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课件(二)(12-17)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227163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课件(二)(12-17)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方剂课件(二)(12-17)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方剂课件(二)(12-17)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方剂课件(二)(12-17)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方剂课件(二)(12-17)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剂课件(二)(12-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课件(二)(12-17)(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概述,、概念 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以治疗气、血、精、津液耗散滑脱之证的方剂,统称固涩剂。,、适应症 正气内虚,气、血、精、津液耗散滑脱之证自汗盗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滑脱不禁,遗精滑泄,小便频数,或小便失禁,崩漏带下等。,、分类 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五类。,十二 固 涩 剂,()固表止汗,体虚卫外不固 阴液不能内守,自汗 盗汗,收敛止汗药(煅牡蛎、煅龙骨、麻黄根、浮子麦等) 配 益气固表药(黄芪、白术等),()敛肺止咳,久咳肺虚 气阴耗伤,久咳不已,敛肺止咳药(罂粟壳、五味子、乌梅、诃子等) 配 益气养阴药(人参、麦冬、阿胶等),()涩肠固脱

2、,泻痢日久脾肾虚寒,久泻久痢滑脱不禁,涩肠止泻药(肉豆蔻、诃子、 罂粟壳、乌梅等) 配 温补脾肾药(补骨脂、肉桂、干姜、党参、白术等),()涩精止遗,肾虚,精关不固膀胱失约,遗精滑泄 尿频遗尿,补肾固肾药(桑螵蛸、沙苑蒺藜、淮山、莲肉等) 配 涩精止遗药(芡实、莲须、益智仁、煅龙骨、煅牡蛎等),()固崩止带,妇女,崩中漏下带下不止,固崩止带药为主 (煅龙牡、椿根白皮白果、芡实、海螵蛸等),脾虚气弱者配益气补脾药(黄芪、人参、白术、淮山等) 肾虚冲任不固者配补肾固冲药(地黄、白芍、萸肉、阿胶等) 阴虚血热者配滋阴清 热药(龟板、生地、黄柏、黄芩等) 湿热下注者配清热利湿药(车前子、薏苡仁、黄柏等

3、),、配伍要点,收敛固涩药配补益药(标本兼顾),耗散滑脱重者,收敛固涩为主。 耗散滑脱轻缓者,补益治本为主。,、使用注意事项 ()元气大虚,亡阳欲脱之证不宜用。 ()外邪未去者不宜用,以免“闭门留寇”。 ()实邪所致的汗出、泻痢、尿频、遗精、崩 漏、带下等忌用。,二、方剂,主治证病机 卫气虚弱 肌表不固 营阴外泄,常自汗出,损伤心阴 耗伤心气,心阳不潜 虚热内扰 夜间肌表更虚,汗出夜 卧尤甚,气阴不足 心失所养,心悸惊惕 短气烦倦,牡 蛎 散,【治法与方药配伍】,益气固表 敛阴止汗,君:煅牡蛎敛阴潜阳,固涩止汗。,臣: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佐:麻黄根收敛止汗。,佐使:小麦-益心气,养心阴,

4、 清虚热。,类方鉴别,卫气虚弱肌表不固,自汗,牡蛎散:补敛并用而重在固涩止汗为主,并能敛阴潜阳,为收敛止汗之方,主治体虚卫外不固,复心阳不潜之自汗盗汗。,玉屏风散:以补气固表为主,补中寓散,为补益之剂,主治卫气虚弱,肌表不固之自汗或虚人易感风邪者。,真人养脏汤,主治证病机,久泻久痢 损伤脾肾,脾肾虚寒,关门不固 泻痢无度、 (肠失固摄) 中气虚陷脱肛坠下, 不思饮食 经脉失于温养脐腹疼 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 脉迟细。,滑脱不禁,治法 涩肠固脱以治标,温补脾肾以治本。,方剂,方药配伍,君:罂粟壳(重用)涩肠止泻以固脱,肉豆蔻 臣 诃 子,暖脾温中,涩肠止泻,佐,人 参 白 术,益气健脾,以助

5、运化,肉 桂温补脾肾,消散阴寒,当 归 白 芍,养血和血,缓急止痛,木 香,理气醒脾 使补而不滞,涩而不壅,使:炙甘草,调和诸药 合参、术补中益气 合白芍为缓急止痛。,涩肠止泻 (温补脾肾) 温中补虚,临床运用,、本方适用于久泻久痢,属脾肾虚寒而无积滞者,以泻痢滑脱不禁,、腹痛、神疲食少,舌淡苔白,脉迟细为症治要点。,、本方为温、补、涩之剂,凡泻痢初起,病证属实或虽久泻久痢而湿热积滞未尽者,均忌用。,、虚寒重者,可加附子,干姜以温阳祛寒;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以益气升阳举陷。,(一)概述,、概念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称为安神剂。 、适应症 七情内伤所致

