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2.5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50287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2.5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2.5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2.5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2.5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2.5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等基本史实。2.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二、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电力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发展。教学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和影响的理解。三、自主学习导入新课:展示材料:1931年10月21日,全美同时熄灯一分钟,是为了纪念三天前去世的伟人-爱迪生! 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这一刻美国仿佛又回到过去,这才能感受到爱迪生伟大!你知道哪些爱迪生的发明呢,这些发明主要集中在什么方面呢?目标导学一:电的应用

2、思考: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1) 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1、政治制度逐渐趋于完善。政治基础2、经济繁荣。经济基础3、自然科学的新突破。理论基础(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三)新能源电力(最显著成就)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理论。2、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3、1870年,比利时工程师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得以实

3、际利用 。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4、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发电厂,发电厂利用蒸汽机驱动直流发电机,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5、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制成了实用电话机6、19世纪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通讯技术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逐步取代蒸汽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目标导学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内燃机: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常见的有柴油机和汽油机,通过将内能

4、转化为机械能,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1)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2)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3)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研制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2. 交通工具: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交通领域的革新(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2)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3)汽车价格大幅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4)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的出现,为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的便利。(5)飞机的产生。目标导学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1. 化学工业内燃机的发明推动

5、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1)19世纪60-80年代,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2)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3)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2. 新材料(1)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产生。(2)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3)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四、课堂总结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们同学们更应当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争取为社会多作贡献。板书设计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