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必练题6两次工业革命含解析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3225837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必练题6两次工业革命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必练题6两次工业革命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必练题6两次工业革命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必练题6两次工业革命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两次工业革命1、下图是英国各部门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示意图,据图中的数据变化可知( )A 英国工业化转型尚未完成 B 圈地运动导致农业发展缓慢C 服务业所占比重略有下降 D 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2、从17世纪开始,一场“农业革命”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革命中,资本主义型的农场在农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的耕作和栽培技术经历了重大改革,如:农业机械的采用、畜种的改良。这场“农业革命”的主要作用在于( )A 使“圈地运动”得以终结B 为工业革命准备重要条件C 推动贩卖黑奴活动的开展D 促使殖民争夺不断地加剧3、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汽车

2、在马路上奔驰 B 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 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D 电话成为重要通讯工具4、1851年,英国举办世界博览会,在展览会的入口处,摆放了一块重达24吨的大煤块。其主要目的是( )A 宣布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B 展示新能源的发明和利用C 突出蒸汽时代的能源特色D 表明英国的煤储量世界第一5、1884年12月,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条推销“新世界专利”的广告,其大意是:佩戴清新空气呼吸器,人们甚至在冬季室内门窗紧闭时,也可以不间断地呼吸到清洁、新鲜空气,它不但可以让人们免受粉尘的侵害,而且不会给看书、写作或睡眠带来任何不便。)表示了当时英国( )A 技术革命化解了环境危机 B 环境问题成为媒体关

3、注的焦点C 工业化导致环境问题凸显 D 环境污染比其他国家更加严重6、1530年,英国议会颁布了啤酒法,解除了地方官对啤酒经营长达近两个世纪的管制,学致了酗酒等社会治安问题,直到1879年,才通过酗酒法重新强化地方对酒类的管理权。这一过程反映了英国( )A 自由主义理论内涵的渐变B 立法服务于经济利益的原则C 工业化带来议会制度改革D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较量7、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包括( )交通运输业机器制造业汽车工业电力工业A B C D8、某报纸曾经刊登过这样一则消息: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

4、,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模日益壮大9、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A 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B 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C 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D 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10、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

5、,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 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B 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 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D 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1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大企业时代到来。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已成了计划经济B 垄断组织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了生产力的迅

6、速发展C 垄断组织消灭了私人生产D 垄断组织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2、1860年英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为27 5%,美国占9 1%;到1900年,英国占19%,美国为13%。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世界各地连成一个整体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C 交通运输工具不断改进 D 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工业革命发生在煤资源比较丰富的英国北部不完全是偶然的政治本身的内在价值和贸易的兴起,两者结合使商人的政治力量大大加强,他们对规则加以干预和改变的力量也大大加强,而这些规则的改变就带动了17世纪英国金融和财政制度的改革。工业革命把英国从欧洲的边缘带入

7、世界的中心,把一个不起眼的阴暗、潮湿的小岛变成了日不落的帝国。同时,在乔叟与莎士比亚文学中造就的仅六七百年的现代英语,通过殖民等渠道广泛传播最终成为一种全球性语言。 摘编自马德斌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材料二 下面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1870年1900年企业总数(个)808669产量(吨)3 200 00029 500 000投资额(美元)121 000 000590 000 000材料三 不仅欧美工业化国家大量输进输出,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阿根廷、印度等许多国家也开始大量输出。1877年第一艘冷藏船装载牛肉离开阿根廷,1897年阿根廷输出1亿蒲式耳小麦和玉米。

8、1870-1900年间,印度与欧洲贸易增加了一倍多,真正的世界经济形成了。摘编自姚海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 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及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2) 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生的变化及根本原因。(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第一艘冷藏船”提供动力来源的发明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还出现了哪些新的通讯工具?材料中“真正的世界经济”形成的积极作用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

9、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近现代英国发展史材料二 由内燃机和电动机带动的“电工技术革命”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蒸汽机带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铁路建设成为这一时期新兴工业化的中心。生产单位规模扩大,技术和投资量增长,使银行和国家在推行现代化方面发挥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世界经济在19世纪后期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罗荣渠现代化新论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维度分析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的表现。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电工技术革命”开始的标志,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经济在19世纪后期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的原因。答案1 A解析:根据图片可知,英国1688年至1801

10、年产业结构变化幅度较小,工业占比无明显变化,反映英国工业化转型尚未完成,故A项正确。B项,此时圈地运动已经结束,排除。C项,题干中服务业比重上升,排除。D项,工业比重并不大,故排除。故选:A。2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叙述的“农业革命”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B项正确;A项中的“得以终结”说法绝对,可排除;C项中“贩卖黑奴活动”是16世纪开始的,可排除;D项中殖民争夺属于国际争霸战争,与题意不符,可排除。3 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根据所学知识,汽车、电灯和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所以答案选B。4 C解析:略

11、5 C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同时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环境问题。材料反映出当时英国社会对“新鲜空气”的渴求,反映了环境问题的凸显,故C正确。A项的“化解了”错误,环境问题随着近代工业化的深入而日益严重;刊登了一条广告不能得出就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无法确定媒体对其他问题的关注程度,故B错误;英国环境问题出现,但是无法体现出它比其他国家严重,故D错误。6 A解析:依据题干“啤酒法,解除了地方官对啤酒经营长达近两个世纪的管制”、“通过酗酒法重新强化地方对酒类的管理权”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理论的变化,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

12、A。7 D8 C9 D解析:从关键词“单调的纯净”“可靠性和营养”可知题目中的加拿大人显然对烟雾持欣赏态度,所以D项符合题意。10 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实际上考察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从材料“ 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 ”即可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裙子变短,但这本质上反映了工业革命对女性的要求在转变,要求女性积极参与社会生产,促进了女性角色的转变。故选C。A项错误,仔细分析材料可知材料并未涉及到妇女思想解放的内容;BD项错误,材料也未体现。11 B解析:根据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出现集

13、中趋势,大企业时代到来 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垄断组织的产生促进了企业组织管理活动的改革。12 B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60年代,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远远大于美国,但是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与美国的贸易比重在缩小,这主要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美国快速崛起。故选B项。13 (1)原因:唐代政治稳定,唐政府重视商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发展奠定基础;交通业的发达;唐代开放的对外政策。特点:商业管理日趋规范完善;出现了储蓄和支付钱币的柜坊;唐代商品产销和流通的诸项

14、管理制度比较完善。28 (1)原因:煤炭资源丰富;先进的政治制度;贸易的兴盛;官商结合。影响: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促使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世界工厂;确立其殖民霸主地位。(2)变化:企业数量减少;产量和投资额增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3)动力: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通讯工具:电报、电话。作用:有利于世界各地区间的交流与发展。14 1 政治上: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或资本主义代议制);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思想上,牛顿力学促进了近代科学形成、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2 标志:1866年,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2、垄断组织(或者跨国公司)的出现;3、银行、国家的作用:4、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世界市场逐渐成熟或最终形成)。解析:1 从材料“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并结合所学知识,注意答题角度政治、经济、科技即可。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电工技术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866年,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材料中体现了生产力的大发展,结合时间“19世纪后期”,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相符,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银行的作用、世界市场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