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分解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250373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电压技术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高电压技术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高电压技术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高电压技术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高电压技术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电压技术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电压技术分解(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 电 压 技 术 王富荣 20011年9月,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绪 论,高电压技术 研究高电压(强电场)下的电气物理问题,电力系统:输送的功率一定时,输电线路电压越高,功率损耗越低,输送距离越远。 大功率、远距离输电高压、超高压、特高压电网 我国 中压电网 63、35、10 kV 高压电网 110、220 kV 超高压电网 330、500kV 、750kV 特高压电网 1000kV 另有直流输电网: 800kV; 660kV; 500kV,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110(或220)kV/27.5kV高压供 电网络,牵引供电系统电气原理示意图,电力系统(及牵引供电系统)高电压问题:,高电

2、压技术的应用: 高能物理(粒子加速器) 医学(基于高电压的医疗器械 X光机、CT ) 环保(静电除尘、烟气脱硫(硝)、污水处理、汽车 尾气处理 ) 食品卫生(杀毒灭菌) 高压静电喷涂 。,1 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正常使用,电介质为良好的绝缘体 过高电压下,发生放电、失去绝缘性 击穿。,1.1 带电质点的产生、运动和消失,气体放电的原因:气体中出现带电质点,气体中出现带电质点的原因:电离 气体分子电离:气体分子(原子)接受外界能量后,其核外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气体分子(原子) 正离子+自由电子,电离能使气体分子发生电离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单位:电子伏特(ev),一、气体中带电

3、质点的产生,表1-1 气体分子的电离能,气体电离方式 电子碰撞电离-电子被电场加速获得动能,在和气体 分子碰撞时,把动能传给后者引起碰 撞电离。 条件:自由电子的动能气体分子的电离能。,光电离光辐射引起的气体分子电离 条件:光子的能量气体分子的电离能。,热电离高温(数千度以上)气体产生的气体分子电离。 气体分子碰撞电离; 热辐射电离。,阴极表面电离,阴极表面逸出功气体分子电离能 不同的金属材料逸出功不同,表1-2 一些金属的逸出功,阴极表面电离阴极表面发射自由电子。,逸出功使阴极表面发射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单位:电子伏特(ev),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 光电子发射 热电子发射 强场发射。,阴极

4、表面电离方式:,负离子的形成,附着:电子与中性分子相结合形成负离子。 负离子的形成并未使气体中带电质点的数目 改变,但却使自由电子数减少,因而对气体放电的发展起抑制作用,二、带电质点的运动和消失,定向运动 带电粒子在电场的驱动下,沿电场方向运动, 到达电极时,消失于电极上而形成电流。 扩散 带电粒子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移动因而 逸出气体放电空间。 复合 正离子和负离子或电子相遇,发生电荷传递而互相 中和,还原为中性分子的过程。,复合是电离的逆过程 以光子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可导致 光电离,1.2 汤逊放电理论,一、气隙中的放电电流,二、电子崩,电子崩的形成,电子碰撞电离系数:,图1-4a

5、 电子崩的形成,电子崩中带电粒子分布,图1-4b 电子崩中带电粒子分布,三、电子崩( 过程)产生的电流 设:单位时间从阴极发出 n0个自由电子 因:电子崩过程 在:x处为 n个 在:xdx处为 n+dn个 则: dnndx 积分得: n= n0ex X=d: na= n0ed,则:电子崩所引起的放电电流: I=I0ed (19) I0n0e 饱和电流(由外界电离因素形成) 若:n00 I0=0 放电需依靠外界电离因素维持 非自持放电,四、过程同时作用引起的电流,过程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电离 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电离系数 (每一个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时,使阴极表面所 发射的自由电子数),决定于气体种类

