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科技宣传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247321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府科技宣传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市政府科技宣传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市政府科技宣传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市政府科技宣传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市政府科技宣传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府科技宣传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府科技宣传工作总结.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政府科技宣传工作总结20*年,江北科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科技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落实各项工作的新要求,成功蝉联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称号,充分发挥了科技在支撑经济发展、促进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以创新驱动为核心,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创新驱动决定,深化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认识,出台关于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北区委发XX 21号),通过“推动一个产业、落实两大保障、实施三个专项行动、推进四大孵化器和产业园”等做法,积极推进

2、各类创新资源有效融合,为美丽品质新江北建设做出更加明确的政策引导。根据建设“创新江北”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和创新型城区建设要求,完成XX年创新江北各项工作。制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促进全社会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下发XX区关于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管理的暂行办法(北区科技XX16号),规范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完善XX区专利资助及产业化管理办法,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和运用。这些政策的落地入企,有效地支持和引导了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二、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不断壮大优质创新力量采取突出引导、注重集成、分类指导、重点推进的工作模式,积极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3、、创新型(试点)企业和市级科技型企业,注重构建企业创新梯队,形成区域创新驱动持续发展的力量。进一步强化企业日常科技业务综合培训,联合开展了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专项检查工作。XX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0家,获批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2家、试点1家,市级科技型企业5家,市级创新型初创企业212家。扎实推进各类科技项目申报工作,获批国家创新基金6 项、经费补助612万,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项;市产业技术创新及成果产业化重大重点科技项目5项、获补助500万元;入选市级智团创业项目4项,其中2项获重点支持,市级科技服务业示范项目1项,累计获补助160万。列入市级新产品试制计划75项。全年立项工业攻关、

4、社发项目等区级项目40项,补助金额 552万元。获批省企业技术研究院1家,省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获得认定公示。获批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6家,认定区级11家。XX市科技创新团队1个,获经费支持240万元。申报省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市科技创新推动奖1人、市科技进步奖4项已获公示。惠之星获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宁波赛区初创组一等奖。企业主动开展合作提升创新能力意识增强,信远工业、九方和荣成功申报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各1项,获立项支持1420万元。获批市产学研项目5项、补助万元,区技术成果转化项目3项。全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65项,成交金额为5474万元;研发加计扣除共备案企业49家、项目

5、 392项,涉及研发投入38963万元。三、以专利保护为抓手,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工程开展提升自主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提高全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发挥XX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作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提高。与国家、市知识产权局沟通联系,帮助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维权保护。XX年2月底,赛嘉电器赴日起诉知识产权侵权方并成功胜诉。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工程,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工作,为1000家次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实施发明专利增量提质服务工程,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咨询辅导,全区有4家企业已启动了贯标工作。实施发明专利增量提质工程,多次

6、举办各类专利专题培训,重点提升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全年专利授权21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84件,同比增长%,列全市第二位。开展专利示范企业和产业化项目申报认定工作,南车时代传感有限公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获批市级专利示范企业4家,评定区级专利示范企业3家,专利产业化项目4项。获第九届XX市发明创新大赛发明创新奖9项、设计创新奖1项。四、以科技合作为依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XX年科技合作坚持走出与请进并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组织企业参加XX中国(宁波)材料论坛、宁波高交会、海智之旅专家宁波行等活动,赴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科研院所进行考察,寻求项目及人

7、才合作机会。XX年人才科技月期间,举办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新材料分会 XX年会暨汽车轻量化技术与项目对接大型活动,邀请50余位专家到江北进行企业考察和项目洽谈。举办膜材料技术研讨暨产业项目对接会,积极推介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相关政策。依托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积极开展科技招商专项行动。据统计,今年接洽新兴产业创业团队15个,6个团队(项目)已落户,涉及新材料、新型服务器、先进装备、环保等领域。积极推动浙大创投落户,与中测院共谋宁波分院发展。深入贯彻实施省市“四换”战略,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积极主动推进“机器换人”、“电商换市”工作。制订“机器换人”三年行

8、动计划,开展装备自动化改造专项行动,举办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技术对接会。设立工业自动化科技攻关专项,评定首批区级工业自动化项目,尤其是装备具有重要产业化前景的项目给予了突出的支持。组建宁波首个3d打印技术服务中心、宁波首个机器人4s技术服务中心,目前已初具规模。筹办XX市网商大学,筹建电商孵化器,以春节后举办开学仪式和首期学员开班仪式为阶段性时间节点,积极推进我区作为宁波电商产业重点区域的发展工作。五、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通过管理机制体制创新,浙大工研院江北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正式更名为浙大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并变更为事业单位。XX年新引进研发团队 5个,举办各类培训讲

