年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工作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共有19项,为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要按照建立倒逼机制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将任务进行分解明确,以“目标分解机制”逼压力,以“时间倒排机制”逼进度,以“督查督办机制”逼落实,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