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综合阶段训练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3224608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综合阶段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综合阶段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综合阶段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综合阶段训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 阶段训练(第六单元)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经过中国共产党等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全面展开抵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扭转了中国近百年来反侵略战争屡战屡败的局面。1 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镣铐上写着不抵抗)形象地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

2、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是( C )A 日军突然发动袭击B 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C 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D 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2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B )A 国民政府统一全国B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C 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 中国开始局部抗战3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B )A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 七七事变的爆发D 八一三事变的爆发4 图中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历史要素,叙述正

3、确的有( C )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目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地点:陕西西安 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A B C D 5 “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 B )南昌起义 九一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 平津战役 台儿庄战役A B C D 6 抗日战争以来,以下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D )A 血染卢沟桥B 火烧圆明园C 九一八事变D 南京大屠杀7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以下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

4、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C )卢沟桥事变 西安事变 南京大屠杀 一二九运动A B C D 8 下列图片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战争,其中图片与意义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C )A 图一是局部抗战的开始B 图二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C 图三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D 图四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9 下列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 )A B C D 10 邮票是国家的一张名片,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如图,这组邮票纪念的是( B )A 北伐战争B 抗日战争C 国共内战D 红军长征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兄弟阋墙】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

5、(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指出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中华民族抗日全史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张学良口述历史(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同仇敌忾】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同赫尔利的谈话(3)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答案:(1)1927年

6、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2)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3)台儿庄战役。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材料二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消灭敌人损失人民革命力量发展日军伪军军民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军队的发展解放区人口130多万人118万人3 500多万人1 000多亿美元130多万人1亿多人材料三 温家宝同志

7、在赴日本福岛等特大地震海啸灾区慰问时说,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我们没有忘记在中国发生重大灾害时,日本政府和人民给予的大力支援。中国政府和人民将继续为日本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支持。中日友好的基础在两国人民,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日关系将不断改善和发展,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恶果?该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什么?(2)材料二的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3)请举出中国军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两个战役名称。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请问台湾是在哪个条约中被割占的?(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怎样看待中日之间的关系。答案:(1

8、)东北三省沦陷;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2)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日军的侵略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日军的侵华历史和暴行铁证如山等。(言之有理即可)(3)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任举两例即可)马关条约。(4)牢记历史,以史为鉴;和则两利,争则两伤;中国的发展需要日本,日本的发展也需要睦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谊需要倍加珍惜等。(言之有理即可)单元综合 阶段训练(第六单元)【阶段训练】测控导航知识点题号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1、2、3、4、5、7、9、11、12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5、6、7、8、9、10正面战场的抗战5、8、9、10、11、12敌后战场的抗战8、

9、9、10、12抗日战争的胜利121 C 本题考查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A、B、D三项也是中国丧失领土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是当时统治中国的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日本才能如此迅速地侵占东北三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2 B 由题干中“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一致对日抗战”等信息,可知这与西安事变有关。根据所学知识,综合比较四个选项,即可判定答案。3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 C 题干图片反映的是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是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也

10、就是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后发生的,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而不是正式形成。据此,排除含有或的选项即可。5 B 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和平津战役与日本无关,A、C、D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故选B。6 D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的和平居民及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共杀害30多万人,充分体现了日军的野蛮暴行。7 C 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一二九运动发生于1935年12月。综合比

11、较四个选项,即可判定答案。8 C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分别反映的是卢沟桥事变、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和平型关大捷,综合比较四个选项即可判定答案。9 A 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中国军队鏖战台儿庄发生在1938年;中国守军在卢沟桥奋起抗战发生在1937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综合比较四个选项,即可判定答案。10 B “七七战火”标志着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台儿庄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敌后游击战”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的基本作战方式。概括四枚邮票的共同特征,可知都反映了抗日战争这一主题。11 解析

12、: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史上蒋介石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张学良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伟大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抗战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台儿庄展开了大战,最终中国军队

13、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答案:(1)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2)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3)台儿庄战役。12 解析: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逐步沦陷,中国局部抗战开始了;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在军事上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胜利,极大地牵制了日军的军事行动,在作出巨大民族牺牲的基础上,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的实践证明和平相处,则共同发展,战争只会给双方带来灾难。答案:(1)东北三省沦陷;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2)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日军的侵略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日军的侵华历史和暴行铁证如山等。(言之有理即可)(3)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任举两例即可)马关条约。(4)牢记历史,以史为鉴;和则两利,争则两伤;中国的发展需要日本,日本的发展也需要睦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谊需要倍加珍惜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