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6课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3225702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6课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6课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6课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6课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第十六课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北京西城高一期末)2015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14年斗争的开端是( A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C平型关战役 D台儿庄战役解析 据材料中“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可知是从1931年开始算起,A项正确;B、C、D三项发生的时间均不符,排除。2(2018宜昌高一联考) “虽训练尤未充足,装备尤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竟能抵抗十周。不只军队甘于牺牲

2、,视死如归,一般老幼男女,无不争为军队服务。但是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制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材料较为客观地反映出 ( A )A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作战情况B国民党消极抗战导致丧师失地C抗战相持阶段日军的疯狂进攻D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解析 由题干信息“军队甘于牺牲,视死如归但是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可知国民党军队不是消极抗战,所以B项错误;题意没有描述日军的进攻行动,所以C项错误;由“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可知是正面战场,所以D项错误,故选A项。 3(2018安徽学业水平模拟)蒋介石1938年8月31日日记云:“今日长江之

3、敌已入挂形(易攻难退之地)与险形之地矣!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此倭寇之必败也。”此会战前后历时4月,战场跨5省,虽然最终失利,但是它翻开了抗日历史崭新的一页。此会战指( D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解析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排除A、B两项;从地形和“它翻开了抗日历史崭新的一页”(进入相持阶段)判断,答案选D项。4东史郎日记中这样写道,“战争是什么?战争二字就是残忍、悲惨、暴虐、放火、屠杀等惨无人道的众恶之极的概括性代名词。所谓战争,就是包括了一切非人道的罪恶无比的巨大的恶魔口袋,它荼毒生灵,破坏良田,摧毁房屋,肆意暴虐,毁灭文化,使人间变成地狱,导致无数的生

4、灵成了孤魂野鬼。”运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史实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D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建立“七三一”部队A BC D解析 都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5(2018莱芜高一检测)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南京大屠杀是日军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 中国人民必须牢记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南京大屠杀惨案不容篡改 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A BC D解

5、析 “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体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国带来巨大的伤害,同时习近平要求国人勿忘历史,故正确;习近平的讲话同时也昭示南京大屠杀惨案不容篡改,故正确;“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又体现了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故正确,选项A符合题意。6(2018天水高一检测)百团大战期间,国民党的38军以及许多民间抗日武装加入了作战行动。这体现了( B )A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B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

6、要组成部分D中国战场由防御转为进攻解析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国民党38军及民间抗日武装也加入作战,体现了全民族抗战,故选B项。7(2018宜昌高一检测)观察右侧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是( D )A主张实行全民族抗战B强调中国共产党对抗战的领导C肯定国民党正面抗战D赞扬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解析 本题考查对图片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漫画内容及“八路在哪儿?”这一标题,可知八路站在“敌后”,进行敌后游击战争,故选D项。A项中的“全民族抗战”,B项中的“领导”,C项中的“正面抗战”,均与材料无关,排除。8(2018

7、南京高一联考)邓小平指出,百团大战“打乱了敌人进攻重庆、昆明、西安的计划”。这一阐述 ( B )A凸显了百团大战在八路军抗战全局中的意义B说明了百团大战体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征C强调共产党敌后战场是全民族抗日的主战场D表明共产党领导军民取得正面战场重大胜利解析 A项与材料不符,错误;从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从武汉迁到重庆继续抗战,以敌后战场为主,百团大战打乱了敌人对重庆等地的进攻,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百团大战的战略意义,并没有提及中共敌后战场是主战场,故C项错误;百团大战属于敌后战场,故D项错误。9(2018安徽学业水平模拟)下图是我国抗战时期

8、名为共荣圈的漫画,其主旨是( A )A揭露日军虚假宣传的本质B丑化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C美化日本的侵略行为D揭示日本侵略者必将灭亡的结局解析 题干图片反映的信息是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打着共荣的旗号给中国带上项圈、奴役中国人民。这则漫画揭露了日军虚伪的嘴脸。B项中亚洲各国与题干中我国不符;C项中美化是错误的;D项在图片中体现不出来。10(2018北京学业水平测试)某班设计了“抗日战争”的网页,页面设置了“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胜利”四个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恰当的是( C )A卢沟桥事变 B淞沪会战C日寇暴行 D日本投降解析 此页面设计的是“抗日战争”的主题,A项属于“抗

9、战爆发”栏目,B项属于“正面战场”栏目,D项属于“抗战胜利”栏目,故排除。C项属于再增添栏目且与此主题相符,故选C项。11(2018四川学业水平测试)经过十四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伟大胜利( D )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 实现了中国的完全统一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A BC 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事实不符,当时香港、澳门都还未回归,而直至今日,海峡两岸还未统一,故排除。12(2018辽宁学业水平测试)诗人艾青在人民的狂欢节中写道:“日本无条件投降了!/消息像闪电/划过黑夜的天空这是伟大的狂欢节

10、!/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诗中提到的中国的“胜利”主要归功于( B )A中国共产党的抗战B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C中国国民党的抗战D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题干材料所阐述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2018合肥高一联考)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2014不是1917,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做榜样。我希望日本的领导人

11、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摘自凤凰资讯材料二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1)材料一中提到的“1894年”中日之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

12、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答案 事件:中日甲午战争。影响: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在中国犯下了哪些违背“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的滔天罪行(请写出三例)?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日本在19371945年的侵华罪行回答,如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的细菌战和活体实验。第二小问根据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回答,其中根本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3、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答案 罪行: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的细菌战和活体实验。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实行全民族抗战。(3)在二战胜利结束近70年的今天,中国政府为什么将9月3日确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举行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斗争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让中国人民缅怀先烈,纪念为抗战

14、做出贡献的人们,为的就是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为的就是要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同时,也是为了警醒全世界人民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答案 原因: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投降,9月3日,在华的日军向中国政府投降。意义:不忘历史,以史为鉴,加强国家建设,提高国家实力。14(2018吉安高一期末)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战场,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他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开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