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第四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3225769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第四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第四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第四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第四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难鸦片战争12太平天国运动3、54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6、7辛亥革命108、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112国共的十年对峙14抗日战争1516、17解放战争1819综合1320、21、2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依据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 遏制吸毒,医治官场病疾B 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C 整顿海防,打击英国入侵 D 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解析:B 依据材料判断“害人之物”为鸦片,鸦片走私是

2、“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导致白银大量外流。禁烟运动打击鸦片走私,制止白银外流,以此缓解政府财政危机,B项正确。2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提,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列强获得这一权益是在( )A 南京条约附件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解析:A 材料“一国所提,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说明这一权益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是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故A项正确。3 有学者对某史实是这样描述的:“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

3、在烟焰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他描述的史实应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太平天国运动C 义和团运动 D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解析:B 由材料中“长歌涌入金陵”“人间小天堂”“天京陷落”等信息可以判断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4 “但是许多事一开头就注定要失败,中国社会好像是准备好了要诞生一个新的朝代,不过19世纪的外部环境,却造成了一次流产。”材料中的事件指的是( )A 辛亥革命 B 戊戌变法C 太平天国 D 鸦片战争解析:C 题干“一开头就注定要失败”说明该事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要诞生一个新的朝代”表明该事件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政权,综合上述,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是太平天国运动。5 “按

4、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A 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B 承担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C 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D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解析:C 从材料可知“社会革命”是经济领域的变革,与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社会革命体现不出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平分土地,产品归圣库,消灭了经济竞争和家庭生产之间的差距,故C项正确;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资政新篇,故D项错误。6 1895年,台湾巡抚唐景崧知道依靠清政府与日本

5、交涉保台无望后,提出台湾租界化、抵押台湾等设想,并直接与法国、德国方面进行磋商。这反映出唐景崧( )A 主张在台湾实行国际共管B 希望借助外力来保卫台湾C 准备武装反抗日本的占领D 企图脱离清政府实现独立解析:B 根据材料“台湾租界化、抵押台湾”,不是倡导世界各主要国家共同管理台湾,而是把台湾租与、抵押给一些西方强国,阻止日本变台湾为自己的殖民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提出台湾租界化、抵押台湾等设想”,表明唐景崧希望引入西方强国,制衡日本割占台湾,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武装反抗,故C项错误;唐景崧引入外部力量,就是希望列强争斗,不致台湾被日本割占,尽力使清政府的领土完整,故D项错误。7 如图

6、是20世纪初西方报刊上的一幅时局漫画慈禧太后跑路,关于这一时局的正确说法是( )A 西方列强随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 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外国殖民者的气焰C 反映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D 其结果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解析:D 据材料“20世纪初”“慈禧太后跑路”的漫画内容,可知这是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随后,以推翻清朝统治为任务的资产阶级革命兴起,D项正确。A项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B项发生于18511864年,C项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A、B、C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8 下表是武昌起义后成

7、立的革命政府人员组成新军将领革命党咨议局议长巡抚布政使提督督练公所总参议13331111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 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B 具有反封建的不彻底性C 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 是自上而下的民主革命解析:B 据材料革命政府人员组成可以看出,新政府成员主要以新军将领为主,辅以部分革命党人、封建官僚,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故A项错误;新政府吸收了部分封建官僚,反映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性,故B项正确;材料中革命政府人员组成情况,不能反映资产阶级性质革命,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民主革命不是自上而下,故D项错误。9 辛亥革命之初,革命党人被看作“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后来袁世凯、张勋等

8、复辟帝制,全国人民反对复辟。该变化反映了(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制度C 革命党人属性发生变化 D 已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解析:A 根据材料最初“革命党人被看作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后来“全国人民反对复辟”,支持革命党人民主共和的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应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表现,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虽然建立了民主制度,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故B项错误;革命党人属性发生变化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已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10 莫理循于18971912年间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曾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

9、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材料描述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解析:C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851186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是反抗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与“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不符,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是1911年爆发的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运动,与材料内容相符,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1 1919年5月的一天,上海某理发馆贴出告示: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该理发馆贴此告示的直接原因是( )A 辛

10、丑条约签订,加重了人民负担B 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民愤C 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D 九一八事变爆发,中日矛盾激化解析:C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19年5月”,据此分析材料反映的事件应该是五四运动。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辛丑条约签订是在1901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1916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于1931年。12 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党在政治上主要的方针是加紧进行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的群众工作,特别是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中共中央这一方针( )A 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条件 B 推动了农村的土地革命C 使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D 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

11、权解析:A 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材料中中国共产党确定发动和组织农民运动的方针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条件,A项正确;土地革命、工作重心转移、苏维埃政权是1927年之后的事情,B、C、D三项错误。13 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会议内容A中共“一大”明确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B中共“三大”明确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针,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瓦窑堡会议明确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D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解析:D 中共“二大”明确党的现阶段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A项错误;中共“三大”推动了革命

12、统一战线的形成,B项错误;八七会议明确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C项错误;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项正确。14 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说明( )A 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B 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C 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D 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解析:A 抓住材料“1935年10月”“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可知这次会议是指遵义会议,这次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

13、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A项正确;遵义会议时红军还没有粉碎国民党的“围剿”,故B项错误;遵义会议撤换“左”倾领导人,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不能说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故C项错误;红军长征胜利会师才意味着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故D项错误。15 1937年德国共和报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与上述报道相关的战事是( )A 淞沪会战 B

14、太原会战C 武汉会战 D 枣宜会战解析:A 根据材料中“1937年”“上海”等信息分析可知应该是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16 1937年9月,蒋介石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中说:“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材料说明( )A 各党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 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党独裁D 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主要矛盾解析:D 材料反映的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的主张,不能体现出各党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故A项错误;抗

15、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国民党希望和其他党派联合,一致抗日,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国民党放弃党派差异,主张各党派一致抗战,体现的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导致国内各党派暂时消除了阶级差异和分歧,故D项 正确。17 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 甲午战争爆发 B 中华民国建立C 全面抗战爆发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析:C 材料反映出该文发表时中国民族意识空前高涨,全面抗战爆发,中国的民族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