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对外关系的发展课后练习 岳麓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32818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对外关系的发展课后练习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对外关系的发展课后练习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对外关系的发展课后练习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对外关系的发展课后练习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对外关系的发展课后练习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对外关系的发展课后练习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对外关系的发展课后练习 岳麓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外关系的发展专项练习1. “他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历史学家评价的这一历史人物是( )A. 秦始皇B. 张骞C. 汉武帝 D. 班超2. 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 A. 张骞出使西域B. 昭君出塞C. 文成公主进藏D. 玄奘西游3.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文中的“伟大僧人”是指( )A. 张骞B. 玄奘C. 鉴真D. 郑和4. 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

2、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 市舶司B. 澎湖巡检司C. 行省D. 宣政院5. 后人在对张骞的评价中说:“骞始开通西域道也。”这里所说的“西域道”的起点是( )A. 洛阳B. 成都C. 长安D. 酒泉6.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汉代的“丝绸之路”( )A. 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B. 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C. 使中国的丝织品、玻璃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D. 使美洲特产的玉米、马铃薯、可可等传入中国7. 小明同学制作了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应当

3、填写的内容是(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唐太宗创立了三省六部制A. B. C. D. 8. 新全球史载:在古典时代,一些个人也完成了长途旅行,张骞历尽艰险从长安到达了遥远的西方,张骞“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是()A. 打击匈奴B. 开拓疆域C. 管理西域D. 开通商路9.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和中外交往的过程。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正确的是()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日本孝文帝迁都洛阳A. B. C. D. 10. “丝绸之路经济地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

4、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以下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需要修改的是()A. 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大贡献B. 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C. 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D. 丝绸之路向内地输入的主要是丝绸11.“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特有的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叶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A. B. C. D. 12. 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来发掘出与汉

5、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A. 张骞出使西域 B. 甘英到达波斯湾C. 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 中亚和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13. 下图所示的这条古代商路连接着中国与世界,沟通了历史与未来。西汉时期为开辟这条商路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 张骞B. 卫青C. 蒙恬D. 霍去病14. 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下面图片体现的主题是()A.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 唐代的对外交往 C. 明朝的建筑成就D. 清朝的经济繁荣15. 下列内容中,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都是唐朝僧人 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都为完成自

6、己的使命历尽艰辛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A. B. C. D. 16.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A. 张骞通西域 B. 郑和下西洋C.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D.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7. 读下图,比较甲、乙两次远洋航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航海时间相差了一个多世纪B. 甲的航海规模小于乙的规模C. 都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交流D. 都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18. 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拒绝。这反映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

7、)A. “尊王攘夷”政策 B. 休养生息政策 C. 君主专制政策 D. 闭关锁国19.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10分)材料一 仔细观察丝绸之路示意图(1)材料一中的商路上,古代中国输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品是什么?它最远可以运到A国,该国是指当时哪个国家?(2分)材料二 仔细观察佛教的传播示意图(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B处是哪个国家?佛教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材料二中C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它有哪些成就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发展?(2分)材料三 仔细观察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示意图(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阿拉伯人是东西文明传播使者。你认为当今文明交流应具备哪些条

8、件?(4分)对外关系的发展专项练习参考答案1. B 2. A 3. B 4. A 5. C 6. A 7. B 8. A 9. A 10. D 11. A 12. C13. A 14. B 15. A 16. B 17. C 18. D19. (1)商品:丝绸(1分);国家:大秦(1分)(2)国家:古印度(天竺)(1分)主要原因: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特权;“忍耐服从”的说教,得到统治者支持;人们精神寄托的需要。(答对一点得1分,共1分)(3)成就:壁画;佛像;佛经等。(答对一点得2分,共2分)(4)东方向西方传播:中国四大发明传向西方;改造并传播印度人的计数法。(如答出“东方的胡椒、肉桂、丝绸等传到西方”;“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到欧洲”也可得分,答对一点得1分,共1分)西方向东方传播: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传向东方。(答对一点得1分,共1分)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科技的发展;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经济的发展;杰出历史人物的推动等。(答对一点得2分,共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