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谋划.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248322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谋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谋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谋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谋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谋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谋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谋划.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谋划“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紧紧围绕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跨越发展,全市旅游经济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增幅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成绩及经验近年来,全市旅游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我市依然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年度目标。XX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811万人次,增长%;实现旅游总收入138亿元,增长%,较“十一五”末,分别增长178%和220%,较“十二五”规划预计的万人次和亿元,分别超出14%和%,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已突破15%。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市接待国内外游客将达到XX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0亿元,超额完成“十二五”预定目标。(一)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确立了“文化旅游强市”发展战略。XX年12月,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将文化旅游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组,设立了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强力推进皖南示范区建设,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旅游业改革发展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制定了皖南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两年起好步、四年见成效、七年展新貌”的总

3、体要求,明确八个方面、73项具体任务,突出文房四宝、生态休闲主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度开发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着力打响“山水诗乡、多彩”城市品牌,建设长三角地区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和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城市。(二)打造特色精品。坚持以地域文化为灵魂,彰显独特魅力。一是打造文房四宝品牌。规划建设城市南部的文教创意产业园,起步区面积平方公里,其中文房四宝产业园项目已投入运营。实施“文房四宝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拍摄文房四宝题材电视剧及大型皖南花鼓戏天下第一墨,开设文房四宝电视频道,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二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4、实施古建筑、古村落保护行动,XX县黄田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三个文物维修保护样板工程之一,累计争取项目资金2亿元,宣纸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XX县被列为国家级徽文化保护实验区。目前,我市拥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17处、省级57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45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处、省级10处,中国传统村落11处。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编制了美好乡村休闲养生旅游规划,出台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打造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市拥有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XX县2个、省级5个;四星级以上农家乐78家,其中五星级36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观光点966个,从业

5、人员达万人。“山水诗乡多彩”休闲养生度假游被评为“全国十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我市被评为“长三角优秀自驾游目的地”、全省十大自驾游目的地。(三)强化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为龙头,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实施“八大工程”。印发了市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八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XXXX),实施“诗山宛水品质提升、大桃花潭景区开发、青龙湾生态旅游、扬子鳄旅游开发、文房四宝城市品牌提升、历史名人诗画开发、古建筑古遗址保护利用、美好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开发”等八大工程。每项工程做到“三个一”,即编制一个规划、安排一位市领导牵头、成立一套班子。二是狠抓重点项目。全市确定了128个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总投资

6、约540亿元。每年安排30个左右市级重点调度项目,强化工作调度,加快项目建设。截止目前,全省旅游项目库我市在建项目共105个、总投资459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31个。三是强化景区建设。以景区创建为抓手,不断提升景区建设水平,龙川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景区。目前全市共有a级景区55家,其中5a景区1家、4a景区18家。截止XX年底,全市共新增a级景区22家,其中4a级以上8家,增幅达67%。四是突出市本级。着力推进敬亭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宛陵湖、宛溪河、府衙历史文化街区、韩愈文化园、梅氏文化博览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将市本级打造成为全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龙头”。“十三五”期间,市本级谋划重点文

7、化旅游项目35个、总投资额约231亿元,其中敬亭山旅游度假区20个、总投资额近100亿元。(四)培育市场主体。坚持“招大引强、扶大扶强”,加大文化旅游招商力度,吸引知名旅游企业参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及产业整合,通过资产重组、品牌输出、连锁经营、直接融资等方式做大做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开发,提高购物、娱乐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比重,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政府性投融资平台为文化旅游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推进景区门票经营权质押、林权质押、土地租赁权质押,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对新创成5a级、4a级景区,市财政分别奖励300万元、100万元;对新创

8、成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市财政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对新创成5星级、4星级旅游宾馆饭店,受益财政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对新获国家级、省级、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市财政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新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省民营文化企业100强、市级优秀文化企业,市财政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五)推进产业融合。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文旅融合,以文融旅、以旅载文,突出文化场景化、体验化、教育化,深度挖掘文房四宝、古建筑群、徽文化、诗歌文化、红色文化等优势旅游资源,加快实施文房四宝产业园、中国宣纸文化园、徽博园等项目。推进旅游业与现代农

9、业、工业、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业旅游”为特征的乡村旅游发展走在全省前列,XX年,全国休闲农业与魅力乡村发展论坛暨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XX年,全省推进乡村旅游暨休闲农业发展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以“工业旅游”为特征的宣酒文化产业园、徽菜产业园、古南丰黄酒产业园,以“体育旅游”为特征的白马山庄、金梅岭军事旅游度假中心、徽杭古道、水墨汀溪等景区景点成功创成4a、3a景区。此外,积极推进养生旅游、养老旅游、研学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发展。(六)完善配套设施。坚持以“项目提质提效年”“城市建设年”“交通建设会战年”“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年”等活动为抓手,着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

