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5课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3225660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5课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5课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5课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5课 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目标导航 1 了解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重点)。2 理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影响(重点)。3 认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得与失(难点)。一、德国入侵苏联1背景(1)德国优势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希特勒先后占领和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2)苏联不足战争爆发前,苏军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没有组建起来,也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建立了“东方战线”,但苏联对德国发动进攻的时间估计错误,战备迟缓。2概况(1)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2)战争初期,苏军英勇作战,但遭受了惨重损失。思维点拨1

2、1941年6月,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了突然的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2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失利,除了苏联方面的原因外,还与德国的军事力量相对强大有关。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原因(1)德国在欧洲侵略的得手刺激了日本的野心。(2)日本对侵略东南亚蓄谋已久,于1940年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3)美、英、荷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使美日矛盾激化。(4)1941年日本主战派代表东条英机组阁,积极准备进行战争。2战况(1)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美军损失惨重。(2)同时,日军向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发动进攻。3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

3、正的世界规模。重点精讲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由反苏转变为支持苏联的原因(1)法西斯到处侵略,已成为美、英、苏的共同敌人。(2)苏联已成为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中坚力量。(3)美英虽从骨子里仇视社会主义,但当时援苏便是援助自己。(4)从根本上说援苏是英美维护国家自身利益的需要。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原因(1)根本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均要求联合行动。(2)直接原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加速了联盟的形成。2过程(1)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为英国购买军火打开了方便

4、之门。(2)1941年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同时确定了美国参战后“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3)苏德战争爆发后步伐加快: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9月,美、英、苏三国在莫斯科签订第一个议定书,三大国开始联合行动。(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3意义(1)性质: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形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2)作用: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战争中他们互相配合,并赢得了最后胜利。易错提醒1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是太平洋

5、战争的爆发,而不是苏德战争。2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加速了联盟的形成。史论要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说明了世界人民同法西斯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也说明,为了应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挑战,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知识图示主题一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史料一 我们与希特勒或他们的匪帮永不会谈,永不斡旋,我们将在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与他们战斗,直到把笼罩阴云于大地的一切敌人消灭为止任何为反对纳粹主义而战斗的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支持。任何与希特勒为伍的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

6、。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丘吉尔对德国侵略苏联发表的声明(1941年6月)史料二 1940年6月,日本当局叫嚷:“不要误了班车。”4月26日,日本内阁制定了基本国策纲要,规定日本的基本国策是“建立以皇国为中心,以日、满、华为基干的大东亚新秩序”。“皇国目前的外交是以建设大东亚新秩序为根本,首先将重点置于结束中国事变方面。”史料三 罗斯福说:“昨天,美国遭到了日本蓄意的猛烈攻击现在我宣布:美国和日本帝国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1)说明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改变敌视苏联的方针,决心支持苏联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2)说

7、明日本在德国战果刺激下,确定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基本国策,将重点放在结束中国战事。(3)说明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1)史料一反映了丘吉尔的什么立场?他为什么宣称要“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2)史料二中,日本当局为什么叫嚷“不要误了班车”?为此而确立的基本方针和重点是什么?(3)结合史料三,分析该事件的背景和影响?答案 (1)既反对希特勒的纳粹主义,又。只有联合苏联共同反对法西斯,才能维护英国的利益。(2)原因:日本要乘德国闪击西欧国家成功之际,侵占东南亚。基本方针: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向南洋扩张。重点:先结束中国战事。(3)背景:日本执行南进战略,在东南

8、亚扩张;引起美国制裁,日美矛盾激化。影响: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1)思想根源: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种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使一部分日本人有一种极强烈的“危机感”,一些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认为只有通过战争和征服别国,才能表明日本的强大。(2)矛盾激化: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早在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1940年,日本正式抛出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不仅要侵占,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美矛盾激化。(3)经济根源:战争

9、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而“南进”则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的贸易禁运,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4)外部动因: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主题二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史料一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0年底说,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保卫自己、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

10、。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实史料二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1)说明美国改变“中立”“不干涉”的政策,转而支持反法西斯国家的斗争。(2)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为:签字国保证用其全部力量反对法西斯国家;保证签字国之间合作,不单独与敌人媾和。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为战胜法西斯集团奠定

11、了基础。(1)史料一反映出美国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分析变化的原因。(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回答其主要意义。答案 (1)向英国等反法西斯的国家提供武器和物资。原因:法西斯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的威胁;美国同法西斯的矛盾日益加深,美国修改中立法,并通过租借法,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2)内容: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反对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签字国之间的合作,绝对不同敌人单独媾和。意义: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大大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的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历程及作用(1

12、)历程美国改变“中立”态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法等国的援助。大西洋宪章的发表。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与丘吉尔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英美联合。英美两国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为反法西斯开始联合起来。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1942年初,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至此,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2)作用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反法西斯国家在军事上相互配合,政治上相互协调,经济上相互支

13、持,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由于苏联方面而造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因素是( )德意日三国正式结成军事同盟,法西斯力量强大德国已经占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控制了强大的军事资源德国采用突袭战术,使苏联措手不及苏军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和机械化部队苏联战备迟缓,军事部署存在失误A BC D答案 C解析 均是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但不是苏联自身的原因,只有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21940年8月,美国政府决定对日本实行冻结财产和禁运钢铁、石油等措施,其直接原因是( )A日本与德、意结成三国轴心B日军趁机开始向东南亚扩张C法国宣布向德国法西斯投降D日军对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答案 B解析 日本入侵东

14、南亚加剧了它与美、英、荷三国的矛盾,从而引发了美国等国的对日制裁。3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 )A都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B都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C直接决定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命运D都是法西斯军队实施的突然袭击答案 D解析 绥靖政策于1939年破产,故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并不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排除A;B、C与史实不符,排除;不论苏德战争还是太平洋战争都是德、日两国针对苏联和美国的突然袭击,故正确答案为D。4下图为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一幅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下边床上的人们正饱受各种疾病(斯大林搔痒症、希特勒炎

15、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的煎熬,已经气若游丝,命悬一线。左边床上头戴星条帽的人的内心真实写照:“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1)漫画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实施了怎样的政策?原因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美国彻底放弃该政策的事件,并分析这一事件的影响。答案 (1)政策:美国颁布中立法案,对法西斯实行绥靖政策。原因:英法绥靖政策的影响;仇视共产主义,想祸水东引;美国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维护美国自身利益与安全的需要。(2)事件:珍珠港事件。影响: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演变为全球性战争(或者战争范围进一步扩大);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基础达标11941年6月22日,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