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温-简化版(精)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233533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温-简化版(精)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风温-简化版(精)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风温-简化版(精)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风温-简化版(精)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风温-简化版(精)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温-简化版(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温-简化版(精)(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 温,一、概述 (一)风温的涵义 病因风热病邪 内涵 初起证候肺卫表热证 季节多冬春 外延:急性外感热病 (新感温病),卫受邪郁:发热,微恶寒,口微渴 肺气失宣:咳嗽,(二)临床特点 1、初起以肺卫为病变中心。 2、可有逆传心包。 3、后期以肺胃阴伤为主。 4、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三)风温的源流 1、风温之名,首见于伤寒论: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2、唐代至清初:多把伏气温病认作风温。 庞安时:“病人素伤于风,因复伤于热,风热相搏,则发风温。”,3、首先把风温作为春季的新感温病立论的是叶天士。 “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4、陈平伯撰风温专著外感温病篇。 “风温为病,春月

2、与冬季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此风温证之提纲也。”,(四)与现代疾病的关系: 西医学中的流行性感冒、冬春季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麻疹合并肺炎等病,可参考风温病辨证论治。,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风热病邪 春季: 叶天士: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吴鞠通: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冬季: 吴坤安:凡天时晴燥,温风过暖,感其气者,即是风温之邪。 风温在春季和冬季均可发生。陈平伯说,“春月风邪用事,冬初气暖多风,故风温之病多见于此。”,(二)发病: 外因:风热病邪 素禀不足 内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 起居不慎 房劳太过等,(

3、三)病理特点: 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犯手太阴肺经,并以肺卫为病变中心: 2、肺卫之邪不解,其传变有二: 一是顺传于胃(气分):呈现气分阳明热炽、邪热壅肺、热结肠腑等病理变化; 二是逆传心包:导致机窍闭塞,出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症的病机变化。严重者,可出现内闭外脱的危象。 3、风温后期,多呈现肺胃阴伤的病理变化。,风热病邪 肺 肺卫 气 余邪未尽 肺胃阴伤 胃 肠 痊愈 心包(营血) 内闭外脱 死亡,逆传,口鼻,邪热壅肺 痰热结胸 痰热阻肺,腑有热结 肺热发疹 阳明热盛 热结肠腑 肠热下利,顺传,风温病理示意图:,三、诊断要点 (一)发病季节冬春 (二)临床特点 l、初起为肺卫表证。 少数患

4、者可出现逆传心包。 2、继则出现肺、胃、大肠的气分证候,如肺热壅盛、阳明热盛、肠热下利等。 3、后期多呈现肺胃阴伤之候。,(三)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与春温: 2、与感冒: 3、与肺痈:,1、与春温鉴别,共同点:二者均发生在春季。,2、与风热感冒鉴别:,共同点:病因都是风热病邪,初起病变部位都在肺卫,表现为表热证。 鉴别点: 风热感冒病情多轻浅,初起以发热较轻、微恶风、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咳嗽、咽痛等肺卫失宣、清窍不利症状为主,病程短,一般不发生传变。 风温初起清窍不利的症状可能不明显,而热势较甚,且很快就可传入气分,出现肺热壅盛,热盛阳明等症状。,四、辨证论治 (一)治疗通则及注意事项

5、 (1)治疗通则: 1、初起:邪袭肺卫 辛散凉泄,透邪外达; 2、邪气顺传气分:,阳明热盛 辛寒清气,达热外出 邪热壅肺 清热宣肺平喘 肠腑热结 泻热通腑,3、肺卫之邪逆传心包,以清心开窍为急务。 4、后期热退而肺胃阴伤者,宜甘寒滋养肺胃之阴。,(2)注意事项: 1、初起大忌辛温消散,劫夺阴津。 临证指南医案风温邵新甫按:“大忌辛温消散,劫灼阴津。” 2、初起不可过用寒凉,以免凉遏冰伏。,(二)分型论治 1、邪袭肺卫,1症状: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咳嗽, 头痛,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邪郁卫表,肺气失宣,2分析:,邪郁卫表,肺气失宣,3治疗:,辛

6、散凉泄为主,宣肺止咳为主,银翘散,桑菊饮,“在卫汗之可也”,华岫云:“辛凉开肺便是汗剂, 非如伤寒之用麻桂辛温也。”,(1)若风热犯肺,以卫气受郁,开合失司为主,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微渴等,用银翘散。 (2)若风热病邪侵袭肺卫,以肺气失宣为主,证见咳嗽为主,选桑菊饮。,银翘散方解,风 热 病 邪,卫受邪郁,辛散:薄荷、淡豆豉、荆芥穗,凉泄:银花、连翘、竹叶,肺失宣降宣肺止咳:桔梗、牛蒡子、甘草,风热伤津清热生津:鲜芦根,透风于热外, 邪从表解,桑菊饮方解,风热病邪,肺,卫受邪郁,肺气失宣宣肺止咳:桔梗、杏仁、甘草,风热伤津生津止渴:芦根,辛散:薄荷,凉泄:桑叶、菊花、连翘,4注意事项:

