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28479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食盐,1.几种常见的盐 (1)氯化钠:俗称 ,化学式为 。大部分以 形式存在于体液中。主要用于 ,配制 ,消除公路积雪等。 (2)碳酸钠:白色粉末状固体,俗称 或 ,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水溶液呈 。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3)碳酸氢钠:白色固体,俗称 ,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 。是 的主要成分,治疗 过多症的一种药剂。,NaCl,离子,腌渍食品,生理盐水,纯碱,苏打,碱性,小苏打,碱性,发酵粉,胃酸,(4)碳酸钙: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和 的主要成分。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用作补钙剂、用于实验室制取 等。 2.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

2、酸钙的化学性质 (1)与盐酸反应,都会有 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 (2)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工业上用该反应制取烧碱。,大理石,石灰石,二氧化碳,气体,3.复分解反应 (1)概念:两种 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 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2)发生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后,生成物里有 或有 或有 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4.盐的化学性质,化合物,化合物,沉淀,气体,水,新盐+新金属,新盐+新酸,新盐+新碱,新盐+新盐,生活中常见的盐,1.(2016成都)某同学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根据泡腾片的主要成分分析,该气体主

3、要是( ) A.O2 B.N2 C.CO2 D.水蒸气,C,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2.(2017内江)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3.(2017菏泽)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B,B,A.NaCl Na2CO3 H2SO4 B.CuSO4 KNO3 Na2SO4 C.BaCl2 NaOH Na2CO3 D.HCl Na2SO4 NaOH,常见盐的化学性质与鉴别,4.(2016兰州)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经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B,A.CuCl2KCl B.KNO3K2SO4 C.Fe(OH)3Fe2(SO4)3 D.BaCl2BaCO3,5.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

4、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 。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 (填离子符号)。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 . 。,产生白色沉淀,Na2SO4+Cu(OH)2,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解答有关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问题,需“三看”。一看成分:一般如有相同离子成分则反应不能发生,反之则可,如HCl+NaCl。二看产物:看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只要有其中的一种反应现象就能发生,反之则不能。例如Na2CO3+2

5、HCl 2NaCl+H2O+CO2;Ca(OH)2+Na2CO3 CaCO3+2NaOH。三看溶解性:盐与碱反应须均可溶,盐与酸反应,盐可不溶但酸必须溶。,(2)盐的化学性质可用如图表示:,1.(2016广州)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 ) A.食醋 B.烧碱 C.草木灰 D.生石灰 2.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 A.碳酸钙纯碱 B.氯化钠食盐 C.碳酸钠小苏打 D.氧化钙熟石灰 3.(2017成都)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 A.HCl B

6、.KNO3 C.K2CO3 D.FeCl3,C,B,C,4.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是( ) A.K2SO4、NaNO3、NH4Cl B.BaCl2、Na2SO4、NaOH C.CaCl2、Na2CO3、AgNO3 D.FeCl3、CuSO4、NaCl,A,5.(2016乐山)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仅通过观察和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A.NaOH、Ca(OH)2、HCl、K2CO3 B.NaCl、BaCl2、CuSO4、NaOH C.Ba(OH)2、NaCl、Na2SO4、Na2CO3 D.AgNO3、HCl、Na2CO3、

7、CaCl2,C,6.(2017泰安)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D,A.NaNO3、NaCl、KNO3、(NH4)2SO4 B.H2SO4、HCl、AgNO3、Na2SO4 C.KMnO4、CuCl2、Fe2(SO4)3、NaNO3 D.K2SO4、NaCl、K2CO3、NaOH,7.(2016雅安)经过一次实验就能将H2SO4、NaCl、NaOH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 A.纯碱溶液 B.稀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石蕊溶液,D,8.(2017扬州)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B,9.(2016临沂)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

8、,它们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BaCl2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甲+乙无明显现象,乙+丙白色沉淀,丙+丁白色沉淀,甲+丁无色气体;BaCO3、BaSO4难溶于水。试回答: (1)丁物质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写出乙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甲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10.(实验探究题)玲玲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和小组内的同学仅用以下药品展开了探究活动。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提出问题】 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 。 【查阅资料】 硝酸钡溶液显中性,且

9、Ba2+有毒。 【实验探究】 玲玲用上述物质做了下列几组实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记录和解释】 (1)组合、均无明显现象,其中组合 与另外两组的实质不同。为证明该不同之处,玲玲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 (2)请写出组合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 他们请教老师并讨论后知道,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 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拓展延伸】 实验结束后,他们将所有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白色沉淀和无色的上层清液。为了确定沉淀和清液的成分,继续展开探究。 【实验1】 探究沉淀的成分。 【提出猜想】 .沉淀只有硫酸钡;.沉淀只有碳酸钡;.沉淀中含有硫酸钡和

10、碳 酸钡。 梅梅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 (请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证明了猜想是正确的。,水或气体,过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实验2】 探究清液的成分。 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另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几滴 ,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释与结论】 探究活动结束后,小组内成员通过讨论分析,一致认为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指示剂除外)。 【处理废液】 为了防止污染环境,玲玲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的 ,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 【交流与反思】 根据你对物质溶解性的了解,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请写出一种在水溶液

11、中一般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可溶性盐: (填化学式)。,稀硫酸或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NaNO3或KNO3,11.(核心素养题)科学课上,老师告诉学生“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盐通常是可溶的”。有“通常”就有“例外”,能否找到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证据呢?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一般朝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减小的方向进行。 了解到某些可溶性盐的溶解能力和颜色。 【实验取证】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过量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往该试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分析讨论】 (1)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NaCl溶液?请说明理由: . 。 (2)写出加入少量KI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AgI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gCl。 【得出结论】 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若AgNO3过量,AgI沉淀可能是过量AgNO3与KI反应生成的,无法说明该反应一定发生,小于,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