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28989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三课时)一、目标定向1、知道常见物质的结晶方法。2、了解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个体自学(阅读教材、思考问题)1、 称为结晶。2、将溶液 ,使溶液达到饱和后,再 ,溶质就会结晶析出。3、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还可以用 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4、蒸发时,蒸发皿中的液体量不宜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5、加热时,应不断用 ,防止 。6、加热到蒸发皿中 ,停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三、同伴互导1、小组内相互交流基础知识的对错。2、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基础学习的成果。四、教师解难1、哪些物质一般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2、哪些物

2、质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五、练习检测1下列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开的是( )A、酒精和水 B、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C、氯化钠和硝酸钾 D、铁粉和铜粉2下列情况一定能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溶剂 D、蒸发溶剂3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c一定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 降温至t1,a、b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Dn点表示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4.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 )。 (A)溶液的质量一

3、定变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0溶解度(克)AC50MT1 T2 T3B(二)填空题: 5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看出:(1)升高温度, 物质的不饱和的溶液会变得饱和;(2)T3 时,A 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3)要将A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可以采取 的方法,而要将B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温度()大量析出,只能采取 的方法;(4)如果A中混有少量B,则经过 可以提纯A。六、补充学习1能证明澄清透明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的实验是( )A取一滴矿泉水在显微镜下观察 B在矿泉水中加石蕊试液C仔细

4、品尝矿泉水的味道 D取12滴矿泉水在玻璃片上蒸发2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现有t1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Ba、b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Cc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Da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3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写“能”或“不能”)。(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物质序号)。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写选项序号)。 Acab Babc Cabc Dbac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