9、座6次。截至目前已建成17个研发中心,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智能弯管机和首套自动化阀门在线检测系统等,注册生成立15家企业,销售近2500万元,并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呈现出创新与创业结合、影响与效果逐步扩大的特点。整合深化大学联合研究院建设,完成中测院高洁院士工作站引进工作。依托XX市新材料科技城建设,成功将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园纳入新材料科技城延伸区。规划筹建XX区医疗器械产业园,成功列入XX市生命健康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区科技创业中心、区中部科技创业园升级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区中部科创园成功挂牌宁波牙科工业孵化园,8家国际研发团队入驻。区膜材料相关企业进一步提升,积极筹备申报市级专业孵化器。截止

10、目前,全区孵化场地超5万平米,入驻企业超200家,总产出近4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超千人。全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六、以农业增效为要求,积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围绕农业增效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拟订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的若干意见科技政策部分,进一步激发农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项目,获批国家星火科技计划5项,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立项 1项、补助经费90万,市农业创新创业资金1项、补助经费25万,认定区级项目8项。大力开展科技特派员团队合作,邀请省市级7支科技特派员团队来我

11、区指导对接。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招商与合作,年内引进现代农业设施1项,启动XX区现代园艺研发与推广中心新一轮科研试验。七、以“三服务一加强”为职责,不断提升科普工作水平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努力开创“大联合、大协作”的科学素质工作新格局。加强科普宣传,开展科普知识宣传进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重点完成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特色活动。深入开展服务企业专项活动,加快企业科协组建步伐,开展“讲比”竞赛活动,举行科普报告10余场。举办XX区企业 triz创新理论方法培训班,与蓝野公司共同举办XX中国口腔医疗和装备产业高峰论坛。开展院士江北行活动,邀请钱逸泰院士、杨裕生院士赴艾能锂电进行座谈和指导活

12、动,成功创建市级院士工作站一家。加大创建工作力度,浙江电大工商学院成立我区首家学校科协,江北绿荟蔬菜基地获市级科普惠农示范基地,北岸琴森获市级优秀科普示范社区,2家幼儿园获“XX-XX年度XX市科普示范幼儿园”称号,申报企业创新活动项目1项、金桥工程1项。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引,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江北转型发展,以建设省级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区为主要抓手,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促进政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推进科技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江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与人才支撑。总体目标:深入实

13、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可持续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XX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力争达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4%。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4家,区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8家。专利授权量达到220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300件。积极主动推进机器换人、电商换市,全面提升科技合作层次和水平,继续推进科技招商工作,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平台影响力。工作重点:(一)加快推动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各项任务落实。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关于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北区委

14、发XX21号)各项工作要求,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此为总抓手和总目标加速推进创新型试点城区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我区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积极提升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积极推进科技经费使用机制改革,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落实各类财政资金对企业的扶持须将企业是否开展研发创新活动作为必要条件的要求,没有研发支出的企业原则上不得享受相关的财政科技扶持、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目标要求,加大对发明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注重横向对比研究积极申报国家级项目,鼓励区级优势骨干

15、企业申报市级以上项目,加大对全区初创期企业科技经费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开展科技项目市场化的有益探索。(三)继续深化科技创新的平台建设。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紧密性,坚持企业化和产业化运行模式,继续深入推进浙大宁波工研院各项工作改革。 XX年重点建设好全市首个3d打印技术服务中心和机器人4s服务中心。依托市新材料科技城建设机遇,积极谋划高新技术园区重大项目。力争早日启动具有自主产权的区级新科技创业中心建设,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园、膜材料孵化器等孵化器和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形成江北新的战略性产业支撑,以平台建设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形成江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优势。实施江北知

16、识产权协会微信平台和专用app开发方案,利用新社交媒体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四)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积极开展科技招商专项行动,招引亩产效益好、人均产出高、环境与社会友好型的科技型企业落户江北,力保创新型初创企业200家的年存量。借助“机器换人”、“电商换市”推进机遇,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步伐,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型升级为高科技企业。继续深入实施 “两千行动”计划,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创新性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工作。重点加强国家、省“”和市“3315计划”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开展院士工作站建设工作。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鼓励企业购买研发团队。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创新管理人才,提升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五)不断健全区域科技金融体系。根据XX区科技金融政银合作工作试行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