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扬州寄语市长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3221597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扬州寄语市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年扬州寄语市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年扬州寄语市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年扬州寄语市长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年扬州寄语市长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扬州寄语市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扬州寄语市长范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扬州寄语市长范文 篇一:扬州市教育局2010年4月8日一季度市委书记信箱市长公开电话 第14期(总481期) 扬州市教育局2010年4月8日 一季度市委书记信箱、市长公开电话 寄语市长、电子政务情况综述 一季度,教育部门承办市委书记信箱7件,市长公开电话1件,寄语市长281条,答复率均达100。其中,局机关共承办263条,市直学校和县(市、区)承办26条。 一、情况综述 书记信箱办理情况:1月份办理书记信箱6条,3月份办理书记信箱1条。 公开电话办理情况:3月份办理公开电话1条。寄语市长办理情况:1月份办理寄语市长144条,2月份办理寄语市长49条,3月份办理寄语市长88条,同比上升

2、近2倍。 二、办结实例 1根据谢正义市长批示,市教育局对邗江区教师住房补贴情况进行调查,弄清了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加大投入、分布 实施、多渠道落实”的解决方案。 2广陵区教育局根据扬州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八不准”规定处理暂行办法,对一教师体罚学生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 三、电子政务情况 一季度以来,共有9家单位较好地完成了公文查收工作,但仍有14家单位存在未接收或未及时接收公文情况。其中,市特殊教育学校已多次出现未及时接受公文情况,予以再次通报批评。 一季度市委书记信箱、市长公开电话、 寄语市长答复情况统计表 电子政务使用情况统计表 (2010年13月) 送:市委督查室、市政府公开电

3、话办公室 发: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市教育局各处室责任编辑:张春本期印15份 篇二:浅谈“三个扬州”建设 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 浅谈“三个扬州”建设 摘要:扬州市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深入分析扬州所处历史阶段和发展方位、面临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作出了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战略部署。建设“三个扬州”是传承文明的历史重任,是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之举,是凝民心聚民力的行动指南。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名城品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

4、州而努力奋斗。作为扬州重要组成部分的邗江区,围绕“三个扬州”建设开展各项工作,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为“三个扬州”建设贡献力量。关键词: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邗江区、建设、以人为本 “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是一座具有近25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它又是一个国家旅游风景名胜区,是一座有着幸福底色的城市。江泽民主席曾对家乡作出要求“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对此,扬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深入分析扬州所处历史阶

5、段和发展方位、面临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确定了“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奋斗目标,作出了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战略部署。建设“三个扬州”是传承文明的历史重任,是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之举,是凝民心聚民力的行动指南。 中共扬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上,市委书记王燕文从坚持创新发展、建设精致城市、创造幸福生活等三个方面作题为“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名城品质,为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描绘了“三个扬州”建设的要义和路径。 一、建设“创新扬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和灵魂,也是一个城市持续快速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城市经

6、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是扬州的永恒追求。建设创新扬州,就是要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努力把扬州建成创新产业发达、创新技术领先、创新载体优良、创新人才富集、创新体系健全的创新型城市。 一要推动产业创新。把产业创新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重点培育发展绿色新能源产业,加快“三新一网一书”新兴产业发展;要加快推进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引导石油化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产业向高端化发展;要优先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基地化、现代化、产业化和设施化。 二要推动科技创新。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创新扬州建设的主体战略来实施

7、。要加快科技创新平台的打造,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要大力推动政产学研金合作,加快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着力实施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品牌战略,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三要推动载体创新。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着眼,加快对沿江和开发园区空间、产业、资源和政策的整合,进一步完善园区公共技术研发、金融支持、创投服务等综合功能,要加快建设特色创新型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 四要推进人才创新。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大力实施“8631”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人才强市双百千万行动计划”、“绿扬金凤”计划等,3年内面向国内外引进100名左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今年引

