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主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12讲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50343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主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12讲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主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12讲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主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12讲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主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12讲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主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12讲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主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12讲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主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12讲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讲质量守恒定律命题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2017广安)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A石墨制成金刚石B2 g H2完全燃烧生成36 g H2OC水变成汽油D冰转化成干冰命题点2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2(2018滨州)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C )3(2017随州)小李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_CD_。A锥形瓶质量B气球质量C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物质)的质量D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物质)的质量(2)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后,再将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气球鼓起

2、,天平向右倾斜。小李按规范操作重新实验,得到相同结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气球膨胀受到浮力增大_。(3)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无固体剩余,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0.88_g_,所得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只需写出最终的计算表达式)_100%(或100%)_。命题点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或元素组成4(2018西宁)生产某阻燃剂(Sb2O5)的化学方程式为X 2H2O2=Sb2O52H2O,推断X的化学式为(D)AH3SbO4 BSbO3CSbO2 DSb2O35(2018河南)过氧化钠(Na2O2)可做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D)ANa2CO3和H2 B

3、Na2O和O2CNaOH和O2 DNa2CO3和O2命题点4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算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或质量比6(2018恩施)现将10 g 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 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 g C和4 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C)A11 B21C51 D417(2018黄冈)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00.500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A.x的值等于0.5B甲一定是化合物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8(2017达州)某纯净物3 g在

4、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B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C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76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命题点5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示意图9(2018孝感)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丙的化学式为C2H6OB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C乙是最常用的溶剂D该反应的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10(2018咸宁)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gB丙中C、H、O元素的质

5、量比为314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重难点1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化学式(2018德州)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XH2O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B)ACu BCuOCCu(OH)2 DCuCO3重难点2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表格数据分析(2018随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C)物质XYZW反应前的质量/g205237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35212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待测物质的值为15C物质Y一定是

6、单质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5(变式题)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3051015反应后的质量/gxy2020Aa定是反应物Bxy20C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30D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21重难点3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反应示意图(2018河北)下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实验突破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红

7、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防止燃烧过程形成局部高温使锥形瓶底炸裂_;(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0 g,则图中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2.0_g;(3)红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产生大量白烟,玻璃管上方的气球先胀大后缩小_;(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装置漏气(或锥形瓶未冷却等)_(填一种即可);(5)反思:红磷燃烧_遵守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_(从微观上解释)。【拓展训练

8、】(6)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BC充分反应冷却后,天平不能平衡的是_B_(填字母序号),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对吗?_不对_,原因是_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使反应后总物质的质量减少_;若用该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如何对该装置进行改进?_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_。(7)根据以上实验探究,某同学想用以下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装置中,他可选用的是_。 1双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C)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C分子种类 D原子数量2(2017衢州)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

9、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A B C D3(2018益阳)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推测 X 的化学式是(C)AN2O3 BNO2CNO DN2O4某有机物与氧气充分反应,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AC、O BH、OCC、H DC、H、O5(2018天津)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 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生成C的质量为(B)A9.6 g B. 8.8 gC6.8 g D. 4.4 g6(2018武汉)通常状况下,乙烯

10、(C2H4)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2X2H2O,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A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水属于有机化合物CX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7(2018宜昌)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8(2018衡阳)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9(2018泰州改编)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

11、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B一个Y和一个W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1514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10(2018南京)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Aa56% Bb6%Cc17% Dd8%11(2018临沂)天然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一个化学反应是:CaCO3XH2O=Ca(HCO3)2。(1)X的化学式是_CO2

12、_。(2)已知碳酸氢钙Ca(HCO3)2易溶于水。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CO2Ca(OH)2=CaCO3H2O_,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又会发现其变澄清,因为_碳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溶液又变澄清_(用文字描述)。12(2018黄石)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_否_(填“是”或“否”);种类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分子_(填“分子”或“原子”)。(2)丙微粒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4_。(3)已知丁是一种单质,

13、则丁是_N2_(写化学式)。(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NO2CO2CO2N2_。13(2017青岛)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AB(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_向右_(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_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逸散到空气中,烧杯内质量减少_。(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相等_。(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密闭_装置中进行。(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填序号)。原子种类分子种类原子数目分子质量分子数目原子质量(5)甲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将气球中的锌粒倒入锥形瓶中后,观察到的现象为_锥瓶中有气泡冒出,气球变大_。但甲同学仍然观察到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_反应生成的氢气使气球胀大,所受空气浮力增大,所以天平指针向右偏转_。14(2018娄底)某有机物在9.6 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