6、和阴极材料,不同金属材料其值不同。,同时考虑、过程极间自由电子数目变化:,阴极表面 到达阳极 过程使气隙中产生 过程使阴极表面发射 n0 n0ed n0(ed1) n0(ed1) . . . . nc nced nc(ed1) nc(ed1),平衡状态下: nc= n0+ nc(ed1),则: nc= n0/1- (ed1),阳极: na nc ed n0 ed /1- (ed1),放电电流: Ia= I0 ed /1- (ed1),自持放电的条件,若使: 1- (ed1)0 则:I0= 0, I0- 去掉外界电离因素,放电可依靠间隙自身电离( 过程)维持-自持放电。,自持放电的条件: (ed

7、1)1,物理意义:每一个从阴极出发的自由,在消失于阳极之 前,因、过程,使阴极产生一个新的自 由电子,以维持间隙的的电离过程,放电 得以自持。,放电形式:辉光放电、火花放电、电弧放电,五、击穿电压与气压的关系(巴申定律) 将: ApeBP/Eb, EbUb/d 代入自持放电条件: (ed1)1,可得击穿电压:,击穿电压随pd乘积变化且存在极值,即:,六 汤逊放电理论的局限,1. 放电外形 汤逊理论:放电应是充满整个电极间、均匀、连续发展的。 实际:大气压下,放电路径贯穿两极细通道且具有分支、 放电多为间歇性、不均匀(如火花放电、雷电),2. 阴极材料 汤逊理论:阴极材料的特性对击穿过程起重要作

8、用。 实际:大气压下,击穿电压与阴极材料无关。,3. 放电时间 汤逊理论:击穿需时较长,。 实际:大气压下,击穿需时很少。,汤逊理论适用于pd26.6kpa.cm的情况。 原因:1. 没有考虑空间电荷对电场的畸变 2. 没有考虑空间光电离作用,汤逊放电理论适用于:低气压、短间隙(pd26.66kpa.cm),1.3 气体放电的流注理论,流注理论-分析各种气压、各种间隙下的气体放电过程,流注理论: 强调了空间电荷对电场的畸变作用 认为电子碰撞电离、空间光电离为主要电离因素,一、空间电荷对电场的畸变作用 电子崩中正负电荷形成的电场导致空间电场畸变, 电子崩头、崩尾电场增强 正负电荷衔接区电场减弱,

9、 正负电荷衔接区中带电粒子(正、负离子)浓度十分高,二、 空间光电离的作用 正负电荷衔接区带电粒子复合 ,带电粒子浓度足够高,复合运动剧烈,可引起光电离,产生光电子 光电子在电场作用下运动,电子碰撞电离,导致二次电子崩,三、 流注的形成和发展 二次电子崩中带电粒子不断汇初崩通道,构成正负离子混合的导电区流注,图1-9 从电子崩到流注的转换,图1-10 负流注的形成,1.4 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一、不均匀电场的放电特点 均匀电场(平板电极):达到自持放电条件,间隙击穿。 稍不均匀电场(同轴圆柱电极、球隙等):达到自持放电 条件,间隙击穿,间隙平均击穿场强低于均匀电场。 极不均匀电场(棒-棒电

10、极、棒-板电极):出现电晕放电阶段,间隙平均击穿场强低于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电晕放电:外加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在小曲率半径 电极处强烈电离,出现流注,为局部范围 的自持放电,间隙仍保持绝缘状态。 电晕起始电压:开始出现电晕放电时,极间所加电压。,击穿过程:u 电晕区扩大放电电流.u 进一步增加到一 定数值,导致间隙击穿。,二、输电线路电晕 交流 输电线路电晕起始场强(幅值)皮克公式 式中:m1 导线表面粗糙系数 , 光滑导线 , 绞线 m2 气象系数 取0.8-1.0; 空气相对密度; r 导线半径(cm)。 输电线路电晕危害 放电脉冲产生高频电磁波,形成无线干扰。 产生电晕损耗。 产生化

