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7课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3226107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7课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7课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7课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7课 Word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目标导航 1 了解盟军的反攻及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重点)。2 理解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内容及影响(难点)。3 了解德国和日本的投降。一、盟军的反攻1太平洋战场(1)1942年8月,美军率先展开反攻,夺占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2)1945年初,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2北非战场(1)时间:1942年11月开始。(2)战况美英联军在西北非实行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3)影响:意大利退出战争,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3苏德战场(1)战况1943年7月,德军大规模进攻库尔斯克,双方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区发生了

2、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德军损失惨重。1944年1月起,苏军对德军发动10次大规模进攻。(2)影响德军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法西斯仆从国退出战争。思维点拨1北非战场是美英盟军配合作战;太平洋战场主要是美军单独作战;苏德战场是苏联红军单独作战。但在整体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各国互相配合。1943年5月,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1943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垮台。2作为法西斯集团成员国之一,意大利发生政变,新政府最先退出战争,标志着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重点精讲1942年8月,太平洋战场的美军率先展开反攻,

3、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在北非战场,盟军两线夹击德意军队,德意军队投降;在地中海战场,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墨索里尼政府垮台;在苏德战场,普罗霍罗夫卡地区的坦克战使德军损失惨重,德军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二、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政治合作:召开会议(1)开罗会议召开: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内容: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2)德黑兰会议召开: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德黑兰举行会议。内容:决定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三国还就战后处置德国和

4、成立国际组织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2军事行动:开辟第二战场(1)过程1944年6月6日,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指挥,代号为“霸王行动”的战役打响。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的滩头强行登陆,1944年8月,巴黎光复。(2)影响:法西斯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中,加速走向灭亡。思维点拨欧洲第二战场是指美英盟军在欧洲大陆开辟的、直接对德军作战的、与苏德战场相呼应的西欧战场,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消除了德军跨海征服英国的直接威胁。三、德国法西斯的覆亡1雅尔塔会议(1)召开: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2)内容:会议对加快战争进程、战后对德国的处

5、理以及确保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等重大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安排。2欧洲战事结束(1)1945年春,在粉碎了德国在阿登地区的最后一次反攻后,西线英美盟军强渡莱茵河,在鲁尔区围歼了西线德军主力。(2)东线的苏军也发动强大攻势,兵临德国首都柏林城下。4月,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同时苏军对柏林发动了最后进攻。4月30日,苏军终于攻克柏林。(3)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易错提醒雅尔塔会议涉及中国的内容主要是苏、美两国背着中国政府签订的秘密协定,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维护外蒙古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雅尔塔会议对加速反法西斯

6、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四、日本投降和大战的结束1背景(1)1945年初,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已日益逼近日本本土。(2)波茨坦会议召开: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首脑会晤于柏林附近的波茨坦。内容: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3)中美苏的最后一击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对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予以毁灭性打击。中国抗日

7、军民也发动战略反攻。2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胜利结束。史论要旨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不仅表现在战场上、军事上的分工与配合,同时也表现在各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相互配合与合作,表明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团结合作。2欧亚各国人民方式多样的抵抗斗争,牵制了德、意、日法西斯的力量,配合了反法西斯主要盟国的军事行动,成为欧亚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知识图示主题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的合作史料一 1942年4月,罗斯福给丘吉尔的信中说:“你我两国人民要求开辟一个战场,以便卸下俄国人肩上的压力即使还没有得到完全成功

8、,这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必须实现这个计划。”史料二 阅读下列图片:图一 德黑兰会议上的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图二 诺曼底登陆(1)说明罗斯福主张英美联合在1942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对德国法西斯实现东西夹击,减轻苏联压力,加快战争进程。(2)图一为三国领导人决定开辟第二战场,图二为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1)从史料一来看,对于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问题,罗斯福的主张是什么?原因是什么?(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两幅图之间的关系,指出图二反映事件的历史意义。答案 (1)罗斯福主张1942年开始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苏联和美英军队可以从东西两个方向进攻德国,减轻苏联的压力,加快战争的进程。(2

9、)关系: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诺曼底登陆成功地开辟了第二战场,图二是对图一的实践。意义: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希特勒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极大地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它对欧洲被占领国家是极大的鼓舞,促进了欧洲人民反法西斯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相互配合(1)政治上互相协作: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经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特别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之间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战争期间共召开四次三国首脑会议,协调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对当时和战后的形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经济上互相支持:为了充分发挥联盟国家的经济优势,保证战争的胜利进

10、行,各国在经济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合作,这种经济上的联系与合作,对提高盟军的作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军事上互相配合:中国战场是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战场,在战略上拖住了日本陆军的主力,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使日本无力和德意做战略上的配合。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苏联承担了抗击法西斯集团元凶德国的重任。为了减轻苏联的压力,英美盟军在西欧和北非采取军事行动予以配合。主题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国际会议史料一 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

11、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的演讲史料二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二战全景纪实史料三 1945年2月11日,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正式签署,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2个月或3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派遣远东红军出兵日

12、军控制下的中国东北,与此同时,美国、中国也加紧了反击日军的步伐,到了15日,日本天皇就发表了终战诏书。(1)说明不同制度意识形态可以合作。(2)说明从法律上肯定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从而奠定中美英合作的政治基础。(3)说明雅尔塔会议解决了苏联对日作战问题,加速了日本灭亡和二战的结束。(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史料一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2)史料二中的“三国”是指哪三国?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史料二的积极意义。(3)谈谈你对史料三的看法。答案 (1)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2)三国:中、美、英。意义:三国一致合作抗日。(3)雅尔

13、塔会议解决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体现了世界反法西斯各国的政治合作与军事合作,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具有积极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时间主要背景参加国作用开罗会议1943年11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中美英三国协同对日作战,开罗宣言为战后中国收回台湾提供了法律依据德黑兰会议1943年冬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苏美英使三国得以协同对德作战,加速了德国的灭亡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苏军与英美盟军东西夹击德国苏美英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速了德、日法西斯的灭亡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德国投降,太平洋战场美军向日本进逼,

14、中国战场开始反攻苏美英对维护战后欧洲和世界和平起了积极作用,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1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某一作战行动的示意图,下列各项对此次作战行动解读正确的是( )A使德国陆军遭遇第一次重大失败B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答案 C解析 从作战行动示意图可以看出,德国军队已攻入苏联境内,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21943年7月,德军集中精锐部队又一次对苏联军队发动战略性进攻。苏军调集重兵严阵以待,双方展开空前规模的坦克大战,德军损失惨重并从此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这次战役是( )A莫斯科战役 B库尔斯克战役C阿拉曼战役 D

15、斯大林格勒战役答案 B解析 结合材料中“1943年7月”“苏德战场的主动权”等信息,可知为库尔斯克战役。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联军夹击中的军事行动是( )A西西里岛登陆 B诺曼底登陆C突尼斯歼灭战 D阿拉曼战役答案 B解析 诺曼底登陆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德军陷入两线作战的局面。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意见不一有两个不变的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决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15%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自己的力量,对日作战,美国拥有军事优势而这是根本的。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材料二 我们所想到的是日本人以武士道的精神,拼命抵抗,至死方休要一个人一个人地消灭日本人的抵抗,一寸土地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