10、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安全快捷的铁路、公路、客运网络体系。合福高铁正式通车,我市成为合福高铁全线唯一拥有3个站点的城市,皖赣铁路扩能改造芜湖至段、至绩溪段、杭黄铁路段、商合杭铁路客运专线段已开工或于年内开工建设,我市将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县县通高铁”。先后建成绩黄高速、芜雁高速、宣宁高速、宁绩高速,宣南铜高速、宁千高速计划年内通车,宣狸高速、溧广高速开工建设。加快3a级以上景区和乡村旅游重点区域道路提升改造,打通“最后一公里”,先后开展两轮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打造“快旅慢游”的新格局。推进旅游停车场、自驾游服务营地、旅游服务中心及旅游公厕建设。(七)强化宣传营销。围绕“山水

11、诗乡、多彩”主题,实施媒体宣传、市场推介、以旅拉旅、网络营销和节庆活动“五位一体”的立体化营销战略,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连续多年在央视开展城市形象宣传。加快构建高铁旅游产品体系。策划当代名家品项目,并将在央视百家讲坛集中播出。编写跟着课本游等特色材料。拓宽旅游营销渠道,创新旅游营销模式,构建市县两级、全域一体的旅游营销网络,形成旅游部门、行业协会、高端媒体、重点企业全面联动的营销机制。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旅游网成功上线运行,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网站”,通过app、微信、微博等新载体,提高旅游宣传营销的精准度。探索事件营销、口碑营销、旅游电子商务等新方式。(八)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以改革

12、为动力,激发文化旅游发展活力。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和定期调度机制,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对县市区及市直部门的目标考核。在今年实施的机构改革中,将市旅游局升格为旅游委员会,县市区设立文化旅游委员会。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支持旅游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引导文化旅游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积极培育年营业额亿元、十亿元的旅游集团。XX县成立国有独资的安徽印象皖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整合景区(景点)等旅游资产亿元。XX县组建旅游发展公司,将政府引导资金“装入”公司资产,使旅游建设投入“资产化”,公司资产逐步壮大至亿元以上。二、“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3、一)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不够。我市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缺少带动力强的“龙头型”景区,景点“小而多、小而散”。与黄山、池州等周边地区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竞争优势不够明显。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大多数景区仍停留在观光旅游层面,缺少对资源的深度挖掘,缺少吸引游客深度参与、互动、体验的旅游产品。(二)中心城市旅游功能不强。我市于XX年撤地建市,市本级作为旅游中心城市功能不强,部门、景点、行业之间的协调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尚未有效形成,缺少牵动性、带动性和辐射能力强的旅游大项目。“山水诗乡、多彩”城市品牌的知名度有待提高。(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XX县、旌德两县没有高速公路。部分通往重点景区的道

14、路“通而不畅”,亟需加快推进建设、提高公路等级,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旅游交通标识牌、智慧旅游建设等公共服务体系相对滞后,不能完全满足全域旅游发展的需求。三、“十三五”期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市旅游产业将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山水诗乡、多彩”,着力推进全市旅游产业“5316工程”,即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坚持全域旅游、“精品旅游”、旅游+”三大发展战略,到2020年,实现各项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在“十二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力争旅游经济总量跻身全省前六位。打造“幸福旅游、美丽旅游、智慧旅游、信用旅游”,推进我市从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跨越。四、“十三五”期间全

15、市旅游业发展思路及工作重点(一)坚持“全域旅游”战略,加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全域旅游建设,坚持“突出市本级、统筹县市区”,形成“大旅游”发展格局,推进全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抓好“6个1”,即“一个品牌、一个规划、一个标准、一个平台、一个队伍、一抓到底”。“一个品牌”就是以“山水诗乡、多彩”为主题,设立市文化旅游品牌营销中心,统一对外城市品牌推广和旅游宣传,通过全方位、常态化的宣传推广,不断提升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个规划”就是以皖南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编制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做到全市一盘棋,统筹实施全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将旅游公共服务

16、体系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一个标准”就是以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制定和完善全市旅游公共设施配套标准和旅游服务标准,完善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建立a级景区、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旅行社等旅游企业退出机制,健全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行业管理水平;“一个平台”就是组建市级旅游投融资平台,通过市场化运作,缓解旅游招商难、融资难等问题;“一个队伍”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全市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文化旅游人才“51111”培训行动计划,建成省级文化旅游人才教育实训基地及全市导游员培养基地,组建文化旅游智库,建立领导、部门联系智库专家制度,加强文化旅游人才管理和交流,建立市、县两级文化旅游人才信息库。“一抓到底”就是锁定目标,提高规划的执行力和一贯性,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十三五”期间,重点抓好乡村旅游区域交通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