6、的神志不安惊狂善怒,烦躁不宁,心悸健忘,虚烦失眠等。 3、分类 实证重镇安神 神志不安 虚证补养安神,13 安 神 剂,()重镇安神,神志不安实证 以重镇安神药为主(朱砂、磁石、珍珠 母、龙齿、生铁落等) 常配清热药(黄连、竹叶、山栀仁等),(心肝阳亢,热扰心神),常配滋阴养血药(生地、当归、麦冬等),()补养安神,神志不安虚症,滋养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 茯神、小麦、夜交藤等),配滋阴补血药(地黄、当归、麦冬、天冬、,(阴血不足 心神失养),玄参等),、治法要点,()神志不安疾患宜辩虚实,实者宜用重镇安神法,虚者宜用补养安神法。 ()火热易耗伤阴血,阴虚易致阴亢。病机虚实夹杂者,宜

7、两法参合运用。 ()神志不安疾患主要亢责之于心,但与肝、肾密切相关,要注意兼治肝肾,如补肝血、清肝热、平肝阳、滋肾阴、交通心肾等。 ()情志所伤的神志不安除药物治疗外,宜配合精神疗法。,、使用注意事项:,()重镇安神剂多由金石类药物组成,易伤胃气;滋养安神类药亦腻滞碍脾,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虚弱者,宜酌情配伍健脾和胃之品。 ()外感温热病,邪热传里,热扰心神所致的神烦不寐,狂乱谵语;痰蒙心窍所致的癫狂;瘀热内扰之狂乱等不宜使用(宜分别参考泻下剂、清热剂、祛痰剂、活血祛瘀剂等)。,天 王 补 心 丹,主治症病机,心肾两虚 阴虚血少 内生虚热,心失所养 虚火扰心 虚火内扰手足心热 梦遗 虚火上炎口舌

8、生疮,思暗 虑耗 劳心 心肾 太阴 过血,舌红少苔, 脉细而数。,心悸失眠 神疲健忘,(二)方剂,治法,滋阴养血,补心安神。,方药配伍,滋心阴,养心血,清心热; 君:生地黄(重用) 滋肾阴,壮水以制心火。,天冬、麦冬滋阴清热 助君药 臣:当归补血养心 滋阴养血 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茯苓、远志养心安神,交通心肾。 人参补气以生血,宁神益智。 五味子益气敛阴,养心安神。 佐 玄参滋阴清热、以降虚火。 丹参清心活血,使补血不滞血。 朱砂镇心安神。 使: 桔梗载药上行以养心。,功用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临床运用,本方主治阴虚血少之神志不安,以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治要点。,附方

9、 、柏子养心丸 功用:养血安神,滋阴补肾。 主治:阴亏血少,心肾失调之精神恍惚,惊悸怔忡,夜寐多梦,健忘盗汗,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孔圣枕中丹 功用:补肾宁心,益智安神。 主治:心肾不足之健忘失眠,心神不安。,(一)概述,、概念 凡用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治疗神昏窍闭之证的方剂,统称开窍剂。,、适应症 神昏窍闭证(简称闭症)邪气壅盛,蒙蔽心窍,以神志昏迷,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病性属实),、分类 热闭(阳闭)清热开窍(简称凉开) 闭证 寒闭(阴闭)温通开窍(简称温开),十四、开窍剂,()凉开,适应症:,热 闭,温邪热毒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 内陷心包 痉厥等 痰热之邪,蒙蔽

10、心窍 肝阳暴张,气血逆乱, 壅闭心窍 感受秽浊之气,蒙闭心窍,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面红唇赤 舌红苔黄 脉数等,组方配伍,以芳香开窍,辟秽化浊药为主组成。(如麝香、牛黄、冰片等) 配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药。(水牛角、黄连、黄芩、山栀、石膏等) 配镇痉安心药。(如朱砂、磁石、珍珠、黄金、羚羊角等) 配清热化痰药。(如贝母、胆星、天竺黄、雄黄等),()温开,适应证:,寒闭,阴寒痰浊,或秽浊之气 郁闭气机,蒙蔽心窍,中风 中气 中寒 中恶 痰厥,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神昏不语,牙关紧闭 面白唇青,苔白脉迟,组方配伍:,以芳香开窍,辟秽化浊药(如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等)为主组方。 配伍温通行气药。(如