7、,银翘散与桑菊饮的区别: 1)透表力量不等: 银翘散解表散邪之力较强,“辛凉平剂”; 桑菊饮以轻清凉泄为主, “辛凉轻剂”。 2)适应证有所侧重: 银翘散风热犯肺,以卫气受郁为主; 桑菊饮风热犯肺,以肺气失宣为主。,偏于表热较重,2、邪热壅肺 证候 身热,汗出,咳喘,胸闷胸痛, 烦渴,舌红,苔黄,脉数。 分析及要点 身热、烦渴、苔黄 咳喘、胸闷胸痛 病机 邪入气分,肺热壅盛,肺气闭郁 治疗及方药 宣肺泄热 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气分里热炽盛,肺气闭郁,麻杏石甘汤方解,邪热壅肺,邪入气分气热炽盛,清泄气热:生石膏,邪热壅肺肺气壅阻,宣肺平喘:麻黄、杏仁、甘草,注意事项 注意麻黄和石膏剂量: 1

8、)一般石膏为麻黄的510倍,麻黄剂量在10克以下。 2)根据具体病情,可适当变化: A、若身热汗出而喘,石膏与麻黄比例可加大,控制麻黄用量,并适当伍以养胃之品; B、若身无汗大热而喘,麻黄与石膏剂量可适当加大。,3、痰热结胸 证候 身热面赤,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便秘,苔黄滑,脉洪滑。 分析及辨证要点 身热,渴饮,苔黄,脉洪气分热盛 胸脘痞闷,按之疼痛,苔滑痰热内结胸脘 病机 胸膈痰热互结 治疗及方药 清热化痰开结,小陷胸加枳实汤(温病条辨),小陷胸加枳实汤方解,痰热结胸,痰热互结,痰,热,开结枳实、瓜蒌 化痰半夏、瓜蒌,辛开,清热黄连,苦降,分 解 痰 热,注意本证的鉴别

9、:,A.身热面赤,渴欲凉饮,易与阳明经证混淆。 鉴别点:无黄燥苔 B.大便秘结,胸下疼痛,易与阳明腑实证混淆。 鉴别点:无腹部症状、无神昏谵语 C.部位在胸膈,要与热郁胸膈鉴别。 热郁胸膈发热不甚,心烦懊恼,无胸痛 D.部位在胸膈,要与热灼胸膈鉴别。 热灼胸膈发热较甚,胸膈灼热如焚。,曹炳章:“扼要处全在胸痛、得汤则吐数句。”,4、肺热腑实 证候 潮热便秘,痰涎壅盛,喘促不宁,苔黄腻或黄滑,脉滑,脉右寸实大。 辨证要点 痰热阻肺,肺失肃降:痰喘 阳明腑实热结: 病机 肺经痰热壅阻,肠腑热结不通。,治法及方药 宣肺化痰,泄热攻下 宣白承气汤(温病条辨) 如吴鞠通所说:“其因肺气不降,而里证又实者

10、,必喘促寸实,则以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以大黄逐肠胃之结,此脏腑合治法也。”,=蒌杏石甘汤+大黄,注意事项 (1)与痰热结胸证的区别: 主要在于病位不同:本证在肺和大肠,而后证在胸。 (2)与邪热壅肺证的区别: 相同点均为肺气分病变。 不同点:后证以肺热为主,故麻杏石甘汤重在清泄肺热;而本证侧重于肺之痰热,在于化痰清热,并伴有肠腑热结,需攻下腑实。,宣白承气汤方解,痰热阻肺,腑有热结,痰宣肺化痰:杏仁粉、瓜蒌皮 热,里热 腑实攻下:生大黄,泄热(两清肺胃):生石膏,5、肺热发疹 证候 身热,咳嗽,胸闷,肌肤发疹,疹点红润,苔薄白,舌质红,脉数。 辨证要点 肺热证候: 肺热波及营血: 病机肺经气

