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层测评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3224465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层测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层测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层测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层测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 清朝前期重视农业发展的帝王不包括( )A 皇太极B 康熙帝C 雍正帝D 乾隆帝2 全国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是在( )A 顺治末年B 康熙末年C 雍正末年D 乾隆末年3 清朝前期,工商业非常繁荣的大城市不包括( )A 北京B 江宁C 扬州D 吴江县盛泽镇4 清朝前期商业繁荣,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其中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的商帮是( )A 晋商B 徽商C 鲁商D 浙商5 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是在哪一时期( )A 顺治末年B 康熙时C 雍正时D 乾隆末年6 下列不属于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是( )A 人地矛盾逐渐

2、突出B 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C 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D 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1 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的是( )A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B 手工业的发展C 商业贸易的兴盛D 商帮的活动2 下列不属于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发展表现的是( )A 耕地面积扩大B 治理黄河等河流,兴修水利工程C 经济作物的种植有较大的发展D 引进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作物3 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的是( )A 吴江县盛泽镇B 湖北汉口镇C 北京D 江宁4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如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已经名闻天下,被称为“四大镇”。这些属于清朝商业网中的(

3、)A 农村集市B 城镇市场C 区域性市场D 全国性市场5 右面是清朝盛世滋生图(局部)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 出现了农村集市B 坊市分置C 边境贸易繁荣D 商业市镇兴盛6 影视作品折射出历史的冰山一角。下面两幅图片是两部以明清著名的商帮为背景的电视剧的剧照。这两个最著名的商帮来自( )A 浙江 广东B 安徽 山西C 山西 江苏D 广东 福建7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1、图2、图3和康乾盛世局面有关,该局面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哪几位皇帝统治时期?(2)观察上图,指出这一“盛世”表现在哪些方面,并举例说明。课后作业测评夯基达标1 A 2 D 3 D 4 A 5 D 6 D培优促能1 A 2 D 3 B 4 B5 D 本题考查图文结合的学习能力。盛世滋生图(局部)描绘了清朝乾隆时苏州繁华的市井风情。6 B 本题考查对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明清时期的商业很发达,像安徽、山西等地商人资本雄厚,形成商帮,故正确答案为B项。7 参考答案 (1)清朝前期,康熙、雍正、乾隆。(2)农业方面: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手工业方面:手工业获得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商业方面:安徽、山西等地商人资本雄厚,形成全国性商帮;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在北京、江宁、扬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