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普通心理学考试部分资料整理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241560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普通心理学考试部分资料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9A文】普通心理学考试部分资料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9A文】普通心理学考试部分资料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9A文】普通心理学考试部分资料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9A文】普通心理学考试部分资料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普通心理学考试部分资料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普通心理学考试部分资料整理(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第十章动机动机理论u 本能论首先,本能论由詹姆斯和麦独孤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本能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固定下来的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所有的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种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和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形成的。支持该理论的还有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的生本能与死本能。“生的本能”: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例如,饥饿的本能、生殖本能、害怕危险的本能等。“死的本能”:当死的本能向外表现时,它就成为一种破坏、损害、征服的动力;它是愤恨的动机,侵犯的倾向

2、,它在仇恨和侵犯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当对外界有所破坏的时候,死的本能没有必要来毁伤自我。但是,当向外侵犯受到挫折时,死的本能往往退回到自我内部,成为一种自杀倾向。人的每一种动机都是无意识的生本能和死本能的混合物。还有马斯洛需要层次模型,认为人类行为是由生来就有的自我实现的潜能所决定的。劳伦兹印刻效应可以很好的解释本能论,所谓印刻效应指的是:指刚获得生命不久的小动物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的现象。u 驱力减少理论该理论由赫尔提出。其主要内容为:(1) 赫尔假定个体生存就会有需要,需要会产生一定的驱力,给有机体提供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所以寻求驱力降低就成为个

3、体行为的动机。(2) 赫尔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从经验中习得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即是由习惯来支配的。因此,他强调经验、学习,认为学习对个体成功适应环境是至关重要的。(3) 赫尔认为,驱力给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驱力可以来自内部刺激,称为原始驱力;也可以来自外部刺激,通过学习得到,称为获得性驱力。(4) 赫尔认为,驱力(D)、习惯强度(H)共同决定了个体的有效行为潜能,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P=DKH。u 唤醒理论该理论主要是由赫布和柏林提出的。该理论认为:(1) 唤醒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一般来说,人们喜欢中等程度的刺激,它能带来最佳的唤醒水平,刺

4、激水平太低或太高,个体都会不舒服。(2) 该理论认为,个体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3) 该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原理: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简化原理,即重复刺激将会降低唤醒水平;个体经验对偏好有影响,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复杂刺激。u 诱因理论该理论是由赫尔提出的。主要内容为:首先,驱力理论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针对这种缺陷,赫尔提出了诱因理论:(1) 首先,诱因是指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刺激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2) 其次,诱因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有吸引力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个体回避的刺激物称为消极诱因。(3) 赫尔在

5、考虑到诱因这一变量后,并把它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修改后的公式为:P=DKHKK。(4) 诱因与驱力是分不开的,它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其称为个体内在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u 动机的认知理论1、 期望价值理论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托尔曼,主要内容为:该理论是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他将期待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或者反映与刺激的联系,例如,看见闪电,就期待雷声,这是由刺激引起的期待,再如,平时努力学习,期待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这是由反应所引起的期待。期待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个体获得目标。2、

6、动机的归因理论该理论是由:海德&韦纳提出的。主要内容为:(1) 首先,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称之为归因;(2) 海德指出,当人们在工作或学习中体验到成果或者失败时,就会寻找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人们一般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所谓内部原因是指,个体本身的一些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等,而外部原因主要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的难度、运气等。(3) 海德还提出了“控制点”,把人们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两种。内控型的人,认为陈宫或失败是由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外控型的人则认为,成败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4) 韦纳系统的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

7、论,证明了成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要素。他在成就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的基础上,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将行为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5) 韦纳把成败的原因分为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内归因和外归因:努力、能力、个性等原因都是内源性的,是内归因;任务的难度、运气、家庭条件等原因则是外源性的,是外归因。第二个维度是稳定的归因和不稳定的归因,任务的难度、能力、家庭条件等原因是稳定的归因;努力、运气、心境等原因是不稳定的归因。第三是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努力等原因是可以受个人控制的归因;运气等原因则是不能被个人意志控制的归因。3、 自我决定理论该理论是由:德西提出来的。主要内

8、容为:该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内在动机。自我决定是人的一种选择能力。人们的行为因素是自我决定,而不是强化序列、驱力或其他任何力量。自我决定理论将人类行为区分为两大类: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前者指基于对人们需要的认识,其特点是设计和选择行为。这种行为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后者指行为没有真正的选择。它受外在刺激的控制,因而是无动机的。4、 自我功效理论由班杜拉提出。主要内容:(1) 班杜拉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

