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评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3224471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 明朝掌管地方军政的机构是( )A 兵部B 五军都督府C 按察使司D 都指挥使司2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 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B 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C 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D 明清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3 新水浒传一经播出便引起轰动,但剧中部分穿帮镜头令人汗颜。根据史实,下列不

2、可能出现在剧情中的是( )A 酒壶、茶壶B 猪肉、羊肉C 宋江、公孙胜玉米地中大战D 刀、剑4 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多年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达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A 红海沿岸B 英吉利海峡C 大西洋沿岸D 波罗的海沿岸5 亚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众多以某位航海家名字命名的遗迹:印尼有个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三宝镇、印度有三宝石像每年到了这位航海家登陆的日子,当地居民都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你知道他们纪念的是哪位人物的伟大事迹吗( )A 郑成功收复台湾B 郑和下西洋C 戚继光抗倭D 岳飞抗

3、金6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此诗句中戚继光表明他的志向是( )A 荡平倭寇B 赶走荷兰殖民者C 击退沙俄侵略者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7 某班同学准备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办一期历史板报。他们应该收集哪些历史人物的资料( )陈胜 项羽 文天祥 郑成功 岳飞 戚继光A B C D 8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9 明代中后期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妇是苏州盛泽镇上一个织绸的小户人家,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了新兴的

4、丝织业工场主。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 )A 瓦子B 商帮C 票号D 手工工场10 李自成的“均田免赋”口号是针对明末的以下哪些情况提出的( )土地高度集中 兵役、徭役繁重 赋税沉重 物价昂贵A B C D 11 明朝灭亡以后,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的明军将领是( )A 吴三桂B 努尔哈赤C 皇太极D 魏忠贤12 右图是小明同学历史课堂笔记片断,从中判断它记载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 伊犁将军的设置B 郑成功收复台湾C 平定准噶尔叛乱D 戚继光抗倭13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三国时,台湾称夷洲 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明

5、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广东省A B C D 14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清顺治时期确立册封达赖的制度 清康熙时期确立册封班禅的制度 清雍正时期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过程A B C D 15 魏源在圣武记中写道:“是时,朝廷已平三藩,定陇蜀,收台湾,和鄂(俄)罗斯,天下无事。圣祖以噶尔丹势炽,既入犯,其志不在小六月集大臣于朝,下诏亲征。”这里的“圣祖”是( )A 汉武帝B 北魏孝文帝C 元世祖D 康熙帝16 观察右图,此图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 大兴文字狱B 焚

6、书坑儒C 提倡言论自由D 独尊儒术17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 特务统治的强化B 思想控制的加强C 文化专制的强化D 专制集权的加强18 小强准备做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为主题的演讲。他在网上搜集的相关资料与主题不符的一项是( )A 郑成功收复台湾B 明太祖废除丞相C 厂卫制度的设置D 雍正帝设置军机处19 清朝统治者故步自封,试图构筑起一道隔绝中外的“防线”,却使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这道“防线”指的是( )A 设立军机处B 大兴文字狱C 重本抑末D 闭关锁国20 红楼梦中会出现的情节是( )二、非选择题(本大

7、题共4小题,第21题18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7分,第24题15分,共60分)2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诗,结果他被斩首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1)材料一中人物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曾经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请问他是谁?(2

8、分)(2)材料二中的秦始皇在位时曾对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在对待儒家学说上,汉武帝的政策与秦始皇有什么不同?(4分)(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明太祖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推行了什么举措。(2分)(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2分)(5)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主要侧重于哪一方面。有什么共同目的?(4分)(6)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22 波涛汹涌的海洋,给明清两朝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恐慌。下面是某中学七年级的同学搜集到的一些图片,请你参与进来完成相关的问题。【图片搜集】【史实整理】(1)请分别说出率领图1

9、和图2这两支船队的主要人物,并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6分)(2)图3中清朝实行广州一地对外通商的政策叫什么?(2分)【情感体验】(3)结合明清时期不同的对外政策,说一说给我们带来的启示。(2分)23 明清时期,我国历史最显著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明朝和清朝前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各起到什么作用?(12分)(2)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前期对新疆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3)清朝前期实行的对外政策对当时的中国有什么积极作用?(1分)24 长城,以它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和悠久的历史著称于世,1987年被联合

10、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下面两幅图就是长城的两个关口,左边的是嘉峪关,右边的是山海关。请你完成相关问题。(1)你所见到的长城大部分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它的起止点是什么地方?(4分)(2)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什么地方?修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明长城与其有何不同?(6分)(3)有人认为长城的修建是明王朝走向封闭、没落的表现,消极作用大;也有人说长城防御了游牧民族的骚扰,保护了中原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就这两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3分)(4)如何评价明长城?(2分)第三单元测评一、选择题1 D2 D 通过“读书人国家本为求才计”可知,这说的是科举制度。“三句承题,两句破

11、题”是指八股文。八股取士是从明朝开始的,由此可见此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八股取士的弊端。3 C 玉米原产南美洲,明代从国外引进,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所以,在水浒传中不可能有C项所述情景,C项符合题意。4 A 郑和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正确答案为A项。5 B6 A 明朝中期,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戚继光率戚家军荡平东南沿海的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永远载入史册。通过“但愿海波平”可判断选A项。7 D8 C 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9 D 10 D 11 A 12 B13 A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4 C 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

12、嘛”的封号;康熙帝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1727年,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后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金瓶掣签”是用来认定藏传佛教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由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过程。正确答案为C项。15 D16 A 清朝时有人因为写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而招来杀身之祸,这种现象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断章取义、借题发挥,这正是文字狱的表现。B项是秦朝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表现;C项不符合题意;D项是西汉时期开始确立的思想主张。17 D 明朝时期设置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等特务机构,清朝设置军机处、大兴文字狱,都加强了君主集权。正确答案为D项。18 A 19 D20 C “三

13、顾茅庐”出自三国演义;“大闹天宫”出自西游记;“黛玉葬花”出自红楼梦;“武松打虎”出自水浒传。二、非选择题21 参考答案 (1)韩非。(2)“焚书坑儒”。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3)八股取士。(4)文字狱。(5)思想。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6)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统治加强思想控制;必须解放思想,禁锢思想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等。(只要围绕“思想”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22 参考答案 (1)戚继光;郑和。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后又南下福建、广东,与当地军民共同剿灭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郑

14、和从14051433年,先后7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到达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闭关锁国政策。(3)闭关自守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实现国家昌盛。(言之有理即可)23 参考答案 (1)戚继光抗倭,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康熙帝发动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入侵者,维护了国家统一。(2)康熙帝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3)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24 参考答案 (1)明朝。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2)西起临洮,东到鸭绿江边。主要目的是防御匈奴南下。不同:秦长城为土筑,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明长城的位置较秦长城靠南。(3)提示: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但不全面,只有将两种观点结合起来,辩证地去看待,才较完善。(4)明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