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总复习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250366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电压技术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电压技术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电压技术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电压技术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电压技术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电压技术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电压技术总复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电压技术,总复习,第一章 气体的放电基本物理过程和电气强度,一、气体放电的一般分类 辉光放电、火花放电、电弧放电、电晕放电 二、气体间隙中带电质点的产生 (1)碰撞游离:自由行程 (2)光游离 所谓光游离是指由于光辐射引起的原子或分子游离 (3)热游离 气体在热状态下引起的游离过程称为热游离,1、自持放电与非自持放电 必须借助外力因素才能维持的放电称为非自持放电 不需其他任何加外电离因素而仅由电场的作用就能自行维持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 2、汤逊理论 过程、过程、过程系数 只有过程,放电不能自持。 自持放电条件: 一个电子走完全程以后,所产生的正离子到达阴极以后,只要它撞出来的电子数目大于等于1

2、,就可以抵偿到刚消失的那个电子,放电就能达到自持。,第一节 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3、巴神定律 当气体成分和电极材料一定时,气体间隙击穿电压是气压和极间距离乘积的函数。 Ub=f(pd) 4、流注理论 放电过程:电子崩、流注的形成、击穿 自持放电的条件,均匀电场:放电达到自持,间隙即将被击穿,击穿前看不到放电现象; 稍不均匀电场:与均匀电场相似,虽然电场不均匀,不存在稳定的电晕放电,电晕一旦发现,气隙立即被击穿(如2D1m)的击穿。,第二节 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1、在电力系统中,空气间隙击穿所加的电压通常归纳为: 稳态电压:直流电压和工频交流电压 冲击电压: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 2、空

3、气间隙在稳态电压下的击穿: 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稍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极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的特点; 直流电压作用下与工频交流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P15-16 3、空气间隙在冲击电压下的击穿 雷电冲击电压的标准波形 4、雷电50%冲击击穿电压、静态击穿电压 5、伏秒特性:伏秒特性曲线、对绝缘配合的原则及重要性,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有两种途径: 1.改善电场分布: 改进电极形状改善电场分布、 利用空间电荷改善电场分布、 极不均匀电场中采用屏障改善电场分布; 2.消弱或抑制电离过程: 采用高气压、采用强电负性气体、采用高真空。,第五节 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第六节 沿面放电及防污对策,沿面放

4、电的形式有沿面滑闪和沿面闪络 沿面滑闪尚未发生击穿的放电形式 沿面闪络指沿面放电发展到贯穿到对极的击穿放电现象 在沿面放电界面三种电场分布中 ,沿面放电情况:,第二章 液体、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一、电介质的极化 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r:,二、电介质的电导 电介质电导分为离子电导、电子电导 三、电介质的损耗 介质损耗的基本形式:电导损耗、极化损耗 介质损耗角正切tg 四、液体介质、固体介质的击穿 影响液体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减少液体介质中杂质影响的方法 固体介质的击穿:电击穿、热击穿、电化学击穿 五、绝缘的老化 热老化8规则,第三章 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绝缘缺陷分类:分布性缺陷、集中性缺陷

5、绝缘试验分类:绝缘特性试验(非破坏性试验)、绝缘耐压试验(破坏性试验) 1、绝缘电阻的测量 绝缘电阻、吸收比 2、西林电桥测量方法 正接线:适用于两端均对地绝缘的被试品。 反接线:适用于一端接地的被试品。 3、局部放电的测量 局部放电的测量及检测方法,1、工频高电压试验 试验目的、工频高电压的测量方法 2、串级实验变压器:容量、电压的关系。 3、直流耐压试验的优点:及测量方法,第四章 绝缘的高电压试验,1、雷电放电实质上是一种超长气隙的火花放电,下行的负极性雷通常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先导放电、主放电、余辉放电。 2、雷电参数 雷电流:我国规定在防雷设计中,雷电流的波头取2.6s、波长取40s。

6、 雷暴日Td、雷暴小时Th和地面落雷密度,第七章 雷电及防雷保护设备,3、电力系统中最基本的防雷保护装置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和防雷接地等装置 4、避雷针和避雷线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保护范围;避雷线的保护角 5、避雷器的工作原理与对避雷器的要求,常用的几种避雷器 6、防雷接地 接地电阻包括:接地引线、接地体、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过渡电阻和大地的溢流电阻四部分组成 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1、简述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的异同点,并说明各自的适用范围? 2、汤逊理论、流注理论自持放电条件;自持放电和非自持放电 3、简述棒板电极极性效应正极性、负极性 4、伏秒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与绝缘配合

7、的原则及重要意义: 5、简述带电质点的产生与带电质点的消失 6、分析固体介质热击穿的过程 7、液体介质理论中,纤维桥接击穿 8、极性液体介质的损耗与温度的关系 9、局部放电检测方法:非电检测、电气检测串联法、并联法、平衡法 10、直流耐压试验的优缺点,11、串联高压试验变压器容量与电压的关系换算 12、污闪的形成过程、防污的措施 13、吸收现象、绝缘电阻、吸收比 14、提高气体、液体、固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 15、在测试电气设备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时什么时候用正接线,什么时候用反接线;正接线和反接线各有什么特点? 16、说明避雷器的基本原理及两点基本技术要求 17、简述避雷线的工作原理和保户角 18、在绝缘耐压试验中,三台串联高压实验变压器:容量、电压的关系 19、试对极间距离相同的正极性棒-板、负极性棒-板、棒-棒、板-板四种电极的气隙直流放电电压进行排序?并简述这种排序的原因 20、电力系统的接地按其功用可分为哪三大类,并作简单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