9、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2) 结果期待是对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即自我效能感,它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3)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有: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起。5、 成就目标理论代表人物:尼克尔斯德韦克等人,主要内容:(1) 该理论对于如何评价成功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原则,主要分为三个:任务标准:主要看个体是否达到了活动的要求;自我标准:主要看个体现在是否比自己以前做的好;他人标准:主要看个体是否比群体中的其他人做的好。(2) 成就目标理论把成就目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掌握

10、目标,个体的目标定位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上,认为达到了上述目标就是成功。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依据任务标准和自我标准;另一种是成绩目标,个体的目标定位在好名次与好成绩上,认为只有赢了才算成功。这种目标常常表现在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并且根据一般标准来评价自身的表现。(3) 不同的成就目标对应着不同的动机和行为模式:具有掌握目标的个体,往往会采取主动、积极的行为;具有成绩目标的个体往往有较高的焦虑水平,有时不敢接受挑战性的任务,遇到困难有时容易退缩。(4) 近年来,艾略特及其同事将趋近-回避这两个古老的成就动机概念引入到成就目标理论中,把成绩目标进一步区分为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前者旨在获得

11、积极的活动结果,是一种趋近的目标状态,后者旨在避免消极的活动结果,是一种回避的目标状态。平崔克将趋近-回避状态引入到掌握目标中,将掌握目标区分为趋近和回避两种状态,进而把成就目标分为四种,即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并提出了这些目标的一些特性。需要u 什么是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不平衡,表现在有机体对外部生活条件或内部环境的一种稳定的要求。需要得到满足后,这种不平衡状态会暂时得到消除,但出现新的不平衡状态时,新的需要又会产生。u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

12、我实现的需要。(1) 生理的需要:是直接与生存有关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在人类各种基本需要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也是最有力量的。它具有自我保存和种族保存的意义。包括食物、空气、水分、温度、睡眠和性等的需要,其中最重要的是饥和渴的需要。(2) 安全的需要:生理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出现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是指避免危险和生活有保障,也包括工作岗位稳定、有一定数量的储蓄、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等(身体、经济和心理)。安全需要首先要求减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3) 归属和爱的需要:前两种需要满足后,个体就会受归属与爱的需要所支配。归属就是参加或依附于一定的组织、融入一个集体、与他人建立感情、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

13、爱的需要包括接受他人的爱和给予他人的爱,因此也是一种归属需要。(4) 尊重的需要:尊重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它导致威望、地位和认可等情感;另一个方面是自尊,它导致胜任、自足和自信等情感。而如果一个人的尊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引起失落感和自卑感,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等。(5) 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个性发展理论中的最高理想和目标,是创造的需要,是追求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因此也叫做缺失需要,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须的,因此这种需要的满足可以稍作延

14、迟,所以,高级需要又叫做生长需要。u 需要与动机的关系:(1) 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有可能来自于个体的周围环境。当人们感受到这些要求,并引起个体某种内在的不平衡状态时,要求就转化为某种需要。需要总是指向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客体或事件,即追求某种客体,并从客体中得到满足。没有客体或没有对象的需要,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都是不存在的。(2)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对于这种内部过程,我们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外部行为间接

15、地推断出来。通过任务的选择我么可以判断个体行为动机的方向、对象或目标;通过努力的程度和坚持性我们可以判断个体动机强度的大小。(3)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当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引向某一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了人的动机。因此两者是紧密相关的。意志意志对动机具有调控作用。u 意志的定义与特性(1) 首先,意志是指个体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2) 意志的特性有:目的性,坚韧性,随意性。u 意志的品质构成意志的某些比较稳定的方面就是意志的品质,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和

16、自制力。(1) 独立性:是指个体不屈服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的品质。与独立性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2) 果断性:是指个体有能力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实现这些决定的品质。果断性的相反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3) 坚定性:也叫顽强性,是指个体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执行决定的品质,与坚定性相反的品质是动摇性。(4) 自制力是指个体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品质。与自制力相反的品质是怯懦和任性。u 意志的行动过程一般会将意志的行动分成准备和执行两个阶段。(1) 准备阶段:包括思想上权衡行动的动机、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并作出行动的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