8、进100名左右高层次博士人才,以人才兴产业,以产业聚人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健全创新创业人才专业服务体系。 五要推进制度创新。突出抓好产业政策、投入机制和服务体系的创新,要强化对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关键环节的政策扶持力度;要建立财政对科 技的投入增长机制;要进一步引导企业以及其他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活动;要增强城市创新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优良服务。 二、建设精致扬州。 建设精致扬州,就是要从精当规划、精心设计入手,增强精品意识,推进精细管理,实现精明增长,把扬州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开放城市,文化浓郁、形神兼备的世界遗产城市,绿水相依、宁静雅致的秀

9、美宜居城市。 要做到加快完善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加快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修编工作,科学构建城镇体系,进一步优化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全面、科学保护古城,最大限度保护古城风貌的原真性和整体性,传承、彰显历史文脉;全面整治开放古运河,进一步挖掘和展示扬州深厚的运河文化,积极推动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和“扬州盐商历史遗迹”,确保2014年申遗成功。要结合国家生态示范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深入开展水环境整治,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工程治污、水道整治、沿岸美化,建设碧水清流映蓝天的宜人胜景;继续实施城市森林建设工程;至2014年累计新增750万平方米,建城区绿化覆盖

10、率达45%,确保2012年创成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深入推进精细管理。健全完善数字化城管新模式,真正实现“全覆盖、经常化、高水平”。努力营造更加清洁秀美的生态环境。要结合国家生态示范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深入开展水环境整治,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工程治污、水道整治、沿岸美化,建设碧水清流映蓝天的宜人胜景;继续实施城市森林建设工程;至2014年累计新增750万平方米,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确保2012年创成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 三、建设幸福扬州。 幸福是扬州的温馨底色。根据扬州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城市个性,倾力打造“人人崇文尚德、家家安居乐业、社会公平正

11、义、追求创新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幸福扬州。幸福的扬州至少应该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人人崇文尚德。要把人的全面发展摆上突出位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文化品位,着力塑造品格高尚、好学明礼的市民群体,合力打造崇文重教、文明优雅的市民气质。要大力建设学习之城,力争到2014年把扬州初步建设成为学习资源丰富、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条件优越的学习型城市;要着力建设文化之城,加快建设和完善一批高水平的城市公共文化功能设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艺创作;要合力建设文明之城,努力促进市民素质的大提升和文明水平的大跨越,确保2011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二是家家安居乐业。始

12、终坚持发展惠民,让老百姓更多地分享发展带来的利益。要推动就业带民富,让广大劳动者在就业中稳定收入、在增收中增进幸福;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居者有其屋”营造百姓安居的良好环境;要发展医疗促民康,建立健全基础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医保覆盖面,要逐步建立全民健康档案;要完善保障解民忧,积极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要创新服务予民便,全面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2014年广泛普及多功能合一的“市民卡”;要综合治理增民安,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是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执政为民、依法治市。促进社会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市委书记信箱、寄语市长、人

13、大代表与选民统一见面日、政协委员界别活动周、市民论谈等民意表达平台的作用,倾听民意、关注民生,发展民主、保障民权。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更加注重干部素质、机关形象,构建新型党群、干群互信关系,让公平正义惠及每个公民。 四是追求创新创造。要营造创新创造氛围,鼓励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弘扬科学精神;要培育创新创造文化,倡导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崇尚竞争、富有激情的创新文化;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打响“创新在扬州”、“创造在扬州”的品牌。坚持以人为本,要为大家提供好的生活服务设施,为大家提供实现自己精神追求的良好环境。 五是人文关怀。营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让城

14、市处处富有亲和力、人情味,这个城市要充满爱,对老人要有爱,对孩子要有爱,对弱势群体要有爱。让全体市民在身心健康、爱心奉献中感受幸福、创造幸福。要培育健康心理;要构建和谐关系;要建设如家城市,努力让全体市民对扬州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创新扬州”推动综合实力提升,“精致扬州”彰显城市特色,而“幸福扬州”则是“创新扬州”、“精致扬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幸福”为导向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到2014年,扬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以上,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市区人均住房面积39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43平方

15、米;全市社会保障覆盖率95%以上;市民平均预期寿命达76岁以上;城乡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扬州的各县市区深入贯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委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本县市区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平稳、和谐发展,不断提升自身品质,从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此谈谈扬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邗江区的建设和发展。 邗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2480多年历史。邗江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苏中15个县(市)前列,曾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十一五”时期是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