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3224401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班级_ 姓名_ 【学习目标】1 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到达地区及意义等相关史实2 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正确评价戚继光3 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4 认识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学习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_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_,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2 1405_年,_率船队_次下“西洋”。满载着中国的 、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以及金银货币。先后到达亚洲和_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3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

2、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 。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 作出了伟大贡献。4 元末明初,到中国 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的日本武士和奸商,被称为“_”。5 _,国力减弱, 松懈,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6 (1)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_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2)戚继光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消灭了_、_两地倭患,东南沿海倭患基本解除。7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 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8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 的居住权。二、合作探究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戚继光有哪些高尚的

3、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 练习巩固1 “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这幅对联主要称颂的是(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 郑和下西洋 D 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2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A 东南亚各地 B 阿拉伯海沿岸 C 地中海东岸 D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 明朝能够实现郑和“七次下西洋”壮举的根本原因是( ) A 海外交通发达 B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 指南针的应用 D 造船技术高超 4 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 A 岳飞抗金 B 文天祥抗元 C 戚继光抗倭 D 郑成功收复台湾5 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

4、忘危负年华。从此可以了解到他的志向是抗击哪国侵略者( )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日本 D 荷兰6 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 A 玄奘西游 B 鉴真东渡 C 葡萄牙入侵 D 郑和下西洋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永乐(明成祖年号)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四、课后反思参考答案:一、1 15 国力雄厚 2 1433 郑和 7 优质丝绸 非洲 红海沿岸 3 规模 友好往来 航海事业 4 东南沿海 倭寇 5 明朝中期 海防 6 (1)台州(2)福建 广东 7 反侵略 民族英雄 8 澳门2、 (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与其他爱国军民的配合作战。(2)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三、1 C 2 D 3 B 4 C 5 C 6 C 7 (1)郑和下西洋。(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