11、分邪热,波及营分,窜扰血络,治疗及方药 宣肺泄热,凉营透疹 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 注意事项 应注意防风、升麻、柴胡、麻黄、三春柳等解表之剂慎用。,6、肺热移肠 证候 身热,咳嗽,下利,大便稀溏臭秽,色黄如糜,肛门灼热,舌苔黄,脉数。 辨证要点 肺胃邪热下迫肠道 肺热 病机 肺胃邪热下迫大肠之肠热下利。 治法及方药 苦寒坚阴,清热止利 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邵步青说该方:清上则喘定,清下则下利止。,葛根芩连汤:,肺热咳嗽葛、芩、甘草清肺止咳清上咳止 肠热下利黄芩、黄连清肠止利清下利止,肺热移肠证,无腹部硬满疼痛,故与热结肠腑之 热结旁流不同。,肺热移肠下利,为邪有出

12、路,不可收涩止利,7、阳明热盛 证候 壮热汗多,面赤心烦,渴喜凉饮,苔黄而燥,脉洪大有力。 辨证要点 胃经气分热炽: 胃阴耗伤: 病机 胃经热盛,津液耗伤。,治法及方药 辛寒清气,甘寒救阴 白虎汤 “白虎本为达热出表” “非虎啸风生,金飚退热,而又能保津者不可” “白虎剽悍,邪重非其力不举,用之得当,原有立竿见影之妙,若用之不当,祸不旋踵”,张锡纯:石膏为阴中阳药(寒泄中寓辛透),吴鞠通关于白虎汤的四条禁忌: 即:1)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 2)脉沉者,不可与也。 3)不渴者,不可与也。 4)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实际运用中,应把握两点: 1)表邪未解者,一般慎用; 2)里热未盛,病非阳明实

13、热者禁用。,8、阳明热结 证候 日哺潮热,时有谵语,大便秘结,或便下稀水,腹满硬痛,舌苔黄燥或焦黄、灰黄而燥,脉沉实。 辨证要点 肠道热结,传导失职 病机 肠腑热结。 治疗及方药 软坚攻下泄热 调胃承气汤,注意本证“热结旁流”与肠热下利区别: 1)病机不同:本证为燥屎内结,而肠热下利为热移大肠; 2)伴随症状不同:热结旁流者,伴腹胀硬痛,纯利稀水;肠热下利不伴腹胀满硬痛,仅下黄色稀便而非稀水; 3)治法不同:本证为攻下腑实,肠热下利为苦寒清热止利。,关于调胃承气汤,该治法不以攻逐燥粪为目的,而重在泻下热结,故无须枳、朴行气宽满。 邵登瀛四时病机:“调胃承气汤以甘草缓大黄、芒硝留中泄热,泄尽胃中

14、无形结热,而阴气亦得上乘,去枳实者,热邪结胃劫津,恐辛燥重劫胃津也。徐洄溪称:芒硝善解结热之邪,大承气用之解已结之热邪,此方(调胃承气)用之,以解将结之热邪,其能调胃则全赖甘草也。”,9、热陷心包 证候 身热,神昏谵语,甚或昏愦不语,言謇,肢厥,舌质红绛。 辨证要点 热闭机窍,神志异常: 营热蒸腾: 病机 热陷心营,包络机窍阻闭。 治疗及方药 清心开窍 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辨证着眼点: 昏谵、舌绛、舌蹇,清宫汤,玄参心、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犀角、连心麦冬 方中犀角、玄参清心解毒养阴为君; 连翘、竹叶卷心以清心热为臣; 莲子心、连心麦冬补养心肾之阴,共为佐使药。,“三宝”

15、的区别: 1)寒凉程度不同: 安宫牛黄丸性最凉,紫雪次之,至宝又次。 2)开窍之力不等: 安宫牛黄丸、至宝丹开窍苏神之力较强,紫雪丹开窍之力弱; 3)适应证有所侧重: 热闭心包而热邪极盛安宫牛黄丸长于清热兼解毒; 热闭心包兼热盛动风者紫雪丹兼息风; 痰闭甚秽浊重而热邪不甚者至宝丹长于辟秽。,10、内闭外脱 内闭外脱:指邪热内闭心包,兼气阴外脱或阳气外脱。 证候 身热,神志昏愦不语,倦卧,或兼汗多气短,脉细无力;或兼面色苍白,汗出淋漓,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 辨证要点 热闭心包证: 气阴两脱证: 阳气败脱证:,病机 热闭心包兼气阴两脱或阳气暴脱证。 治疗及方药 1)热闭心包与气阴欲脱并见 宜清心开窍,益气敛阴,用生脉散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 2)热闭心包与阳气暴脱并见 宜清心开窍,回阳救逆,用参附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 3)由热闭心包而导致单纯阳气暴脱 参附汤回阳救逆为急务。,内闭与外脱鉴别表,11、余热未净,肺胃阴伤 证候低热不退或不发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