11、丁香、沉香、木香、檀香、香附、乳香等),、使用注意事项,()辨清闭证的寒热,不可寒热错投。 ()辨清病证的虚实,脱证忌用。(如属内闭外脱者,则开窍与救脱并施。) ()阳明腑实证所致的神昏谵语不宜使用。如兼邪陷 心包者,可开窍与泻下并用。 ()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不宜加热煎煮,以防药性挥发,降低疗效。 ()孕妇填用。,(二)方剂,安宫牛黄丸,主治证病机,热扰神明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 灼津炼液为痰 舌红或绛,脉数。 痰热蒙蔽心窍,温内 邪陷 热心 毒包,或痰热素盛,治法,凉 开芳香开窍,清心解毒,佐以镇心安神,豁 痰化浊。,方药配伍,牛黄清心解毒,熄风定惊,豁痰开窍。 麝香芳香化浊,开窍醒

12、神。,水牛角清心凉血解毒。 助牛黄清解 黄连、黄芩 清热泻火解毒。 心包之热毒。 山 栀 冰片 芳香辟秽,通闭开窍,助君药开窍醒神。 郁金,佐:珍珠、朱砂、金箔镇心安神,以除烦躁不安。 使:蜂蜜和胃调中。,臣,君,功用:,清热开窍,豁痰解毒。(镇心安神),临床运用,、治外感温热病邪,邪热内陷心包或痰热蒙蔽心窍所致的神昏谵语(如现代医学中的流脑、乙脑、中毒性痢疾等);亦可用治内伤杂病,痰热蒙蔽心 窍之神昏谵语(如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尿毒症、肝昏迷等)。临床上以神昏谵语,高热烦躁,舌红或绛,脉数为证治要点。,、热陷心包,兼阳明腑实,大便秘结者,用安宫牛黄丸化开,调生大黄未服牛黄承气法。,、

13、脉虚者,以人参汤化服开窍救脱之法。,、本方化裁改革后的新剂型新安宫牛黄针、牛黄醒脑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口服液、滴鼻液)功用与主治大同小异,可供选用。,附方,牛黄清心丸,功用:清热解毒,开窍安神。,主治:温热之邪,内陷心包,身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以及小儿高热惊厥,中风窍闭等。,治邪热内陷心包 神昏谵语, 烦躁不安。,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豁痰解毒之力 较强,适用于邪热内陷心 包之重证。 牛黄清心丸清热开窍,豁炎解毒之力 逊,适用于邪热内陷心包 之轻证。,与安宫牛黄丸的比较,紫 雪 (又名紫雪丹、紫雪散),功用,清热开窍,熄风止痉。,主治,邪热内陷心包,热极动风证。高热烦躁,神

14、昏谵语,痉厥,斑疹吐衄,口渴引饮,唇焦齿燥,尿赤便秘,舌红绛苔干黄,脉数有力或弦,以及小儿热盛痉厥。,至 宝 丹,功用,清热开窍,化浊解毒。,主治,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红苔黄垢腻,脉滑数,以及中风、中暑、小儿痉厥属于痰热内闭者。,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合称为“温病三宝”)的 鉴别运用,相同点:,功用:芳香开窍,清热解毒,镇痉安神。,主治:热闭证。身热烦躁,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数。,不同点:,安宫牛黄丸最凉。长于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熄风止痉之力不如紫雪,开窍豁痰之力不及至宝丹。最宜用于热陷心包所致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数,偏于热盛毒重者。,紫雪凉性次

15、之。开窍豁痰力最弱,清热解毒之力不及安宫牛黄丸,但长于清热凉肝,熄风镇痉。最宜用于热陷厥阴(心包、肝),肝经热盛,热极动风之神昏烦躁,抽搐痉厥,唇焦齿燥,舌红绛,苔黄干,脉弦数,偏于热盛动风者。,至宝丹凉性最次,清热力最弱,但长于芳香开窍,辟秽化浊。最宜用于痰热内闭之昏厥,痰盛气粗,舌苔垢腻,脉滑数,偏于痰浊壅盛者。,临床选方参考,清热镇静:首选安宫牛黄丸、次选紫雪、最后选至宝丹。 熄风镇痉:首选紫雪,次选安宫牛黄丸,最后选至宝丹。 开窍豁痰:首选至宝丹,次选安宫牛黄丸,最后选紫雪。,苏 合 香 丸,主治证病机,寒 邪 痰 浊 秽浊之气 气机郁闭,蒙蔽清窍 扰乱神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牙关紧闭 心腹卒痛 ,甚则昏厥,苔白, 脉迟。,治法,芳香开窍,温里祛寒,行气解郁,辟秽化浊。,方药配伍,苏合香、麝香 君 芳香开窍,辟秽化浊。 安息香、冰片,木香、檀香 行气解郁,散寒止痛, 沉香、乳香 辟秽化浊,活血化瘀。 丁香、香附,荜茇温中祛寒。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化浊。以防辛香太过, 诃子收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