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北师大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27699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北师大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 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非生物环境的是( )。 A土壤 B水分 C阳光 D细菌 2. 看下图可知,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光合作用示意图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3. 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在种类和数量上均比其他动物少得多,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它们的繁殖能力低 B栖息场所有限 C被人类大量捕杀 D在食物链中所处营养级较高 4. 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如果蚱蜢因某种原因减少,则蚯蚓的数量变化在较长时间内是(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不变 5. 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如图所示,则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2、)。 AA BC CD DF 6.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使落红化作春泥的生物是( )。 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D非生物部分 7.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哪条食物链的加强有利于增加鹰的数量( )。 A草鼠鹰 B草鼠蛇鹰 C草蝗虫青蛙蛇鹰 D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鹰 8. 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 9. 兔子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构成的食物链中,红狐处的消费者级别及营养级分别是( )。 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10. 下列生物学观点不正

3、确的是() A.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 B.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是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 C.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不能进行 D.增加物种的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1.我们通常在媒体上看到“生态平衡”的概念,下列关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系统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稳定状态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具有的保持和恢复其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 D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关系 12. 我们通常在媒体上看到“生态平衡”的概念,下列关于“生态

4、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系统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稳定状态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具有的保持和恢复其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 D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关系 13. 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单位:10 2 千焦/(平方米年),该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可表示为( )。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 C乙丁甲丙 D丙甲丁乙 14. 下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都是( )。 A草 B鹰 C蛇 D兔 15. 下列关

5、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例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C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D大量增加羊的数量,可以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6. 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典型实例”的是( )。 A矿质元素被绿色植物吸收,其枯枝落叶腐烂后又还给土壤 B被轻度污染的水体经过物理和理化作用而得到净化 C由于大火烧毁的森林通过繁殖作用得到恢复更新 D过度开垦草原,毁林造田使气候失调,土地沙漠化 17.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

6、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B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C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18.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例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C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D大量增加羊的数量,可以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9. 人类的活动能够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下列哪项措施最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A.减少食肉动物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C.增加物种的数量 D.增加分解者的数量 20

7、. 下列微生物中,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 A枯草杆菌 B蘑菇 C乳酸菌 D蓝藻 21. 北京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提醒网友:寄粽需谨慎、且吃且珍惜。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禁止各类粽子携带或邮寄入境的。这是因为一些品种的粽子含有肉类成分,可能会有虫卵和微生物。若外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引起传染病流行传播 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 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 B C D 二、综合题 22.松树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开展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探究。 探究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

8、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请回答: (1)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应选择 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2)通过该实验探究能得出“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这个结论吗? 。(填“能”或“不能”) (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流动的。 (4)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 瓶。 23. (6分)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请写出猫头鹰在该生态系统中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2)该生态系统若被DDT污染,

9、则体内DDT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3)在该生态系统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的途径是绿色植物的。 一般情况下该池塘生态系统中某种消费者减少并不影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5)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 方向的。 24. 右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据题意回答:(8分) (1)图中各生物间通过_关系构成多条食物链,请你认真数清:图中有_条食物链。 (2)若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绿色植物田鼠X,则X所代表的生物应该是_。 (3)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着以腐肉为食的秃鹫,从生态系统成分上看,它属于_ (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都是由_固定在有机物中,这种

10、生物在属于_者。 (5)右图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食物链的能量关系,乙代表狮子,则丙可能为_或斑马。 (6)人们如果大肆猎杀羚羊: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说明动物维持_ 起着重要的作用。 3答案一、选择题1、D2、A3、 解析: 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往往处在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根据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效率为10%20%,最高营养级只能获得生态系统总能量的很少一部分,所以它们的数量少得多。 答案: D4、 解析: 蚯蚓和蚱蜢都以绿色植物为食,短时间内蚱蜢减少会使蚯蚓获得充足的食物而大量繁殖,但从长期看,过度繁殖会导致绿色植物大量减少,从而造成蚯蚓的食物减少,蚯蚓的数量也就随之减少。 答案: C5

11、、 解析: 在每条食物链中,起点都是生产者,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A是生产者。 答案: A6、 解析: 落红是有机物,春泥是无机物,使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的生物是分解者。 答案: A7、 解析: 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每经过一种生物,都要因为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一部分能量,因此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获得的能量越少,数量也越少。 答案: A8、 解析: 根据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原理,能量逐级递减,越向生物链的后端,生物的数量越少,呈金字塔形排列。 答案: D9、B10、 C 解析: 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在植物一生中出现

12、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因此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分解者指的是腐生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能进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因此,增加物种的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1、 【答案】D 【解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系统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稳定状态,所以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关系的。 12、D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

13、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系统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稳定状态,所以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关系的。13、 解析: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根据题目中甲、乙、丙、丁固定能量的多少可知四种生物可构成一条食物链:乙丁甲丙。 答案: C14、A15、 D 解析: 动物作为消费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B正确;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

14、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动物是消费者,是食物链中主要环节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C正确;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果草原上大量增加羊的数量,就会严重破坏草原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遭受破坏,D错误。 16、D17、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解读图示,可知:(1)丙数量最多是生产者,甲、乙、丁是消费者;(2)生态系统中所包含的食物链为:丙甲乙丁。所以,当乙增加时,甲减少,而丙、丁增加。 答案: C18、D 试题分析: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