11、学腐蚀。 防止(减轻)输电线路电晕的措施 减小导线表面场强,对330kV及以上线路,采用分裂导线。,三、极性效应,放电一定从曲率半径小的电极表面开 始。,极性效应击穿电压与小曲率半径电极极性有关,典型的极不均匀电场-棒-板间隙 棒板间隙:放电发展过程存在明显的极性效应 直流下及冲击电压: 工频电压下:击穿总发生在棒极为正的半周内。,出现极性效应的原因 棒为正:出现电晕后,棒极附近滞留的正空间电荷加 强了流注头部电场,放电易于发展。 棒为负:出现电晕后,棒极附近滞留的正空间电荷减 弱了流注头部电场,放电不易发展。,正极性“棒-板”间隙中的电场畸变 负极性“棒-板”间隙中的电场畸变,四、长空气间隙

12、放电过程,先导放电过程 主放电过程,1.5 放电时间和冲击电压下的气隙击穿,一、放电时间 完成气隙击穿的三个必备条件: 足够高的电场强度或(电压); 气隙中出现能引起电子崩并导致流注 的有效电子; 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让放电得以逐步发展 并完成击穿。 完成击穿所需的时间是很短的(微秒级)。 直流、工频下放电时间对击穿电压无影响; 冲击电压,击穿电压和放电时间有关。,放电时间的组成,总放电时间: tb=t1+ts+tf,t1电压上升时间,气隙电压从0上升 到Us上升到所需时间。 ts统计时延,从t1 开始到气隙出现 第一个有效电子所需的时间; tf 放电形成时延,出现有效电子到 完成气隙的击穿需要

13、的时间。,图1-14 放电时间的组成,二、冲击电压标准波形 (一)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 图1-15 雷电冲击电压波形的标准化 T1视在波前时间; T2视在半峰值时间; Um冲击电压峰值 IEC和国标的规定为: T11.2 s 30 T250 s 20 记为1.2/50 s,,u/um,(二)标准雷电截波 标准雷电截波:用来模拟雷电过电压引起气隙击穿或 外绝缘闪络后所出现的截尾冲击波。 图1-16 雷电截波 IEC和国标规定为: T11.2 s 30波前时间 Tc =2 5 s 截断时间,u/um,(三)标准操作冲击电压波 图1-17 操作冲击试验电压波形 (a)非周期性双指数冲击波; (b)衰减

14、振荡波 IEC和国标规定: Tcr250 s 20 波前时间 T22500 s 60 半峰值时间,三、冲击电压下气隙的击穿特性 间隙耐电强度表示: 持续电压作用下击穿电压 冲击电压下 U50% (50冲击击穿电压) 间隙伏秒特性 原因:放电时间对冲击击穿电压的影响,放电 有分散性。 (一) U50% 50冲击击穿电压 U50%表征气隙的耐受冲击电压的能力。 指气隙被击穿的的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峰值 同一间隙雷电冲击u50%和操作冲击U50%不同,(二)伏秒特性 伏秒特性表示气隙冲击击穿电压与放电时间 的关系曲线。 通过实验方法取得伏秒特性曲线 伏秒特性曲线用于系统绝缘配合,平均伏秒特性曲线

15、实际的伏秒特性曲线,是一个以上、下包络线为 界的带状区域。 通常取50伏秒特性或平均伏秒特性曲线来表征一 个气隙的冲击击穿特性。,图1-19 伏秒特性带与50伏秒特性 1上包络线;250伏秒特性;3下包络线,1.6 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了解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有助于分析、说明各种气隙在各种高电压下的击穿规律和实验结果。 对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击穿电压或击穿场强)定量分析, 采用实验方法 气体电气强度首先取决于电场形式 均匀电场:平行板电极 稍不均匀电场:球球,同轴圆筒 极不均匀电场:棒棒(对称电场) 棒板(不对称电场) 气体的击穿特性与所加电压的类型有很大关系 主要的四种类型电压波形: 工频交流电压、直流电压、雷电过电压波和操作过电压波。,1.6.1 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特性,一、均匀电场的击穿特性 各处电场强度相等,击穿所需时间短 直流、工频和冲击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相同。 击穿电压的分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